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消息,7月15日,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在北京宣布重磅消息:美國政府已批準恢復向中國出口H20芯片。這款專為中國市場定制的AI加速器,自今年4月突遭特朗普政府禁令后,終于迎來解封。消息一出,不僅推動歐美股市科技板塊普漲,更讓市場嗅到中美科技博弈的微妙轉向。
芯片解禁背后的商業邏輯不言而喻——截至2025年1月的財年,中國市場為英偉達貢獻了170億美元收入,占其全球銷售額13%。黃仁勛曾多次強調,放棄這個增長引擎對企業是災難性的。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解禁恰逢黃仁勛與特朗普會晤后火速訪華,而這位CEO在鏈博會發言前還收到特朗普的"旅途祝福"。商業利益與政治信號的交織,令芯片解禁顯得意味深長。
特朗普(資料圖)
更戲劇性的轉折發生在24小時后。7月16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販運法案》時,竟當眾表示:"我認為中國一直在幫助我們……他們正邁開大步。"這番話與其今年2月借芬太尼問題對中國商品加征20%關稅時的強硬判若兩人。當時他宣稱中國需為美國毒品危機負責,如今卻破天荒承認中國在禁毒領域的貢獻。
但總統的善意轉瞬即逝。簽署法案后他再度老調重彈,荒謬地聲稱"中國提供了大部分芬太尼"。這種自相矛盾的表態揭示美方核心意圖:將禁毒合作異化為施壓籌碼。事實上,中國早于2019年5月就率先全球整類列管芬太尼物質,此后從未有國家通報查獲來自中國的芬太尼。今年3月發布的《中國芬太尼類物質管控》白皮書,用系統數據證實了中國的禁毒成效。
特朗普(資料圖)
耐人尋味的是,特朗普對華釋放"善意"的同時,華盛頓正悄然精簡涉華團隊。美國國務院近期裁撤1300名工作人員,其中多數來自涉華關鍵部門。這種結構性調整配合著經貿領域的實際動作:5月日內瓦會談后,雙方達成關稅"雙90%"協議——彼此取消91%關稅,保留10%關稅。曾被特朗普當作關稅大棒的芬太尼問題,正蛻變為具體談判籌碼。
深層數據揭示美國毒品危機的真相:芬太尼致死人數從2018年約29725人飆升至2023年76282人。彼得森研究所報告指出,正是中國2019年的列管措施導致美國街頭合成阿片類藥物價格飆升,3至5個月內使過量用藥死亡減少20-25%。若未管控,死亡人數恐增947人。這份美國智庫的研究,無聲駁斥了白宮的政治操弄。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的"改口"本質是利益杠桿的再平衡。當芯片斷供危及企業百億美元市場時,禁令便出現松動;當禁毒合作能換取關稅讓步時,功勞簿就被撕下一頁當談判牌。中美關系的晴雨表,始終隨著實際利益而非道義立場擺動。
從H20芯片的解禁到芬太尼問題上的言辭反復,特朗普政府的對華策略始終在鋼索上搖擺。商業利益的引力、禁毒合作的實效與地緣博弈的考量相互撕扯,讓每次"改口"都成為精心計算的政治演算。當芯片與毒品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領域成為大國博弈的籌碼時,世界看見的不僅是政策調整,更是一個超級大國在自身利益與國際責任間的艱難平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