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八寶粥”,這樣有特點的叫賣聲,是不少旅客對于火車出行的共同記憶。然而7月19日,鐵路12306回應“高鐵不要食用方便面”的話題沖上熱搜。一場關于乘高鐵能否吃泡面的討論,再度引發關注。
近日有網友發現,高鐵車廂有提醒“請勿食用榴蓮、方便面等氣味濃重食品”,12306官網也明確提示,因車廂封閉需保障空氣清新,建議避免食用此類食物。鐵路客服也對此進行了回應。
正是這一提醒,引發了網友分歧。有部分人認為這是“小題大做”,也有人理解氣味對他人的影響。
記者調查發現,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鐵路旅客運輸規程》中,并沒有關于高鐵車廂內飲食限制內容的相關要求。僅僅在常見問題的“客運服務——餐飲”類別中提到了與“請勿食用方便面”有關的內容。此外,在《鐵路旅客禁止、限制攜帶和托運物品目錄》中,將“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或者有惡臭等異味的物品”列為禁止托運和隨身攜帶的物品。不過鐵路部門介紹,屬于此范疇內的常見食品包括未密封好的榴蓮、臭豆腐、螺螄粉等,對于“泡面”能否帶上車食用,其實沒有進行明確的要求。
新京報則評論:爭議背后,實則是公共空間權益的博弈。數據顯示,高鐵平均旅程為2到4小時,泡面氣味可能長時間困擾同乘人,尤其對敏感群體影響更大。但泡面“江湖地位”穩固的現實不容忽視。高鐵餐,大多數定價在45元以上,甚至更高。與泡面售價不足10元,有不小的差距,這讓工薪族、學生等群體更傾向選擇泡面。
專家建議,破局需從“禁止”轉向“服務升級”。比如優化餐食供應,推出分層定價的多元選擇;設置專門飲食區減少氣味干擾等。
編輯: 張博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