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困秋乏”
但還有一種困,能穿越四季——
那就是吃完飯的“食困”。
每天吃飯前神采奕奕,立志飯后百步走;
吃完飯后困得哈欠連天,只想立馬睡一宿。
“吃飽犯困”是因為太懶了嗎?
其實,可能真不怪你!(劃重點,讓老板看到)
而是這些激素在“搗鬼”。
“吃飽后犯困”,有個洋氣的名字——“food coma”,翻譯過來就是“食物昏迷”。
意思是:一吃飽,就想躺下“昏”過去。
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food coma”背后的原因,是3種激素在作祟。
1. 膽囊收縮素
人體小腸中會分泌一種激素,叫做膽囊收縮素,它是身體一種飽足信號,會激活大腦中負責睡眠的區域,讓人產生困倦感。
在飯后兩小時,膽囊收縮素的含量會明顯上升[1]。高脂肪的食物會刺激膽囊收縮素的分泌,所以吃完飯后,睡意更濃。
2. 食欲素
食欲素也叫下丘腦泌素(Hypocretin),是下丘腦分泌的一類激素。食欲素參與調節進食、睡眠和自主神經功能等,對“血糖穩態”有調節作用。食欲素隨著進食量的增加而逐漸減少。食欲素水平低下時,人體容易產生困倦感。
飯后血糖升高,同時食欲素含量降低,會導致人體容易困倦。
3. 胰島素
血糖升高同時會刺激胰腺分泌胰島素,來進一步降低血糖水平。
同時,胰島素會促進蛋白質合成,為色氨酸進入大腦“保駕護航”。色氨酸在腦內先形成5-羥色胺,可進一步形成褪黑素。
而褪黑素大家應該不陌生,它是一種睡眠激素,分泌增多時,人體就進入了“夜間模式”,產生睡意。
所以,在各種激素齊心協力的“多重努力”下,吃完飯就犯困這件事,也就容易理解了。
至于大家常聽到的 “腦供血不足”導致食困,其實證據并不充足。有研究表明,進食時頸動脈的血流量沒有明顯的變化,也就是大腦并沒有供血不足 。
可是,同樣是吃完飯,同樣是激素變化,為什么不同人的狀態不一樣呢?
身邊的同事:神采奕奕,精力充沛,準備好大干一番事業!
我:我剛剛是吃飯還是吃安眠藥了?不睡覺這世界還有什么意義!
這種差異可能與你的一些進食習慣有關。
● 吃大量精制碳水:像白米飯、面條、饅頭等都屬于高血糖生成指數(GI)食物。也就是吃完這些后,血糖上升速度很快,為了控制血糖的升高,胰島素會大量分泌,使得血液中5-羥色氨酸濃度增加,褪黑素增加,人就變得格外容易困。
● 吃得太油膩:吃太多高脂肪食物會給腸道、肝臟帶來比較大的壓力,這個時候就需要膽囊收縮素來興奮膽汁分泌,幫忙分解脂肪。而膽囊收縮素水平一旦提升,困意也就又來勢洶洶。
并且有研究表明,人會因為攝入大量脂肪而降低警覺性。
所以下次有重要事情前,千萬記得別吃炸雞這類太過油膩的食物哦。
雖然能睡是福,但是飯后困倦也的確給人帶來了很多困擾。
如果想避免這種情況,可以試試下面幾個辦法:
● 控制飯量,飲食均衡:不要暴飲暴食,吃八分飽。在食物選擇時均衡搭配:以粗糧、豆類、薯類代替部分精制谷物(占全部主食的1/3左右);增加綠葉蔬菜等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適量的魚禽蛋瘦肉等。
● 減少高脂肪、高碳水食物攝入。泡面披薩、炸雞啤酒、蛋糕甜點、含糖飲料等高脂高糖的食物要少吃,減少膽囊收縮素和胰島素的大量分泌,容易犯困。
● 加強運動,飯后百步走:飯后不要呆在屋子里,空氣不流通??梢猿鲩T散個步,或者過半個小時,做一些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比如深蹲、騎行、靠墻靜蹲等,讓身體興奮起來。
● 適當喝些功能飲品:可以在早、中午之間喝些咖啡、綠茶等提神醒腦的功能飲品,趕走瞌睡,保持大腦興奮性,同時較少影響夜間睡眠。
● 條件允許,可以小憩:本著“打不過就加入”的原則,如果實在太困,就小睡一會吧。20~30分鐘的午睡對身體也很有益處。
下面這4種疾病,也可能讓你“吃完就困”,可不要輕視哦!
1. 糖尿病
糖尿病人的胰島素分泌不足,容易導致吃完飯后血糖“失控”,比常人更容易犯困、想睡覺。
2. 低血壓
餐后低血壓是老年人特有的一種疾病,除了飯后困,還可能伴有一些頭暈、虛弱、嗜睡的表現。
3. 甲減
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容易出現記憶力差、反應遲鈍、愛犯困的癥狀。
4. 心臟疾病
如果血液供應不足,就會導致大腦缺氧,神經系統活躍性降低,從而導致睡不醒。經常出現犯困癥狀,也可能是心臟收縮功能出了問題。
總體來說,如果白天頻繁、過度困倦,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應該及時就醫,查明原因,對癥治療。
希望大家在不想睡的時候保持清醒,在想睡的時候都能一覺睡到自然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