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正公開征求赤水河、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兩個流域水污染物排放國家生態環境標準,以加強這兩個流域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環境保護,提升流域治理的系統性、科學性。
赤水河是長江上游右岸重要的一級支流,也是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世界優質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作為長江上游的重要生態屏障,其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據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赤水河干流全長442公里、流域面積約1.88萬平方公里。從行政區域來看,涉及云南省昭通市,貴州省畢節市、遵義市,四川省瀘州市4個城市。
《赤水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介紹,赤水河流域內相關省份現行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針對性和適用性不強,尚缺乏該流域層面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近年來,赤水河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需求迫切。分析2020~2024年赤水河流域國控、省控和市控斷面月監測數據,個別控制斷面仍存在不能穩定達標的情況。
編制說明介紹,據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中的數據,2023年,赤水河流域內共有廢水排放企業1000家,共涉及酒的制造、污水處理、食品制造、屠宰與肉類加工、畜禽養殖等12個行業,其中酒的制造企業845家,基本為白酒企業(占酒的制造企業數量總數的99.53%),其次為污水處理行業,共計100家,其他行業企業數量相對較少。
《赤水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針對赤水河流域直排企業主要是污水處理及酒類企業,在干流等區域分布集中,影響水環境質量改善的實際問題,提出基于水質的排放限值,加強流域水環境保護。綜合考慮環境水體特征、水環境質量改善需求和污染源分布特點,區分不同區域對排放源提出有差別的排放控制要求。
赤水河是長江上游右岸重要的一級支流。攝影/章軻
標準銜接現行法律法規規定,并結合不同水體的水環境質量改善需求,將赤水河流域分為加強保護區、重點控制區和一般控制區。對于加強保護區,排污單位不得向加強保護區排放污水。對于重點控制區和一般控制區,提出差異化的污水排放控制要求。如重點控制區,排放限值為一級標準;一般控制區(除加強保護區和重點控制區以外的赤水河流域其他地表水體),為二級標準。
編制說明稱,赤水河流域內城鎮污水處理廠所采用的污水處理工藝包括厭氧-缺氧-好氧工藝、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應器等,其中采用厭氧-缺氧-好氧工藝的污水廠數量最多,占比達到75%。通過采用厭氧-缺氧-好氧工藝并加強運行維護,可達到本標準規定的二級限值。如達到標準規定的一級排放限值,需要進一步強化脫氮除磷效率或采用深度處理技術。白酒工業企業廢水處理技術成熟,執行標準限值后增加的成本在可接受范圍內,也可積極采用清潔生產技術進一步減少污水處理費用,標準限值整體技術經濟可行。
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承擔著向京津及華北地區城市供水、同時兼顧農業和生態用水的任務,在國家水資源優化配置和跨流域調水戰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介紹,目前,丹江口水庫庫區水質總體良好,常年保持在Ⅱ類及以上,但流域內仍存在總氮濃度偏高,個別河流水質不能穩定達標的情況。流域內礦產資源豐富,重金屬風險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介紹,本標準以改善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防范水生態環境風險為目標,統籌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篩選確定流域管控的排放源及污染物項目,并提出排放管控要求,系統解決流域水生態環境問題。目前,污水處理技術相對成熟,可在強化二級處理的基礎上,加強深度處理,提高總氮和總磷的去除效果。總體增加運行成本0.4~0.5元/噸水,標準技術經濟總體可行。
征求意見稿提出,涉重金屬排放行業與礦產資源地域分布相關,為確保流域水質安全,對重金屬排放限值不再分級,執行統一的排放限值要求。從經濟成本來看,以鉬工業為例,標準實施后,要求對廢水處理系統進行改造,增加處理段數或采用反滲透法等處理工藝,預計增加運行成本0.5~1.0元/噸水。本標準規定的排放限值總體技術經濟可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