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的清晨 沒有 遲疑 , 東七區的天醒得格外早。
這座被群山環抱的城市,像一位青藏高原的守門人,靜靜佇立在中國地形第三階梯的門檻上。
塔爾寺還在沉睡,轉經筒還未轉動,早市小攤剛剛開門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發動引擎,向著更為蒼茫的山脈駛去。
車子駛出城區,湟水河谷的綠意漸漸褪卻,道路開始攀升。
黑色的鳥在陽光下揮動翅膀,后視鏡中的城市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國道兩側起伏的草場。
我們即將穿過農耕文明與游牧文化的分界線,接下來車輪碾過的每一寸土地,海拔都在悄無聲息地攀升。
風從祁連來
窗外,黃土逐漸被起伏的草甸取代,牦牛如散落的黑珍珠,羊群像一團團白色的線頭在草原上點來點去。
公路蜿蜒,油菜田盡收眼底,如果再遲半個月或者一個月,那么將是一片金燦燦的油菜花海。
遠處的帶著雪線的山,告訴車隊所有人——牧區到了。
全新探岳L有1.5T和2.0T兩個動力規格,可能是這次我駕駛的是EA888 2.0T高功率發動機版本的原因,全新探岳L帶給我的駕駛感受,幾乎可以用人車合一來形容。
油門輕盈得不像話,輕點,這臺車便像是燕子點水一樣彈出去。它可以很好地理解你的駕駛意圖,并且跟你的駕駛欲望保持一致。
2.0T的發動機可能有很多,但是EA888發動機只有這一個。
跟很多國產2.0T機器不一樣,全新探岳L不管是在初段、中段,還是后段,都沉著冷靜,綿延不絕,怎么踩怎么有,沒出現嘶吼的情況,不管海拔高低,總跟我水漲船高的駕駛欲望保持同步。
同級最長的2791mm軸距,4695mm的車長,全新探岳L這個規格的SUV在操控上其實剛剛好,減之一分則有點短,增之一分則有點笨。
再搭配上IQ.Pilot 組合駕駛輔助系統,不管是循跡性,還是側向支撐,不管是鋪裝路面,還是有山間小道,全新探岳L在大小山上詮釋著何為“靈動”。
吃罷午飯,陽光濃烈,四維空曠,空氣已經能感覺到稀薄。
藏民的風馬旗獵獵作響,在誦念古老的祈福經文,遠處的群山仿佛一個個高大的陰影,讓視野變得清晰而寂寥。
同車的Wanda提醒我——節油賽開始了。
Wanda來自嶺南,卻比北方姑娘還要高挑,她對駕駛充滿激情,是個表面高冷實則內心熱烈的女孩,她對全新探岳L在高原上的表現也是贊不絕口。
因為所有的節油賽,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于是我們達成了一個共識——我們決定放棄節油賽的勝負欲,轉而用日常駕駛的方式來看看全新探岳L到底是怎樣一個油耗表現。
空調調到24度,該超車超車,該減速減速,全程130多公里我們從未刻意壓低車速。
我們穿越卓爾山。
卓爾山赤紅色丹霞地貌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阿爾捷金馬胸前棱角分明的肌肉。
群山包裹之間,我們看到一片廣袤的平原,有一種美國西部電影的廣袤,此刻我們的車子,就像是一只小小的甲蟲,在卓爾山鬼斧神工般的高速路上緩緩盤行。
我們在阿柔大寺稍作停留。
這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安靜地坐落在草原上,紅墻金頂與遠處的雪山對比鮮明。寺內年輕的喇嘛可能正在辯經,他們舌燦蓮花且拍掌激烈。
雖然寺廟沒有開放,但已足矣。
畢竟,那一世的轉山轉水轉佛塔,這一世才能與阿柔大寺邂逅回眸。
黃昏時分,雨水漸豐,我們進入到祁連縣城的時候,也交出了油耗的最終成績單——6.6L。
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油耗表現,當然我們也清楚,一定有更低的油耗。
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最低的是3.9L。Wanda一抖肩,又開心地笑了起來。
我們是遠方的來者,路過歇腳的地方。
站在酒店門口,祁連縣的全貌在我腦海中也勾勒完成:牛心山巍然矗立,抬頭便能看見雪線;八寶河如一條奔騰的絲帶,去它想去的地方。
天色漸暗,祁連的燈火次第亮起,這座海北小城,就像一串鑲嵌在山谷里的火星,點燃了我對這趟旅程的期待。
心向雪山去
第二天,告別祁連,目標直指肅南。
車隊在盤山公路上緩慢爬升,海拔表的數字不斷跳動,窗外的景色也隨之變幻。
山腳下是青稞田和油菜花,半山腰是墨綠的云杉林,再往上,只剩下裸露的巖壁和終年不化的雪線。偶爾有蒙古包點綴其間,炊煙裊裊。
Wanda指著全新攬境醒目的車機導航說:這就是9號公路,一條網紅公路中的網紅公路。
9號公路最迷人的地方在于,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彎會遇見什么?
