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門口也能買到滬郊優質水果啦!
7月18日至8月17日
地產葡萄、梨、桃等水果
進入上海10座公園銷售
其中,楊浦區黃興公園、
共青森林公園可買!
一起來看看↓
“阿拉果實熟了”,
滬郊果品進公園
南匯水蜜桃、馬陸葡萄、奉賢黃桃、莊行蜜梨、金山蟠桃、倉橋水晶梨……現在正值滬郊果園的豐收時節,誘人的水果掛在枝頭讓人垂涎欲滴。7月18日起,滬郊部分優質果園進入上海植物園、長風公園、中山公園等10座公園,開展地產安全優質果品推介活動,市民在家門口的公園就能買到這些來自本地的“甜蜜”。
本次進公園的果品主要有滬郊產的水蜜桃、葡萄、梨等,由果農當天采摘后送至公園果品市集點,省去了存儲和層層轉運環節,實現了“早上在枝頭,中午到餐桌”,保證了果品的成熟度和新鮮度。
各公園的市集點位分別是:
上海植物園(3號門)、長風公園(1號門)、黃興公園(1號門)、世紀公園(2號門)、共青森林公園(西門)、中山公園(游藝區)、閘北公園(東門)、虹橋河濱公園(正門 長寧路2080號)、閔行體育公園(2號門)、大寧公園(南門 宜川路1068號)。
推介時間為7月18日至8月17日的周五、周六和周日,每個推介日的6:30-9:30(遇雨日或其他惡劣天氣等不可抗因素暫停推介)。
除了在公園買水果,
系列活動你沉浸式體驗滬郊風情
市民除了在這些公園買到本地優質水果,還可以去滬派江南市集逛一逛、去郊區的休閑林地避暑。市林業總站今年舉辦的“鄉土有約”系列活動將陸續推出滬郊優質果品進公園、滬派江南林產品宣傳市集、滬郊開放休閑林地和果園畫報發布、林果知識大百科等系列活動,向市民推介滬郊優美生態環境和優質生態產品,推廣滬派江南生態文化。
7月19日(周六)、7月20日(周日),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B1地鐵通道(地鐵人民廣場站2號口),市林業總站將攜滬郊林產品參與“日出江花 春來江水”——滬派江南市集活動。在市集中,活動方將邀請市民參與滬郊生態林產品和食用林產品(果品)的科普互動,參與者可沉浸式感受滬郊生態文化,市民還有機會獲贈禮品。
如果市民覺得買來吃的不過癮,也可以直接去果園游覽、品嘗、購買。市林業總站將發布滬郊開放休閑林地和果園畫報,市民可按圖索驥,前往郊區優質果園和開放休閑林地,品嘗夏日陽光的味道,感受碩果豐收的喜悅。
果品品牌超百個,
休閑林地已建成193個
本世紀初,林業部門組建了7個市級果樹專業研究所、建立了一支40余名擁有林果生產一線豐富經驗的林果鄉土專家隊伍,不斷優化本市林果產業布局,形成了“一區一品”“一鎮一品”的栽培格局,南匯水蜜桃、倉橋水晶梨、金山蟠桃、馬陸葡萄、奉賢黃桃、莊行蜜梨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近些年來,業務主管部門在滬郊的果品生產上大力推廣智能問診、環境精準調控、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農業機器人等現代農業設施設備,提升生產的精準化、自動化水平;推廣環境友好型農藝措施,如病蟲害生物防治、果園生草栽培、生態調控等綠色生產技術;利用區塊鏈技術保證果實的可追溯性,構建從田間到餐桌全產業鏈的溯源平臺……并通過果樹專業研究所的技術示范、林果鄉土專家田間課堂的手把手指導等方式推動產業發展,滬郊林果呈現新態,如金山,不止蟠桃,藍莓、葡萄、水蜜桃齊齊上線,崇明除了蜜桔,蜜梨和黃桃也相繼涌現,滬產果品的注冊品牌也逐年增加,明星品牌不斷壯大。據不完全統計,本市注冊的果品品牌已超過100個。
“十三五”期間,市林業管理部門對城市森林游憩開展了初步探索,在全市啟動了開放式林地試點工作。“十四五”以來,秉持生態成果市民共享的初心,在探索試點建設的基礎上,通過完善林地基礎設施、優化林相結構與森林景觀,陸續開展開放休閑林地項目建設與布局。截至目前,已建設完成193個開放休閑林地,其中千畝林地17個,小微林地176個,主要分布在閔行、嘉定、寶山、松江、浦東等9個涉林區和臨港新片區,涉及76個街鎮。這些開放休閑林地讓原本看得見走不進的密林成為“可穿行的綠洲”,為市民提供了休閑、健身、康養、休憩的綠色生態空間和大都市獨有的城市森林體驗。
附:滬郊優質果園推介信息一覽表
(點擊大圖查看↓)
來源:上海楊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