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山縣山店鄉金城村,一方葫蘆種植園正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然而,就在不久前,金城村還面臨著“軟弱渙散”的困境。轉機始于縣寶鑫公司派駐的第一書記帶來的關鍵幫扶——10萬元項目資金。利用這筆啟動資金,金城村引入葫蘆種植項目,為鄉村產業注入了新活力。
如今,翠綠的藤蔓相互纏繞,編織成一片蓬勃的綠色天幕,形態別致的葫蘆錯落懸于其間,勾勒出獨屬于鄉土的產業新景致。從選種育苗的精細把關,到藤蔓攀爬時的悉心牽引、日常管護的點滴付出,村民們以十足干勁,澆灌著產業希望。葫蘆園內碩果盈枝,圓潤飽滿的、經典“亞腰”造型的葫蘆,在陽光下泛著溫潤光澤,成為田園里最吸睛的“寶藏”。
“我們自行育苗種植的葫蘆品質優良,最高賣到4元一個!原來覺得種葫蘆是‘花架子’,閑著沒事種著玩的東西,沒想到還能賣這么貴!”金城村黨支部書記黃麗瓊一邊麻利地為葫蘆套袋,一邊欣喜地說道。在第一書記的幫扶下,金城村黨支部以黨建為引領,采取“走出去學經驗、引進來促發展”模式,組織實地考察學習,黨員帶頭示范,成功探索出工藝葫蘆這條特色種植新路,實現了從“軟弱渙散”到產業興旺的蛻變。
葫蘆,諧音“福祿”,寓意美好。在金城村,它也正成為村民們的“福祿”之果,鋪就致富之路。村里計劃充分挖掘葫蘆價值,將一部分加工成精美的工藝品——無論是雕刻傳統吉祥圖案的擺件,還是繪有鄉村美景的掛件,都極具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能吸引眾多游客和消費者。另一部分則會被制成實用的生活器具,如葫蘆水瓢、葫蘆花瓶等,走進千家萬戶。目前,村里已積極對接企業,力推葫蘆深加工落地,讓“小葫蘆”承載大價值,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產業動能,書寫美麗山店特色發展的鮮活答卷。
未來,山店鄉將持續深化“黨支部+示范戶+農戶”發展模式,通過黨員示范種植帶動更多村民參與。同時計劃邀請技術專家實地指導、建立種植技術交流群、定期開展田間課堂等,推廣標準化種植技術,全力打造“一村一品”,讓特色產業成為村民持續增收、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勁引擎。(通訊員 張璇 車天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