武漢樓市發展迎來新舊動能轉換,進入品質好房消費時代。
唐軍/發自武漢
“盡管天氣炎熱,來看房的人還是很多。”
7月12日,在武漢市江岸區頭道街地鐵旁,中建壹品漢芯公館的李經理表示,項目上月加推了新房源后,吸引了很多改善型家庭,每天要接待幾十組客戶。
武漢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網簽備案數據顯示,中建壹品漢芯公館在5~6月累計網簽超160套,位居武漢二季度內環銷售榜TOP3。
這只是武漢樓市近期活躍的一個縮影。
武漢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數據顯示,6月,全市商品房網簽銷面161.2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1.5%;其中,新建住房網簽銷面積141.7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8.2%。新建住房網簽12618套,這也是今年以來新建住宅成交量首次破萬套。
1~6月,武漢全市商品房網簽銷面615.3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8%;其中,新建住房網簽銷面506.9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0.6%。新建住房去化周期保持在12個月的合理水平;二手住房網簽成交面積533.3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8%。
數據表明,在“漢九條”以及近年多輪“漢十條”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拉動下,一批高品質“好房子”入市后持續熱銷,引領武漢樓市活躍度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武漢市新房價格也開始邊際改善。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6月70個大中城市住房價格指數顯示,6月武漢市新建商品住房價格環比下降0.1%,降幅較上月收窄;新建商品住房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3.2%,降幅已連續8個月收窄。
中指研究院華中市場研究中心主任李國政表示,當前,武漢市場回暖具有結構性特征,主城區品質改善項目的熱銷,正在重塑開發商與購房者的市場信心。同時,樓市發展也迎來新舊動能轉換,進入品質好房消費時代。
活躍的熱銷樓盤
一批兼具產品力與口碑的項目成為拉動各區域流量的引擎。
在武漢市江岸區,華潤武漢天宸、福星惠譽鉑雅府均保持強勁的銷售勢頭,分別以銷售391套、491套入圍全市銷售榜TOP5。
武漢市武昌區的城投金沙樾在2025年上半年以550套銷量奪得全市銷冠,建發望湖項目則以20.55億元成為全市銷售額最高的樓盤。
6月27日,武漢市漢陽區項目金地大成樂府開盤后再次熱銷,去化率9成,該樓盤曾于5月30日首開售罄。截至7月15日,金地大成樂府兩次開盤共推售房源441套,已售403套,僅有38套房源可售。同樣位于漢陽區的天創云和樾也保持高流量,2025年上半年以330套銷量位居全市樓盤榜TOP8。
據武漢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網簽備案數據,1~6月全市網簽備案量前三的區域分別是青山區3218套、江岸區1916套、漢陽區1402套。
“熱銷樓盤推動了片區活躍,購房者會通過對比多個熱盤進行甄別、選房,這樣會拉動整個區域的市場流量與熱度。”湖北天創地產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城投金沙樾、華潤中寰悅府、保利沙湖嘉瑞、萬科光谷錦上、招商天青府、華僑城云囍公館等一批高品質項目,憑借高得房率、好配套等綜合優勢,從市場脫穎而出,也都實現了高去化率。
受益于高品質樓盤的熱銷,6月,武漢全市新建商品房網簽14590套,其中,新建住宅網簽12618套。
房地產企業的格局也逐漸清晰。品牌房企通過高品質項目激活改善需求,帶動企業銷售額持續增長,國企央企的頭部效應進一步強化,產品力成為企業破局的核心驅動力。
“我們并不著急以價換量,而是兌現項目價值。” 建發房產武漢事業部副總經理李茜的話道出了品牌房企的共識:好產品才是決勝市場的根本。
政策 “組合拳” 撬動市場動能
武漢樓市回暖,離不開政策與市場的雙向發力。
