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北京工體頂著夏夜的熱氣騰騰迎來了一場榜首大戰,但比比賽更能搶鏡的,是坐在看臺上那個熟悉的身影——58歲的塞爾維亞教頭久爾杰維奇,這一次,他不是來考察對手,也不是帶著國足的壓力出鏡,而是徹底轉了身份,正式成為2007/2008年齡段中國國青隊的候任主帥,這變化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背后其實是中國足協一次“劃清界限的決心操作,明面上交接順利,實際誰都明白,這波國字號崗位的人事更替,多少帶點“擺爛式止損的意味。
話說回來,久爾杰維奇這人,有機會也有遺憾,東亞杯臨危受命,國足1勝2負拿了個第三,場面上對陣日韓還是一球沒進,雖說中間偶爾有些亮點,比如打日本那場其實精神面貌算是有點提升,進攻端也不是完全沒機會,但歸根結底還是技不如人,觀眾席里大多數懂球的都看得明白,場面“翻車不至于,驚喜也真談不上,賽后總結,足協態度也很直接——久爾杰維奇不再是國足帥位的第一選項,這回是真的說再見了。
其實這事要是放在幾年前,國字號教練這么流轉,輿論早就炸開了鍋,但現在大家普遍心氣也沒那么高,久爾杰維奇自己倒挺坦然,明說“已經盡力了,還表示不會離開中國,假期都不休,馬上就要開始新國青的帶隊工作,說白了,這哥們兒屬于那種“到哪是哪,不太跟體制對噴,也不抱怨資源,反而一直在一線考察球員,像是廣東的精英訓練營、南京江寧的U18賽事,他早早就踩點了,誰能想到這段時間他其實一直在為接手新國青做準備,足協讓他干啥他就真去干了,這種“工具人屬性,倒也讓他在國字號梯隊里有了點子穩固的地位。
問題來了,為什么是他?其實答案不復雜,2007/2008年齡段這批球員,算是中國青訓近幾年極力想推的對象,明年U20亞洲杯預選賽馬上就到,誰都不敢怠慢,而且這屆隊伍本來就有過和久爾杰維奇接觸的經歷,他在U20國足折戟之后,足協也沒急著把他踢出局,而是一直在琢磨給他安排合適崗位,既然國足主帥大概率要換人,那把他轉去新國青,既能用他的經驗,又能讓主帥選聘有更多空間,這種操作其實挺合邏輯。
但說到新國青的未來,樂觀也談不上,畢竟這批孩子還沒真正經歷大賽磨礪,久爾杰維奇雖然有備而來,但從國足到U20再到新國青,他帶隊的“改觀說實話并沒那么明顯,東亞杯的那點“精神面貌提升,更多是賽后自我安慰,實戰硬實力還是短板,能不能在中日韓青少年運動會上打出點東西,還真不好說,畢竟日韓青訓體系擺在那里,咱們要追趕,絕不是靠換帥就能解決的。
當然,足協這次人事調整也有它的無奈,國足帥位歷來是燙手山芋,久爾杰維奇如果真有心繼續,理論上也可以報名參選,但現實是,東亞杯的表現基本斷了他的念想,足協也想換個思路,給球隊和輿論一個“新氣象,這種“板上釘釘的轉崗,多少帶點“及時止損的味道,至于新國青能不能打出風格,下半年U20亞洲杯預選賽才是真正的考場,這次中日韓青少年運動會,更多只是個熱身和試金石。
說到底,久爾杰維奇現在的處境有點像當年卡馬喬時期的國足,局里人都在等一個奇跡,但大多數人心里清楚,奇跡不是說來就來,青訓體系、球員基礎、聯賽環境,哪樣都不是一朝一夕補齊的,久爾杰維奇能做的,就是盡可能把這批孩子帶得更成熟,爭取不在國際賽場出洋相,別指望他帶隊起飛——但也別一味唱衰,畢竟起點低,進步哪怕是半步,也算有交代。
你說巧不巧,這次教練組成員,基本還是他帶U20國足那撥中外助手,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唯一的變化,大概就是外界預期降到了地板以下,反而讓人有點寬容,畢竟現在的中國足球,已經很難再被“換帥兩個字攪得天翻地覆,更多是“穩住別浪,能進步一點是一點。
最后總結一句,久爾杰維奇轉身帶新國青,國足帥位又要重新招標,場外看著像是波瀾不驚,實際上每一步都在試圖“止損,新國青這次能不能在中日韓運動會刷個存在感,大家心里都沒底,但起碼,有人在努力,也有人在等結果,中國足球的希望,從來不是靠一個主帥帶出來的,久爾杰維奇只是棋盤上的一顆子,接下來怎么走,還得看全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