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毅品文團隊毅叔,歡迎轉發!
就在上周,2025年7月18日,全球科技圈的平靜被一聲來自日本的巨響徹底打破。
主角,是一家你可能沒聽過的公司——Rapidus。他們干了件什么事?宣布成功試產了2納米芯片
是的,你沒看錯。不是在7nm門口反復試探,也不是在5nm上修修補補,而是一上來就直接拉滿了科技樹,沖進了2nm這個被譽為“神仙禁區”的頂級賽道。
消息一出,整個半導體行業的朋友圈瞬間“核爆”。有人驚呼“狼來了”,有人徹夜難眠,更多人則是在問:這個Rapidus,究竟是何方神圣?
【召開記者會的Rapidus社長小池淳義與晶圓】
“復仇者聯盟”的絕地反擊
Rapidus這個名字,聽起來像個意大利超跑品牌,但骨子里卻是百分之百的“日本芯”。
它不是一家憑空冒出來的創業公司,而是日本賭上國運的“芯片國家隊”。看看它背后的“天團”陣容:豐田(汽車巨頭)、索尼(影像霸主)、NTT(電信航母)、軟銀(投資大鱷)、三菱日聯(金融巨擘)……足足八家日本各行業的“頂流”巨頭,在2022年聯手組建了這支“半導體復仇者聯盟”。他們購買了IBM的專利授權,在IBM的技術支持下,開始尖端制程的研發。
這陣仗,與其說是“八大豪門聯合造芯”,不如說是“日本科技界的最后武士”,被賦予了“奪回失去的三十年”、“讓半導體王冠重歸故里”的至高使命。日本政府更是all in式支持,狂砸數千億日元補貼,首相親自為其站臺,生怕全世界不知道他們的決心。
2納米,究竟有多“逆天”?
說了半天,2nm到底是個什么概念?
如果我們把芯片比作一座微型城市,那晶體管就是里面的建筑。數字越小,意味著在同樣大小的“地皮”上,能塞進的建筑就越多、越緊密。
2nm,就像是在一粒沙子上建造一座紐約城。它帶來的不是簡單的性能提升,而是質的飛躍
對你的手機來說:未來你的AI手機運行本地大模型,可能不再需要聯網,實時翻譯、文生圖、視頻生成,就像呼吸一樣自然,而且功耗更低,告別“一天三充”的尷尬。
對AI和數據中心來說:訓練類似Sora和GPT-5這樣的巨型模型,時間可以縮短數倍,能耗大幅降低。這不僅是省電費的事,更是突破算力瓶頸的關鍵。
對自動駕駛來說:汽車的“大腦”將擁有更強的實時處理能力,能瞬間分析復雜的路況,做出最安全的決策,讓L4、L5級自動駕駛真正走進現實。
可以說,誰掌握了2nm,誰就扼住了下一次科技革命的咽喉。
王座會動搖,但顛覆沒那么簡單
當然,我們也要冷靜地看到,試產成功不等于明天就能買到
從實驗室里的一片晶圓,到工廠里數百萬片的穩定量產,中間還隔著三座大山:
良率地獄:這是芯片制造的命脈。2nm的工藝極其復雜,哪怕一點微小的瑕疵都可能導致整片晶圓報廢。Rapidus的良率能爬到多高,是決定其生死的第一個考驗。
成本黑洞:一條2nm產線的投資是天文數字。如果沒有足夠多的客戶分攤成本,那么造出來的芯片可能比黃金還貴,誰會買單?
生態孤島:臺積電的強大,不僅在于制造,更在于它背后龐大的設計工具、IP授權、封裝測試組成的生態帝國。Rapidus作為一個新玩家,如何快速建立起客戶的信任和完整的配套服務,是另一場硬仗。
但無論如何,Rapidus的這一聲轟鳴,意義非凡。
它宣告了全球頂尖芯片制造的格局,已經從穩固的“兩極”,開始向“三足鼎立”甚至“多強爭霸”的未來演變。這不僅僅是日本半導體的“文藝復興”,更是全球科技供應鏈重構打響的第一槍。
對于臺積電和三星來說,那個可以躺著賺錢的時代,可能真的要結束了。牌桌上多了一個殺氣騰騰的對手,他們必須勒緊褲腰帶,打起十二分精神準備迎戰。
“二人轉”的牌桌,闖進了野蠻人
過去十年,這場頂尖芯片的牌局,幾乎一直是臺積電三星的“二人轉”。
臺積電像個武林盟主,3nm工藝爐火純青,良率高得嚇人,蘋果、英偉達、AMD這些頂級客戶排著隊送錢,訂單接到手軟。三星則像個千年老二,技術上緊追不舍,但總在良率和穩定性上“差一口氣”。
全世界的芯片設計公司,就像去快餐店,選來選去只有“麥當勞”和“肯德基”,選擇少得可憐。
而現在,Rapidus帶著IBM的技術授權,一腳踹開了這間VIP包房的大門。它不僅給了市場一個“非臺韓”的第三選擇,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站著的是整個西方世界的“芯片焦慮”。
日本加入戰團,看似芯片界出現了一個頂級玩家,但毅叔認為,這恰恰將成為全球格局崩解的開始。
為什么這么說?首先日本一旦能讓2納米制程成功商用,良率做到可以接受的程度,那么全世界的尖端制程的蛋糕直接就被分掉了三分之一,甚至更高。因為日本的芯片工藝更強,這必然會吸引制程敏感的商家訂單。因此必將再次引發軍備競賽,臺積電、三星又要投入巨額的資金來升級自己的技術到2納米。
雖然尖端制程利潤率很高,但投資額一樣是海量,單位都是以百億美元來計算的。全世界的訂單養兩家企業還湊合,如果養三家,那么可能利潤就會薄很多。一不小心就可能虧。
更夸張的是,全世界對尖端制程需求最高的市場其實是中國,而中國商家的訂單絕大部分都被美國給制裁了,不允許中國的芯片設計公司尋求更尖端的芯片代工。可以說美國讓日本、臺積電、三星都失去了一個最大的市場。
那么當這些尖端制程的芯片代工商競爭到活不下去了,他們還會理睬美國的禁令嗎?
更不要說中國的光刻機正在步步緊逼,目前全國產的DUV光刻機已經在中芯進行商用測試,EUV也在緊鑼密鼓地研發測試。從數據上看,中國的芯片生產已經開始制霸14納米以上的芯片制造。
中國這個全世界最大的玩家在步步緊逼,并且中國的制程也做到了5納米商用的等級,當中國全國產的尖端光刻機在幾年之后成功商用,那么這三家投入巨資研發的代工公司立刻會損失慘重。
當然對于我們普通消費者和整個科技行業而言,神仙打架,凡人受益。競爭越激烈,技術進步越快,我們能享受到的黑科技就越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