4月30日,武漢在全國率先發布“漢九條”新政“組合拳”,主要包括優化青年群體住房貸款、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加大“以舊換新”力度、擴大多孩家庭購房補貼范圍等九個方面。此外,還發布了《關于延續和恢復住房公積金有關使用政策的通知》,旨在進一步降低購房成本,激活市場需求,持續鞏固武漢市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
政策紅利迅速轉化為市場動能。
武漢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開發處處長黃昊介紹,目前市場呈現出新特征:一是住房需求加快釋放。6月份,新建住房和二手住房累計成交21551套,環比增長30.9%,同比增長26.3%,今年6月新房月銷量首次破萬套。二是市場人氣明顯回升。各售樓部現場到訪量環比增長30%以上,部分項目增長50%。特別是中心城區一批地段好、品質優、智能化的高品質住宅項目上市熱銷,再現多個“日光盤”。三是土地市場成交火熱。6月土地市場成交中,吸引了央企、國企、民企多輪競價,多個地塊出現高溢價率,江岸區新興街地塊競價106輪,溢價率高達54.36%。武昌區傅家坡住宅地塊競價45輪,溢價率為22.42%。
市場去化效率也同步提升。據中指研究院監測,2025年上半年,武漢市場項目開盤61次,累計推出7662套,當日銷售3403套,平均去化率44.41%,較2024年27.59%的水平提高了16.82個百分點,創下2021年下半年以來半年度去化新高。其中,入市純新盤共計13個,占總推盤規模的25%,去化率約8成,表現十分優秀。
“武漢樓市政策‘組合拳’不僅為購房客戶提供了優惠,也激發了市場活力。”武漢招商天青府項目負責人吳禮東表示。
不止于“賣得好”
同時,武漢樓市不止于“賣得好”。
據了解,武漢通過增加中心區優質地塊供給,引導企業打造低容積率、高品質“好房子”,高效利用土地和空間,讓好房子、好配套、好服務成為市場風向標,推動武漢住宅實現品質與服務升級,滿足消費者“住有優居”的新需要。
在存量盤活與增量優化方面,武漢也雙向發力:按照盤活存量、提高質量要求,科學評估存量用地和商品房庫存情況,推進存量與增量雙向優化,積極開展存量用地收購收儲工作,持續推進“商改住”“收調供”, 充分利用“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地方專項債等金融支持,加大商品房收儲,用于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拆遷安置,不斷完善“租購并舉”“市場+保障”的住房供應體系。
7月15日,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租賃事務中心副主任潘芾林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武漢市依托“武漢安居保障性住房有限公司”“武漢安家保障性住房有限公司”兩家市級保障房建設籌集平臺,收購已建成19個存量商辦(公寓)類項目用作人才和保障性住房,收儲面積共43.42萬平方米,項目裝修改造后,可提供人才和保障性租賃住房9603套,其收購總量居全國前列,獲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肯定。
在“商改住”方面,去年以來,武漢通過對存量閑置商辦用地,推進“商改住”,積極化解存量,形成優質增量供給。華僑城云囍公館、保利沙湖嘉瑞等項目的入市旺銷,既化解了企業壓力,又激發了市場活力。
黃昊表示,下一步武漢將重點抓好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政策組合拳力度,鞏固回穩態勢。抓好“漢九條”政策落地見效,結合國家要求,繼續做好政策研究儲備,特別是針對商辦類房屋去化、特定人群購房補貼、加大高品質住房供應等方面完善政策工具箱。積極推動市區平臺公司研究開展跨區“以舊換新”。二是引導企業加大投資,穩固市場信心。加大開發貸款投放力度,力爭全年“白名單”項目授信500億元以上。大力推進“拿地即開工”,力爭今年新增房地產項目上市銷售100個。
李國政認為,在供需兩端持續發力下,推動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和住房產品迭代,努力重塑“政策推動、產品升級、市場熱銷、投資拿地”的良性循環,為市場的止跌回穩提供了堅實支撐。
展望后市,吳禮東頗有信心,“目前,政策已經營造了一個很好的市場環境,三四季度將會延續一二季度良好勢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