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刷盤子都比在國內掙得多。”
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齊淑芳竟然吃里扒外,崇洋媚外?
她因曾出演《智取威虎山》中的“小常寶”而風靡全國,16歲為毛主席演出,被梅蘭芳夸贊。
可偏偏榮譽滿身的她卻帶著30名劇團演員留美,從那之后,齊淑芳便背上了“叛國者”的罵名。
如今年耄耋之年的她又再次回國,現如今她過得如何?
“小常寶”的巔峰時刻
齊淑芳出生于京劇世家,從她爺爺那輩起,就已經在京劇界享譽盛名,而他的哥哥和嫂子戲曲界的名角。
在齊淑芳很小的時候,她的印象中就是爺爺、哥嫂每天都會做基本功、練嗓。
那時候她出于好玩,也跟著有模有樣地學起來,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齊淑芳也漸漸喜歡上了京劇。
而且她經常看哥嫂在家練習,她看得多了,竟然也將動作、眼神、唱法學去了七七八八。
家人看齊淑芳這么有天賦,便深入培養,他們也可后繼有人。
而這個重任就交給了嫂子張美娟。
張美娟在戲曲界里也是有著非常響亮的名號,別看齊淑芳是她的小姑子,可她卻絲毫都不手軟。
對齊淑芳很是嚴格,從小就要練習基本動作,為此齊淑芳可沒少吃苦,
在她4歲的時候就要練習翻跟頭、吊嗓子。即使是身上青一塊紫一塊,也會第二天照樣起來練功。
她還學習不同流派的唱腔,要掌握音準、節奏和氣韻,練習氣息的控制。
同時還要練習“手、眼、身、步”的協調性。
這些艱苦的練習對于幼小的她來說,確實很難,但若想以后有一番作為這些苦就是必須經歷的。
所以哪怕很心疼,也會讓她堅持下來。
齊淑芳常常都是一邊哭著一邊練功,哭著哭著就適應了。
竟然可以登臺表演,絲毫不怯場,在臺上的她表演得游刃有余,基本功扎實,獲得臺下陣陣熱烈的掌聲。
17歲的時候,她考上了上海戲曲學院,她變得更加自律和努力,常常練功到深夜。
在這日復一日的歲月中,她迅速成長,蛻變。
她把每一次的演出都當成是自己人生成長路上的歷練,演出后會不斷總結經驗。
1963年開始,是齊淑芳的輝煌時期,為了將中國的國粹發揚光大,宣揚中國文化。
經過多位領導人的審核批準,齊淑芳與劇團眾人出國演出,這一次的經歷具有非常重大的歷史意義。
當國外人第一次看到中國的戲曲便被深深吸引,劇團的實力演員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獲得滿堂喝彩。
1964年,齊淑芳因飾演《智取威虎山》中“小常寶”而大受好評,她的名氣也越來越高。
身背“叛國”罵名
隨著他們的名氣越來越高,在國內和多個國家都有了知名度,隨著他們的人氣水漲船高,漸漸他們也忘記了自己的初心。
1988年,齊淑芳與劇團30多位演員再次踏上了出國的旅程,這次他們還是要去國外演出。
可這一次,他們的心境與之前卻有了非常大的變化。
他們赴美演出《智取威虎山》,再次演出成功,獲得美國人的贊賞和好評。
就在大家都以為他們是在為國爭光時,他們這一群人卻做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決定。
他們這次趁演出之際竟然選擇留在了美國,集體滯留不歸。
當上海劇院得知此事后,已經徹底傻了眼,本來是例行演出,怎么就不回來了?
國人知曉后,紛紛大罵他們“吃里扒外”“崇洋媚外”,當初這些人可是國內重點培養的對象,現在有了成就,就數典忘祖了。
他們原本以為已經獲得了美國的喜愛和支持,可他們卻被狠狠打了臉。
他們不顧國人的非議,毅然決然地選擇留在了美國。
生活得卻非常艱辛,由于中美兩國文化差異,他們的熱度逐漸減退。
票房慘淡,美國人對京劇興趣寥寥。
夸張一點說,臺下的觀眾比臺上的演員還少。
再加上沒有了國家資金的支持,他們只能另想他法生存下去。
所以當初這個下定決心留在美國的30多人,開始去飯店刷盤子、當小工、擺地攤……
盡管在國人是受人追捧的名角,出國卻干著又臟又累的活,可他們依然選擇留在美國。
甚至說出就算是在美國刷盤子也比在中國賺得多這樣的話。
這些人就這樣在美國苦苦掙扎。
直到遇到了他們的貴人,將他們從水火中拯救了出來。
華裔鋼琴家殷承宗在美國多年,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在他的幫助下,這些人又重新聚到了一起。
并且為他們出資,成立了“齊淑芳京劇團”,是海外第一家京劇團。
這些人又干起了老本行,但他們深知之前“失敗”的原因,這次便總結經驗教訓,加以整改,與時俱進,并將中美元素結合。
他們演出中添加了芭蕾舞的托舉動作、增加了英文字幕、簡化劇情等。
將美國的一些元素融入中國的京劇內,這種新穎的方式吸引了不少美國人。
漸漸,他們的演出有了起色。
1992年,他們再次登上了林肯戶外藝術節的演出舞臺,所演出的經典節目,再次獲得滿堂喝彩。
隨后的時間里,他們長期在百老匯演出,將中國的京劇推向了另一個層次。
《紐約時報》多次高度評價齊淑芳的表演。
爭議中的落葉歸根
就在大家以為齊淑芳肯定不會再回到中國的時候,沒想到2007年,時隔多年,她再次回到中國。
這次回國的主要目的是參加重陽節活動。
她的出現,又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當年滯留美國的事再次被提及,有人氣憤地質問道:“既然美國那么好,干嘛還要回來?”
齊淑芳卻表示,這些年國人都“誤會”了她,她在美國并不是因為喜歡美國,而是在推廣中國京劇文化。
她要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國國粹的魅力。
但國人對她的這種說法可不買賬,有一部分支持,有人覺得齊淑芳當時有過一段艱苦的歲月。
在那樣的環境下,還堅持演出,并將中國京劇的形式加以創新,使得京劇文化在國際舞臺上得到了認可,她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當然,也有另外一部分人持反對意見,認為他們滯留美國是出于對美國生活的向往。
不可否認那時候的美國各方面確實比中國要強很多。
而她現在想要回國,是不是在國外“混”不下去了,又想回國“撈金”來了?
2014年,齊淑芳正式回國“落葉歸根”,她定居在上海。
雖然已不再年輕,但她“吃飯”的本領依然在,并且還培養了很多優秀的京劇人才。
齊淑芳現在已經81歲,但她繼續從事京劇的傳承與教學工作。
齊淑芳的藝術才華無可爭議,但她帶著30多人滯留美國的事,成為她一生中無法消除的爭議。
在百老匯唱響京劇藝術 溫州新聞網
“小常寶”齊淑芳率團走遍美國 戲曲文化網
“小常寶”齊淑芳成立海外第一家京劇團 神州戲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