所有的轉折和過渡,都發生在東山隧道。
在進入東山隧道之前,沿途只是零星的雪花,單薄的軟殼衣我可以看到雪化成水的全過程,這是一種奇異且錯配的感覺——心尚停在初夏,人已感受初冬。
窗外的雪,起初只是零星幾點,漸漸地就密了起來,跟雪一樣突然的,是路況和信號。
柏油路突然變成砂石路,手機信號一格一格消失,景色也隨之變化。
窗外是連綿的草甸開始變成灰蒙蒙一片,我和Wanda一起期待偶爾有土撥鼠從洞里探出頭,又迅速縮回去,但沒有一只土撥鼠,會選擇在這樣的天氣活動。
九號公路,是貫通祁連山的隱秘動脈,藏著最原始的高原美學。
祁連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道橫亙千里的地理褶皺,把無數秘密都藏在了溝壑之間。張騫、李靖、隋煬帝……兩千年來所有想穿越祁連的人,都得和她談判。
對全新攬境來說,并不需要談判,一切都是那么的游刃有余:EA888發動機帶來澎湃的動力、4Motion四驅系統能智能地分配扭矩、2980mm的軸距甚至可以讓你在三排都能舒服的小憩……
把空調調到25度,窗外是高原,車內是夢鄉,我在副駕上瞇了一會兒,醒來的時候跟Wanda換手。
很快,就到了東山隧道。
進入隧道后,我感覺這只是一條漫長的隧道,等到一出隧道,我看到了一個毫無過渡的極端。
——天一下子白了,白的迅猛,白的奪目,白的明晃晃的直刺眼球。
眼前的景象讓我屏住了呼吸,一整面山壁都被冰瀑覆蓋,晶瑩剔透的冰柱從高處垂掛下來,在微弱的光線下泛著藍光。
那是時間凝固的姿態,是大雪天最赤裸的告白。
“太震撼了!廣州永遠也不會有這么大的雪”Wanda突然開口,聲音里帶驚訝。
此時此刻,這雪景攝人心魄,我不自覺呢喃默念:觀音菩薩保佑!地藏王菩薩保佑!關圣帝君保佑!
山是沉默的,雪也是沉默的,全新攬境壓過碎石子的聲音更是沉默的。三種沉默疊在一起,卻產生了一種奇異的聲響,更進一步地加深了這種寂靜。
更準確地說,是一種令人窒息的壓迫。這是鋪天蓋地的白色,這是無邊無際的寂寥。
公路像一條灰色的蛇,鉆進白色的山,車外就是萬丈懸崖。遠處的山峰被云霧纏繞,若隱若現。
“我要記錄下來”Wanda說著便架設設備。
我知道,我們都知道,有些景象是記錄不下來的,它只適合存放在記憶的某個角落,是心底的一粒沙,時不時地硌你下。
車繼續前行。雪繼續下,更大,更急。
擋風玻璃上的雨刷艱難地工作著,發出有節奏的聲響。前方的路漸漸模糊,世界縮小到只剩這一方移動的鐵皮盒子。
在拐彎處,我瞥見路政人員搭的綠色帳篷,外頭還有鍋碗瓢盆的炊具,上面已經積了厚厚一層雪。前面是停止施工的推土車,在這條公路上,在這片雪山中,人類的意志顯得如此可貴。
“到山頂了,大家注意安全!”對講機傳來領隊的聲音。
我望向窗外,雪中的祁連山沉默如初。在海拔4120米的大冬樹山埡口,風從四面八方涌來,帶著雪山的寒意。
在下山的時候,雪停了,立馬換成了初夏的模樣。
在尕小公路段,我們遇到一場小型泥石流。不是電視里那種轟隆的災難,而是坍塌過后的寂靜。
——落石和泥土像面粉一樣簌簌滑落,覆蓋了整個路面。
雖然鋪裝的主干道被封了,但是施工方應該是把過去一條老路給整備了出來。
于是,全新攬境也迎來了整個旅途中,最讓我興奮的一段爛路:坑洼路、泥濘路、泥漿路,炮彈坑、窄橋、陡坡.......
