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7月17日表示,總統特朗普近日出現腿部腫脹,并被診斷患有一種靜脈疾病。
(圖源:網絡視頻截圖)
萊維特當天在記者會上說,對特朗普腿部的超聲檢查顯示,他患有慢性靜脈功能不全。“這是一種常見疾病,尤其在70歲以上人群中更為普遍。”她表示,沒有發現心力衰竭、腎功能障礙等嚴重疾病的跡象。
白宮醫生巴巴貝拉在一份說明中表示,這種情況是“良性和常見的”,尤其在70歲以上的人群中。他還證實了萊維特的說法,并稱總體而言,特朗普的健康狀況“非常好”。
特朗普現年79歲。他上周在紐約現場觀看國際足聯俱樂部世界杯決賽時,有照片顯示他腳踝明顯腫脹,引發外界對其健康狀況的猜測。
健康科普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CVI)的核心問題在于下肢靜脈內防止血液倒流的“單向閥門”——瓣膜功能受損。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張智輝介紹,健康的靜脈瓣膜能確保血液克服重力流回心臟。然而當這些“閥門”關閉不全,血液就會像漏了閘門的水庫,淤積在下肢靜脈,壓力持續升高。
經日積月累,增高的靜脈壓力會迫使血液中的液體成分滲透到周圍組織,導致腳踝和小腿腫脹,尤其在久站或久坐的下午或傍晚更為明顯。除了腫脹,患者還可能出現腿部沉重、酸脹不適、皮膚瘙癢、色素沉著,甚至發展至難以愈合的靜脈性潰瘍。
此病在70歲以上人群中
尤為普遍
張智輝指出,年齡增長確實是CVI最重要的風險因素之一,此病在70歲以上人群中尤為普遍,這是因為靜脈瓣膜會隨年齡增長逐漸老化、松弛,彈性下降。
年齡并非唯一風險,老師、護士、柜臺人員、司機、辦公室職員等,久站久坐的他們腿部腫脹和靜脈問題往往比同齡人更早出現或更嚴重,以及家族遺傳、肥胖、多次妊娠等,都是CVI的風險因素。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可防可治。”張智輝說,關鍵在于將一些簡單有效的“小妙招”融入日常生活習慣:
- 動起來:久坐久站對小腿非常不友好,建議每隔半小時左右就起身活動幾分鐘,走走路、踮踮腳尖或者活動腳踝,幫助血液向上流動。同時,建議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健步走、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能有效收縮小腿肌肉,幫助靜脈血液回流。
- 利用重力給雙腿減負:感到腿部腫脹不適時,可在沙發上墊個腳凳,或在睡覺時于腳踝處墊一個薄枕頭,盡量把雙腿抬高,讓腳的位置超過心臟水平,重力作用能有效幫助淤積在下肢的血液流回心臟,明顯緩解腫脹和疲勞感。
- 體重、飲食、穿著護靜脈:保持健康體重能顯著減輕下肢靜脈的負擔;飲食上注意均衡,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保持腸道通暢,便秘會阻礙靜脈血液回流;避免穿過緊的褲子、腰帶或襪子,減少血液回流阻力。
張智輝提醒,CVI的發生是一個緩慢過程,如若發現腿部出現新發、持續或單側的腫脹,應及時就醫,早期識別和規范干預能顯著延緩疾病惡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