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翻臉,要換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并已選定了接班人——烏軍前總司令、現駐英大使扎盧日內。
更令人震撼的是,這場可能發生在未來數周內的“權力轉移”并非虛言,而是由美國總統親自推動,甚至不排除動用武力讓澤連斯基“流放海外”。
面對突如其來的政治地震,澤連斯基緊急重組內閣、主動向俄羅斯示好,試圖為自己爭取最后的喘息機會。
其實澤連斯基的危機并不是突然降臨,而是早已有跡可循。他的總統任期本應在2024年5月結束,卻以“戰時狀態”為由拒絕舉行大選。
這一決定在烏克蘭內部引發廣泛爭議,外界質疑其以國家安全為借口延續個人權力。
此后,澤連斯基多次否決停火與和談提議,甚至親自簽法令禁止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任何形式的談判。
他堅持“戰至最后一人”的立場,塑造了“民族英雄”的形象,卻也一步步把自己推向了孤立的深淵。
2025年6月,澤連斯基的支持率首次跌破50%,而扎盧日內的民調卻飆升至90%。這位被澤連斯基解職的前總司令,不僅在軍隊中威望極高,在民間也被視為“務實派”的代表。
他主張“防御優先”,不主張無意義的進攻,更強調保留烏克蘭的國家元氣。有傳言稱,扎盧日內曾與俄軍高層秘密接觸,被視為“美俄都能接受的烏克蘭新面孔”。
與此同時,特朗普在處理俄烏問題上的態度也發生了劇烈變化。他曾試圖通過與普京直接通話的方式推動停火方案,提出讓烏克蘭放棄東部被俄軍控制的領土以換取和平。
普京拒絕了這一提議,表示“不到目標不罷休”。特朗普意識到,想要一紙協議讓俄羅斯停火,幾無可能。但他看準了另一條路:解決烏克蘭內部的“障礙”。
2025年7月初,一份“50天最后通牒”傳至莫斯科,特朗普對外宣稱,如果俄烏在限定時間內不能達成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加征100%關稅。
這一表態表面上是對俄施壓,實則也是給烏克蘭發出的最后警告:如果烏克蘭不配合,美國將“另起爐灶”。
美國資深調查記者西摩·赫什在7月19日率先拋出重磅消息,稱特朗普已決定推動烏克蘭政權更迭,并選定扎盧日內為接班人。
如果澤連斯基拒不讓位,美國將通過“強制手段”將其流放。赫什援引一名華盛頓高級官員消息指出,白宮對澤連斯基已“忍無可忍”,并已就此問題展開實質性討論。
澤連斯基察覺到風向變化,迅速采取自救行動。7月17日,烏克蘭議會通過新內閣名單,總理、國防、能源、司法等關鍵職位全部換人,澤連斯基試圖將權力核心進一步集中在自己手中。不過烏克蘭媒體對此并不買賬,稱這更像是一次“職位洗牌”,而非真正的改革。
次日,澤連斯基突然宣布,愿意與俄羅斯舉行領導人層級的直接談判,相關提議已通過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秘書發往莫斯科。這一表態與他曾經堅決拒絕談判的立場形成強烈反差,被外界廣泛解讀為“危機下的求和信號”。
俄方的反應卻并不熱情。7月20日,烏軍無人機大規模襲擊俄羅斯本土,俄軍空軍緊急起飛,擊落87架攻擊型無人機。克里姆林宮隨后表態稱,如果烏方真心談判,就應停止對俄本土的襲擊。這場突如其來的空戰,不僅未能為談判創造條件,反而讓局勢更顯復雜。
澤連斯基的困境并非只來自外部。國內對其執政合法性早有質疑,反對派不斷放大其“藐視民主”的行為。更棘手的是,防長烏梅羅夫被曝出彈藥采購案中存在嚴重腐敗,部分炮彈無法引爆,軍工采購被指向其親屬企業輸送訂單。烏梅羅夫隨后被“平調”為駐美大使,澤連斯基試圖平息風波,卻反遭質疑“掩蓋腐敗”。
而在美國內部,對澤連斯基的不滿也不再是秘密。《金融時報》《旁觀者》等西方媒體在近幾周集體轉向,紛紛批評澤連斯基“以戰保位”“樹敵過多”。貝萊德等美國資本巨頭紛紛撤出對烏克蘭重建基金的投入,指當前戰爭持續導致資本無法進入,澤連斯基被視為“攔路虎”。
特朗普的算盤打得極為老練。他深知,繼續無限制援烏只會讓美國陷入泥潭,軍援的邊際效應不斷下降,國內反戰情緒已達臨界點。
對他而言,把烏克蘭問題“快速了結”,不僅能節省軍費,還能盡快啟動美烏礦產開采協議,讓美國資本從烏克蘭“戰后重建”中分一杯羹。
扎盧日內被推上臺的呼聲越來越高,作為深得軍心又對政壇保持距離的人物,他被視作“過渡型總統”的理想人選。他既能代表烏克蘭軍方穩定內部,又可能接受“有條件割讓”,幫助達成停火協議。從美國的角度看,這才是推動談判、止戰止損的理性選擇。
俄軍方面也沒有停止攻勢。7月中旬,俄軍在蘇姆基和康斯坦丁諾夫卡方向發動大規模“閃電戰2.0”,試圖切斷烏軍交通線,形成戰場包圍。
前線16萬大軍壓境,頓巴斯、紅軍城、波克羅夫斯克等地成為焦點。如果烏軍無法守住,俄方將徹底掌控東部戰略主動權。
克里姆林宮在回應澤連斯基的和談提議時明確表示,談判前提是烏克蘭承認克里米亞和烏東四州的歸屬,同時進行“去納粹化”和“軍事中立化”。
這等于要求烏克蘭承認事實上的領土割讓。澤連斯基若真走到談判桌前,將面臨“亡國之君”的歷史定位。
特朗普的“換人計劃”背后,是一場典型的美國式政治操作。他不想再為澤連斯基的“戰爭意志”買單,也不愿意承受俄烏繼續對抗帶來的不確定性。他要的是一個聽話的烏克蘭總統,一個能讓戰爭終結、資源開發、資本獲利的人選。澤連斯基不愿配合,那就換人。
如今,澤連斯基正站在政治生涯的邊緣。他若繼續堅持不退,等待他的可能就是被趕下臺、甚至被流放海外的結局。而特朗普若真下定決心,“政權更迭”恐怕就在不遠的將來上演。
烏克蘭的命運,再一次,被大國的棋局決定。戰爭是否結束,和平是否重啟,都不在基輔手中。他們的總統是誰,也將由華盛頓和莫斯科左右。
在這場棋局里,澤連斯基只是一個可被替代的籌碼。真正的決定者,早已在劇本之外,落下了關鍵一子。
信息來源:
美國資深調查記者爆料:烏克蘭面臨政權更迭,澤連斯基或被美國流放,從“棋子”變成“棄子”
2025-07-20 14:13·新派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