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炒港美股要交稅”的消息一直在刷屏。本周末全網關于港美股賬戶交稅的事又發酵了。今年3月以來不少投資港股美股的中國居民收到當地稅務部門通知,被提示自查個人境內外所得并及時進行納稅申報。我在小紅書上看到,不少用戶都收到了補稅通知,還有人被要求補繳2023年和2022年的個人所得稅。
有位股民吐槽:“家人們誰懂啊!今天接到稅務局電話,說我有海外收入沒申報,瞬間頭皮發麻!”那么投資港美股要不要交稅、怎么交,有么有避稅(節稅)的方法呢?下面就給大家系統梳理下炒港美股為啥要交稅?炒港美股交什么稅,交多少?炒港美股如何交稅?炒港美股如何避稅(節稅)?
1、法律依據和
很多朋友說,我在海外投資交稅,是否有法律依據。事實上中國全球征稅一直有法律依據。2020年發布的《關于境外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中明確規定,海外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轉讓所得(賣出股票所得),需要申報所得稅,只是不與境內所得合并,單獨計算應納稅額。
這場補稅潮的幕后推手是CRS機制。CRS 系統全稱是 “共同申報準則”,是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打擊跨境逃稅而建立的稅務信息交換機制。簡單來說,參與該準則的國家/地區會互相交換對方稅收居民在本國/地區的金融賬戶信息,比如銀行存款、股票投資、基金持有等情況。
過去因為技術手段跟不上,所以執行不到位。現在不一樣了。中國2014年加入了CRS,2018年9月啟動首次信息交換,目前已經有119個國家(地區)加入了CRS,包括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以及英國等主要經濟體。通過這個系統,各國稅務部門能更清晰地掌握本國公民的海外資產和收入情況。
讓跨境資金流動在稅務監管層面更透明,從而減少利用海外賬戶逃稅的現象。CRS機制的完善,加上稅收系統數字化,監管能力強多了。這意味著咱們在海外券商的交易記錄,基本都是透明的,想藏也藏不住。如果你也在炒港美股,特別是近兩年賺了錢,最好花點時間看看自己有沒有依法申報。
2、國內A股炒股不交稅,為什么投資港美股要交稅?
國內暫免A股的資本利得稅,即賣出股票獲利不需要交稅;但是股票的分紅依然要交稅;股息稅:持股超過1年的免稅;持股1個月至1年的,稅率為10%;持股1個月以內的,稅率為20%。但海外投資港美股不適用以上減免政策,所以依然要交稅。
如果通過內地的港股通渠道投資港股,暫免資本利得稅(到2027年底)。美股:美國也是有資本利得稅的,針對外國人有優惠;股息部分,中國投資者繳納10%,由券商平臺代扣;股票賣出盈利,外國人不交稅。港股:香港股息,收10%,股票賣出沒有資本利得稅。
3、具體要繳稅多少?投資者該如何操作?
從目前多個案例來看,稅率應該是20%。只要賣出股票盈利落袋,就會被要求補稅,補的是你賺的錢的20%,不是本金也不算虧損。一位已經完成補稅的投資者表示“虧慘了”:老公炒港股好幾年沒賺到錢,這個月突然接到稅務所電話,要求補海外稅款。跑了三趟稅務所,還是把稅補上了,心疼到不能呼吸。結合多位投資者分享的補稅經歷,有幾個細節要特別留意:
1)、同一年里的盈虧可以相互抵消,但不能跨年抵扣。舉個例子:老王2023年賺了150萬,如果按20%稅率計算,要交30萬港幣。2024年虧損200萬(上半年盈利50萬,下半年虧損250萬),雖然這一年不用交稅,但整體來看炒了兩年港股虧損50萬,還要交稅30萬。
2)、保留好交易記錄,避免歷史虧損舉證困難。目前來看,稅務系統還沒有盈虧數據,需要自己計算,自查申報,再與稅務機關收到的境外資產信息交換數據進行對照。問題是許多投資者過去沒有保存完整交易記錄的習慣,當稅務機關要求提供歷史數據時,翻查APP難度非常高。特別是已經注銷了賬戶的。
3)、逾期申報要收滯納金,而且年化不低。不要有僥幸心理,今后開始每年自行申報,避免逾期被收滯納金。每天0.05%滯納金,一萬塊欠稅就是5塊一天,拖的越久積累的越多。比如證券時報報道,有位投資者被追繳60萬,其中光滯納金就 11萬,追溯了2022和2023兩年的投資記錄。
4)、目前的案例都是按年來的整體盈虧,賺了錢才要交稅,虧了錢就不用交。不過今年的虧損,不能抵扣明年的盈利,明年賺了錢照樣要單獨交稅。在海外已經繳納的稅在內地可以抵扣,比如股息稅在海外已經交10%,在國內只需要繳納剩下的10%;而資本利得稅,海外沒有征收,則國內需繳納20%,需要自行主動申報。我用一張圖小結下:
5、有什么避稅或節稅的方法嗎?
首先,依法納稅是每位公民應盡的義務。不交的話,會有滯納金。如果收到稅務局的短信或電話,務必積極處理。網上也有很多所謂避稅方法,例如用美國券商(不會被crs通報回來)、分散賬戶資金、降低交易頻率等等。這些只能是暫時的,政策遲早會堵住這些漏洞。
還有朋友考慮通過拿香港或新加坡身份(這兩個地方都沒有資本利得稅)調整稅務身份來避稅,此舉要考慮辦身份的成本和時間,同時也不保證這兩個地方以后會不會開始征收資本利得,所以也需從長計議。另外,高凈值群體,通過海外信托和公司架構設計來規避稅務,同樣要考慮成本和未來政策的調整。資本利得稅是賣出后才征稅,建議長期持有,可遞延所得稅;也可通過賣出當年度虧損的股票,降低應納稅額。
另外有個事兒應該有朋友注意到了:投資A股,或者通過港股通炒港股,炒股賺的差價(不算紅利)是不用交個稅的,收的印花稅稅率僅為成交金額的0.1%。為啥有這區別?說白了,就是希望大家把錢留在國內市場,別都投到海外去,免得A股的錢都流走了。最后提醒一句:要是收到追稅的短信或郵件,得多留個心眼,最好親自到稅局確認一下,避免碰上了詐騙。務必關注最新稅務信息,積極應對,合理節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