短短的半個小時,幾乎成為最享受的越野時光。
爬坡的時候,尤其是在泥濘濕滑的路面上,需要格外謹慎。不能握緊方向猛給油,而是要感受全新攬境的牽引力和慣性,穩住油門并緩慢給油。
這時,大眾經典的4Motion四驅系統就開始工作了,在前輪打滑或出現轉速差時,中央差速器會通過油壓壓緊多片式離合器,將適量動力傳至后軸,使后輪也獲得驅動力,從而轉換為四輪驅動。
我駕駛著全新攬境,沿著已有的車轍,緩慢行駛。
Wanda是最得力的領航員,通過觀察車機大屏的車輛狀態,以及前車的行駛狀態,幫我預判輪胎側壁周圍可能出現的危險。
畢竟,車轍兩側可能隱藏著尖銳的石頭,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拋錨。
等到過完最后那座窄橋,全新攬境就進入到寬闊平緩的路段,4Motion四驅系統繼續發揮作用,中央差速器自動解除后軸動力輸出,重新回歸前輪驅動。
在直線行駛時,4Motion四驅系統可以保持后輪5%的驅動力,這與傳統的適時四驅有所不同。在起步、加速、非鋪裝路面或急加速等情況下,4motion會主動切換為四驅模式,為車輛提供更強大的動力支持。這種四驅策略的創新使得4motion系統在性能上有著獨特的優勢。
這段爛路像被時間忘了。
Wanda搖下車窗,伸手去接風——祁連山的風是有重量的,帶著雪線之上的冷冽和越野之后某種難以言喻的爽感。
這或許就是自駕的意義——不是尋找美景,也不是確認自己的渺小;不是一種文藝的造作,而是純粹地腎上腺后的體驗。
高原之上,一切矯飾都被剝去,只剩下最原始的生命力,哪怕泥石流攔住去路,卻依然無畏翻越。
嘉峪思故鄉
中午時分,我們抵達肅南,吃了最好的一餐。
肅南的牛肉不像西寧的那般粗糲,川菜的烹飪更合我的胃口,大快朵頤,牛美羊肥。
回望祁連山,9號公路已隱沒在城市中。這條全長不到400公里的路線,實則是華夏文明的微縮交卷——它串聯起慕容家的步搖、文成公主的花轎、吐蕃喇嘛的轉經筒,以及我們車隊的車轍。
肅南,一個水草茂盛,雨水豐沛,丘陵綿延的地方。
路過這座小城,就像路過一片南方。
過了肅南,道路就開闊起來,在四維群山環繞的,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上,是一條條寬闊的高速公路。
從肅南到嘉峪關的這一段高速公路,總是讓我以為是在吐魯番盆地的試車場。
遠處陰灰色的山巒,霧蒙蒙的白云,眼前看不到邊際又偶爾有綠植點綴的荒野,我恍惚以為是行駛在美國66號公路上。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全新攬境正在像一匹忠誠的馬,把我們帶到嘉峪關這個目的地。
夕陽下的嘉峪關像一塊燒紅的鐵,撩撥著歷史發燒友的心。
城墻上的磚石已經風化,垛口的輪廓依然清晰。這座明代長城的西端,曾是帝國最堅固的屏障,如今卻成了“一帶一路”的橋梁。
一位導游舉著小旗子,正向香港的游客講解: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關隘……
他的聲音在風中飄散,我的思緒也飄向遠方。
明代夯土城墻與德國血統的全新攬境相映成趣,風掠過垛口,像極了絲綢之路的某種隱喻。
——古代的絲綢之路是把中國的茶葉絲綢輸送到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今天的絲綢之路則是把歐洲,像是全新攬境這樣的汽車工業上的明珠輸入到中國。
在嘉峪關,歷史與現代相逢,全新攬境與絲路邂逅。
在偉大的貿易中,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互通了有無,增進了情感,也完成了各自生活質量的改善。
在“天下第一雄關”的碑附近,發現了零零星星的白酒瓶——這是中國人的浪漫,也是現代人寫給古代人的錦書。
“你們知道嗎?”導游跟人群說,“在嘉峪關不遠處,有個新城墓群,里面出土了很多文物,其中一部分就是戍邊戰士的壁畫和家書,這些書信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寄出去。”
“在古代,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也不度嘉峪關”,導游頓了頓,“嘉峪關,在古代是一個人讓人想家的地方,就像現代人春節在火車攥著高鐵票等車一樣,想家,只要是中國人,古今都一樣!”
我撫摸著厚重的城墻,突然想起史書上記載的戍卒——那些望著關外蒼涼的戍邊人,他們肯定會想念自己的故鄉,也肯定想探索絲綢之路的盡頭,他們肯定好奇游牧民族的生活,也肯定希望彼此沒有成見地圍坐在篝火旁,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唱著草原的長調和漢地的小曲.......
我想,公路或許是人類最固執的嘗試——我們試圖用瀝青和標線,在永恒的大地上留下自己的痕跡。
但山不會記得我們,風也不會。
唯一能證明我們來過的,或許只有那些偶然的相遇:西寧的湟水河邊的風,祁連回族大哥的烤串,肅南的手抓羊排,以及嘉峪關某個小區門口下象棋殺得不亦樂乎的一簇老人。
回程的路上,夜色漸濃。
到家后,我又夢見了祁連山九號公路。
夢見金光燦燦安靜沉默的阿柔大寺,夢見初夏漫山遍野的雪把山谷染成《權力的游戲》里凜冬將至的白,夢見牧羊人騎著摩托,從墨鏡里看著我們的車隊從青稞和草甸邊一一駛過的好奇眼神。
在歷史學家眼里,祁連山是“民族融合的橋梁”;在地理學家眼里,祁連山是“中國濕島”;在詩人眼里,它是“大地的褶皺”。但對所有熱愛駕駛的人來說,它只是一條尚未被流量裹挾的心路。
——它允許彷徨,允許停頓,允許你在某個拐角停下車,等那群羊慢悠悠、咩咩咩地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