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早晨八點,上海海通碼頭相當熱鬧。排成一字矩陣的黃色物流車正有序開上停在港口的大船:全球物流企業DHL批量采購的300臺上汽大通MAXUSeDELIVER3(EV30)純電物流車首批車輛將在這里正式啟運歐洲。
這是DHL在歐洲地區采購量最大的中國品牌。這一突破背后,是歐洲市場對“大通制造”的深度認可。
DHL全球貨運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艾若馨表示:“上汽大通MAXUS新能源商用車型已經是許多全球物流企業的首選中國品牌,并且重復采購率很高,包括DHL在內,很多企業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從‘嘗鮮’轉向‘信賴’。”
與DHL的合作只是大通海外高光的一個剪影。從港口啟航的不僅是一輛輛新能源物流車,更是“中國智造”駛向全球的堅定軌跡。隨著大通MAXUS在海外市場的持續深耕,這樣的高光時刻還將不斷續寫,實現“中國新能源”向發達市場的“正向輸出”。
從 “嘗鮮”到“首選”
“去年,我們首批試運行的50輛EV30在德國投入到了DHL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網絡,以‘零故障率’和98%的出勤率贏得了DHL歐洲團隊的信賴和認可。這批EV30將在歐洲城市街頭,為 DHL 送去零碳、高效、智能的‘中國方案’。”上汽商用車執管會主席、上汽大通總經理楊懷景介紹。
自2014年DHL首次與大通合作后就成為深度合作伙伴:2017年至2021年,DHL在國內累計向大通訂購了三百余臺物流車輛。2021年DHL又下單包含EV90、EV30在內的85臺新能源物流車。數據顯示,DHL物流車訂單有超過1/3來自大通。
“我們通過與歐洲多個國家的場景匹配,發現上汽大通EV30可以精準適配歐洲城配場景,在續航能力、裝載空間、充電效率、售后保障,甚至是滿足企業在當地的人文關懷等方面,上汽大通幾乎完美符合我們在歐洲等全球多個地區的工況需求。”艾若馨表示。
卓越的產品力促進了雙方進一步合作:除了在歐洲發達國家多次采購EV30車型,DHL與大通的合作已經深入到全球各國:美洲的智利、秘魯、巴拿馬、墨西哥等、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等都遍布大通車輛。去年DHL新加坡于2024年采購了EV90用于城市物流配送。此次采購的300臺車輛,將用于DHL在歐洲“最后一公里”的派送。
做扎根本地化的產品
作為汽車的發源地、歐洲市場長期被眾多資深品牌占據,物流車市場也不例外。一個新銳品牌想要突破,要破除無數成見:對新銳品牌的“不信任”,對中國品牌“以價換市”的偏見,以及推翻原有品牌的“好印象”。
為什么選擇大通?答案是直擊痛點的場景化特色和非比尋常的響應速度。
“DHL 6月份派了一個工程師團隊來進行產品的驗收,過去他們提的所有問題,我們基本上全部解決,但一個月之內他們又提五六個小的問題,比方說這個門的關閉力比較大,因為貨車司機每天下車有兩三百次,會覺得這么多次都要這樣拼命的關門會很累。我們立即響應,在一個月之內把它全部改掉。”上汽大通副總經理、上汽商用車海外公司負責人趙愛民表示。
這只是其中一個小案例,而其中精益求精的態度卻是貫穿合作的常態。比如EV30地板離地高度僅540毫米,不用彎腰更便于裝卸物品;城市續航里程超400km, 30分鐘可充至80%電量;從零下30度到零上50度,電池均可正常使用,甚至在使用8年或行駛16萬公里后,電池包的儲電能力仍能保持在75%以上等。
趙愛民說:大通在歐洲的口碑不是靠鋪天蓋地的營銷和廣告,而是“街頭巷尾的大通車一輛一輛跑出來的”。因為用戶們發現“好用是真的,省電是真的,續航里程也是真的”。
產品力之外,還有安全。在輕型商用車領域,上汽大通旗下eDELIVER7(新途EV70)、eDELIVER9(新途EV90)等輕型車“通關”Euro NCAP商用輕客評級,eDELIVER5(“大拿”)更榮獲了歐洲Euro NCAP 2025年新規下商用車五星安全評級,樹立了“中國造”安全新高度,為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在國際市場贏得了極高的聲譽。此外eTerron 9是唯且首款獲得“五星安全”評級的純電皮卡,大家7是唯一一輛在五項安全碰撞測試中四項均斬獲滿分的MPV。
“產品定型之前,先挑戰一下全球最難的考卷。”在定下海外目標時,大通就以全球標準打造產品。他們深知,只要過硬的產品才能打動用戶。在開發過程中,團隊將各個國家或地區最嚴苛的安全測試標準匯聚。這不僅是對技術實力的自信展現,更是對全球用戶安全的莊嚴承諾。
踐行上汽海外戰略3.0
以DHL為藍本,以歐洲為案例,上汽大通目標在海外打造更多的出海案例。
今年上海車展上汽提出全新商用車戰略,作為上汽商用車的重要陣地,楊懷景為上汽大通設立了目標:2030年突破50萬臺銷量,做到國內輕客第一、新能源輕商第一、輕型商用車出口第一。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上汽大通將打破過往海外營銷模式的局限性,通過優化產業鏈、提升品牌溢價等方式,走出一條大通特色的新能源商用車特色之路。
趙愛民表示:未來大通的新能源車出海布局有幾個核心方向:一是堅持技術多元化路線,強化三電系統、智能網聯等核心技術,提升產品溢價以適配市場的場景化需求;二是 “因地制宜”做產品,結合不同市場的消費習慣進行場景化布局,比如歐洲側重高安全標準,東南亞側重靈活裝載等;三是深耕 “本地化敘事”,讓新能源車型真正融入當地市場;四是推動渠道變革,打破傳統總代模式,建立自營銷售網絡直接服務行業客戶,同時與 MG 品牌共享海外渠道,加速全球化滲透。
當中國汽車品牌從“產品出海”邁向“生態出海”,上汽大通與DHL的合作早已超越單純的商業交易,成為全球產業鏈重構中的一個縮影。
這是中國制造業在新能源技術、智能網聯、全球化供應鏈管理等領域的系統性突破——不再是單一產品的性價比競爭,而是以技術標準輸出、場景化解決方案、本地化服務網絡構建起的“生態壁壘”。
從乘用車到商用車,從家庭出行到物流場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出海之路,本質上是在重新定義全球汽車產業的價值鏈條。
當“中國智造”不僅意味著更低的碳足跡,更代表著更靈活的定制能力、更智能的用戶體驗時,它所撬動的,或許不只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更是全球交通領域綠色轉型的話語權。
上汽大通的每一步探索,都在印證:真正的全球化,從來不是簡單的“走出去”,而是用技術創新與生態思維,成為產業變革的參與者與引領者。
原標題:《斬獲DHL歐洲最大單 上汽大通助推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出海》
欄目主編:李吉 文字編輯:闞靜雅
專題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丁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