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門頭溝區潭柘寺鎮潭柘新區二期二號院上演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火情處置戰。一輛停放在車棚內充電的電動自行車突然起火冒煙,電池瞬間發生爆燃,現場火光四射、濃煙滾滾,情況危急。得益于前期完善的安全防控體系和應急處置機制,這場突發火災在4分鐘內被成功撲滅,未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為社區安全管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應急答卷”。
科技防線顯威力
智能設備首當其沖
火情發生后,停車棚上方安裝的懸掛式干粉滅火彈成為第一道“防線”。在起火僅10秒后,滅火彈自動感應啟動,隨著一聲清脆的炸響,罐體內的干粉如瀑布般瞬間噴灑而下,有效壓制了初期火勢的蔓延,為后續人工處置爭取了寶貴時間。
“這批懸掛式干粉滅火器是上個月進行電動車自行車棚安全升級改造剛加裝的,沒想到這個月就派上了用場。”據鎮綜治工作中心科長劉斯劍介紹。懸掛式干粉滅火器專門針對電動自行車火災初期蔓延快、撲救難度大的特點設計,能在火情萌芽階段自動響應,最大限度降低火災擴散風險。此次成功啟動,充分驗證了科技安防設備在基層火災防控中的關鍵作用。
人技聯動快響應
專業處置彰顯培訓實效
在智能設備發揮作用的同時,物業微型消防站的應急力量迅速響應。東門值班人員和巡邏保安在發現火情的第一時間,僅用不到一分鐘就攜帶滅火器趕到現場,果斷展開撲救。隨后,微型消防站其他隊員在30秒內迅速集結支援,形成了"第一時間響應、梯次力量跟進"的處置格局。
“提滅火器、拔保險、壓把手,對準火焰根部噴射!”現場處置人員動作嫻熟、配合默契,他們正是憑借前期“一警六員”培訓中掌握的滅火技能,在濃煙中毫不畏懼,連續使用8個滅火器精準撲打。從火情發生到徹底撲滅,全程僅用時4分鐘,將火勢牢牢控制在初期階段,避免了火勢向周邊車輛和居民樓蔓延。
參與處置的物業工作人員坦言:“平時的培訓讓我們心里有底,知道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上手,既不慌神也不盲目,這才能在關鍵時刻頂得上。”
汲取經驗固防線
筑牢鎮域安全“防護網”
此次火情的成功處置,并非偶然。近年來,潭柘寺鎮始終將村居安全放在首位,一方面持續完善硬件設施,在車棚、樓道等重點區域加裝智能煙感、自動滅火裝置、電氣火災監測系統,從源頭降低風險;另一方面,常態化開展“一警六員”消防技能培訓、應急演練,并樹立“柘”里“潭”消防宣教品牌,讓各村、物業微型消防站隊員人人掌握“小火會滅、大火會逃”的實用技能,構建起“技防+人防+制度防”三位一體的消防安全防控體系。
目前,該起電動自行車起火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社區物業已全面開展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切實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來源:門頭溝消防救援支隊、北京門頭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