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70后秒變“叔圈”男,當80后漸成頂流,異軍突起的90后男明星們,可謂挑戰與機遇并存。且看內娛演技排名前十的90后男演員。
01 成毅:破碎感美學之“武俠復興標桿”
1990年出生的成毅,網播量破200億次的《沉香如屑》沉浸式表演,《琉璃》的破碎美學,以及《蓮花樓》表面云淡風輕內里滿是傷痕的多重表演維度,堪稱角色細膩度與實力派演技,被《央視網》評價為“武俠復興標桿”。
02 蔣奇明:2025影視圈一匹黑馬
1992年的蔣奇明,《漫長的季節》全程無臺詞跪地無聲嘶吼的啞巴戰神,以及《邊城往事》底層疊碼仔徒手抓飯、街頭撿煙頭的生動細節,使其一夜之間逆襲為白玉蘭獎最佳男配角,堪稱2025影視圈最令人驚喜的一匹黑馬。
03 檀健次:“輕熟智蘇感”演技破圈樣本
1990年出生的檀健次,《長相思》高冷與風流雙重角色的“白月光”式演出,以及《濾鏡》“甜口男鬼”天花板兼具腹黑與溫柔的“懵逼”微表情,堪稱“現偶+X賽道的破圈樣本”。總之,其“輕熟智蘇感”演技毋庸置疑被贊。
04 李現:松弛感表演展現多樣性
1991年出生的李現,曾憑借《去有風的地方》《親愛的,熱愛的》先后提名金鷹獎視帝,以及華鼎獎最佳新銳演員。《國色芳華》從“平行線”逐漸走到“交點”的“松弛感及雙眼特效式表演”,突破了既往內斂形象,展現出表演的多樣性。
05 張晚意:正劇和年代劇表現亮眼
1994年出生的張晚意,《覺醒年代》堅韌深沉的眼神戲,《喬家的兒女》從青澀到成熟的細膩情感遞進,以及《長相思》無需言語的情緒詩篇……提名過亞洲電視大獎最佳男主角,入圍過金鷹獎視帝,張晚意在正劇和年代劇中都表現亮眼。
06 于適:少年感表演風格自成一體
1996年出生的于適,《封神第一部》兼具少年英氣與隱忍悲壯的姬發,《我的阿勒泰》以青澀質樸表演還原游牧民族特質的鮮衣怒馬少年郎……形成本能反應與技巧控制的個人表演風格,合作過的導演評價他“帶腦子演戲”,獲業界與觀眾雙重認可。
07 肖戰:流量偶像向實力派轉型
1991年出生的肖戰,其現象級封神作品《陳情令》小編沒有看過,2025《藏海傳》,其隱忍與暗流涌動的復雜心理變化,展現內斂而富有層次的表演。而《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從流量偶像向實力派轉型的標志性嘗試,潛力無限。
08 劉學義:“眼淚美學”塑造悲情人物
1990年出生的劉學義,擅長通過“眼淚美學”塑造悲情人物,如《天乩之白蛇傳說》邪氣與深情交融的雙重角色,《桃花映江山》眼神都能傳遞縝密心機的“天選權臣”……憑借十余年古裝劇演出經驗,“神仙專業戶”劉學義早已形成獨特的“破碎感”表演風格。
09 白敬亭:現代劇脫離偶像派標簽
1993年出生的白敬亭,雖然小編更喜歡《長風渡》“紈绔子弟”顧九思,但觀眾對《南來北往》突破原有表演模式且跨越40年成長的警察汪新,以及《難哄》“天選桑延”評價更高。演繹更多現代劇的他,已逐步脫離“偶像派”標簽。
10 鄧為:
1995年出生的鄧為,《長相思》從重傷落魄到溫柔貴公子,其“戰損”與“貴氣”無縫切換的自然狀態,以及《仙臺有樹》眼神線展現角色心理年齡跨度的細膩微表情……雖然偶有臺詞張力不足,但古裝角色整體表現出較強的可塑性。
以上,誰是你的心動男神?或你最認可誰的演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