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市民服務熱線是化解社會矛盾的關鍵閥門,更是政府與群眾之間緊密相連的橋梁。平涼路街道紡三居民區將12345市民服務熱線作為“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重要平臺,致力于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在日常工作中,紡三居民區注重未雨綢繆,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爭取把問題解決在前面,讓居民少操心、少煩心。
組建樓組微信群
快速反應、及時反饋
依托“走四百”聯絡機制,紡三居民區充分發揮社區云平臺的信息優勢,主動深入了解小區事務與居民需求,及時捕捉環境衛生、設施老化、鄰里矛盾等潛在問題,并迅速介入,將矛盾化解于萌芽狀態。而發現問題苗頭的方法就是組建樓組微信群,開展點對點微信溝通,搭建起居委會與居民之間的信任橋梁。
如今,居民遇到“急難愁盼”問題時,首先想到的不再是投訴,而是直接聯系居委或塊長,這種模式有效減少了中間環節,使居委能夠快速響應、及時反饋。得益于此,近年來紡三居民區的12345工單數量始終保持在較低水平。
建立鄰里議事會
共同協商解決社區問題
在面對重大問題時,紡三居民區踐行“楓橋經驗”,建立鄰里議事會制度,讓居民面對面溝通,共同協商解決社區問題。
當瑞安建筑在施工過程中與惠浦大廈居民產生矛盾時,紡三居民區創建了“共駐共建、資源共享、事情共商、問題共解”的“朋友圈”。
一方面,依托網格力量,形成溝通協調機制,推動轄區黨建工作與項目工程深度融合,促進施工方與居民之間面對面溝通,增進相互理解與支持;另一方面,指導惠浦大廈居民成立新一屆業委會,暢通業主訴求表達渠道。通過一系列舉措,為惠浦大廈爭取到了出口通道、停車庫雨棚、保安亭、無障礙通道的升級改造以及一系列的援助,成功化解了可能出現的群體矛盾。
依托“多格合一”優勢
構建聯合處置閉環機制
紡三居民區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形成了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共建單位、職能部門聯動治理機制。在環境衛生、出行安全方面,凝聚各方力量,破解跨部門治理難題。如通過區建管委、教育局、體育局、交警支隊、綠化市容局等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以及共建單位懷一小學的理解與支持,共同推動位于許昌路上塵封30年的校門重新開啟,消除了紡三小區內狹小的過道,人流車流交織混行的安全隱患和環境問題。
同時,紡三居民區建立了“問題解析—協同會商—聯合處置”的閉環機制。從了解問題原因、分析責任主體、拆解難點入手,依托網格力量,協同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工單的處置,形成了治理合力。例如協調物業、環衛,成功化解了小區內垃圾廂房頂部雨水倒灌居民墻面潮濕發霉的矛盾。
面對不同工單的訴求,紡三居民區根據實際情況,依托“多格合一”機制的優勢,找到資源獲取處置力量。面對已動遷的后紡三地塊遺留的環境和擾民問題時,與舊改辦、區土地儲備公司、平涼物業、派出所、街道城管等部門建立聯系,多方施策,跨部門協同治理,回應了訴求點,得到了居民的認可。
記者從紡三居民區了解到,隨著“多格合一”模式深入基層,以往單兵作戰的情況越來越少,現在資源下沉、力量更壯大,希望能進一步優化網格資源和力量配置,提升居民滿意度,為打造更加和諧、宜居的社區環境而不懈努力。
文字 |陳濤
編輯 |奚宇軒
資料 |平涼路街道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