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嶺,萬一我回不來了,你的日子還長著呢,你一定要改嫁。”
1945年,董存瑞所在的部隊,成功奪取張家口市赤城縣龍關地區之后,他抽空回家看望許久未見的父母和妻子時,他對妻子盧長嶺說了這樣一句話。
自兩人結婚之后,董存瑞長年在外打仗,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卻說出這種不吉利的話,盧長嶺當場淚流滿面。
不是董存瑞對前途沒有信心,而是他很清楚,戰爭是殘酷且無情的。
他深知自己生死難料,只要戰爭一日未結束,自己就要在前線一日。
這一次,妻子和父母都期待著董存瑞像從前那樣,能夠從戰場上平安歸來。
只是現實是殘酷的,這竟是生前最后一次見面,成了永訣。
董存瑞犧牲的過程大致是怎樣的?他犧牲后,家人的生活狀況如何?
一、勇敢地“孩子王”,積極參加革命
提起董存瑞,時隔幾十年后,跟他一起長大的董連柱老人依舊記憶深刻。
“膽子大,聰明,是我們南山堡的孩子王”。
“孩子王”董存瑞于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當時的察哈爾省,也就是后來的河北省,懷來縣南堡村一個貧困家庭。
由于他排行老四,小名為“四蛋子”。
1940年,聶榮臻率領的晉察冀部隊在龍關、延慶以及懷來一帶建立了聯合抗日民主政府,董存瑞所在的村子被劃為聯合縣第三區。
以前,董存瑞帶著村里的小孩們到處玩耍,自從八路軍來了之后,他開始帶著大家幫八路軍辦事。
真正對董存瑞產生很大影響的,是1942年擔任第三區區委書記的共產黨員王平。
王平每次來村里,很多時候都是住在董存瑞家里,給他講“王二小”“狼牙山五壯士”等革命英雄事跡,在董存瑞的心里播下了參加革命的火種。
這年秋天,正在田野里放羊的董存瑞,發現了鬼子進村了,他趕緊跑回家告訴王平。
來不及逃出村子的王平,在董存瑞的幫助下,蹲在墻角里,蓋上草席,之后又把一筐筐牛糞倒在上面。
董存瑞成功幫助王平同志平安脫險,事后被封為“南山堡王二小”。
王平影視劇照
次年秋天,董存瑞非常敬重的王平同志,被敵人包圍而與敵人同歸于盡,事后,董存瑞向新的區委書記王福堂提議,“我要去當兵”。
王福堂以他年紀還小為由,拒絕了他的請求。
不過,董存瑞沒有氣餒,他對扒鐵軌、埋地雷、抓漢奸、還有打伏擊等非常擅長。
據董連柱回憶,這年冬天,村里成立了抗日兒童團,董存瑞被選為兒童團團長。
董存瑞號召村里的小朋友們跟他一起加入兒童團,幫助八路軍埋地雷、送情報。
董連柱
尤其是送情報的時候,為了避免被敵人發現,董存瑞建議大家首先用破布把信包裹好,塞進牛剛拉下來糞便里。
之后把糞便放在鏟在筐里,上面再蓋上干的牛糞。
這的確是一個好方法,敵人以為是牛糞,里面藏的信從未被敵人發現。
第二年,15歲的董存瑞在父母的張羅下,與隔壁村子比他大三歲的女孩盧長嶺結婚。
盧長嶺沒有怎么上過學,但是通情達理,積極支持董存瑞從事革命事業。
每次離開家時,董存瑞除了表示感謝,還會說一些能給妻子帶來希望的話,“你等著我,打走了日本鬼子,我就回來!”
妻子雖然擔心他的安危,但是見他每次都能安全的回來,也不在送別的時候說一些讓他擔心的話。
二、不畏艱險,沖在前線
情況卻在董存瑞所在部隊打下龍關之后發生了變化。
以前,每次分別的時候,都是董存瑞勸說妻子不要擔心。
這一次董存瑞卻說了一些不吉利的話,甚至勸說妻子,“如果我回不來了,你另嫁他人”之類的話。
盧長嶺感覺到情況有些不妙,但是又不想董存瑞擔心,淚流滿面地說著,“我和爸媽在家等你回來。”
抗戰勝利后,國民黨破壞國內和平環境,內戰爆發。
1948年,國民黨主力部隊死守河北省承德市,董存瑞所在的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負責攻打敵人在隆華的一個加強營。
身為96團爆破組組長的董存瑞,帶著郅順義等幾個戰友,先后炸毀敵人5個地堡和3個炮樓。
就在他們攻打隆化中學時,遭遇敵人隱蔽暗堡的炮火封鎖,部隊被困在開闊地帶,二班和四班接連均未成功摧毀敵人暗堡。
眼看著派出去的戰友,一個個倒下,董存瑞主動請纓。
“我是共產黨員,”希望連長準許他出戰,但是連長以“你已經完成幾次爆破任務了”為由而拒絕。
董存瑞據理力爭,“我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學的戰壕里,讓戰友們踩著拿下敵人的暗堡”,連長只好同意他的請求。
據郅順義回憶,出發前,董存瑞已經抱著視死也要摧毀敵人暗堡的決心,交給連長一個小紙包,告訴連長,如果他死了,這是他最后一次交黨費。
董存瑞帶著藥包,沖向敵人的暗堡。
面對敵人的槍林彈雨,董存瑞在前進中,左腿受傷,依舊堅持沖到橋下。
由于暗堡距離地面超過了他的身高,導致他攜帶的炸藥無法放在橋臺上。
他并沒有撤退回來,依然抱著炸藥包,沖向碉堡,并猛地起身,托起炸藥包,立在橋型碉堡的下面,拉開炸藥包的導火索。
郅順義說他們當時勸說董存瑞太危險了,趕緊放下,但是董存瑞卻高喊著:“為了新中國,沖啊!”
很快,一聲轟隆巨響在耳邊響起,郅順義看到橋斷了,敵人的碉堡被炸毀,董存瑞犧牲了……
1948年5月25日,未滿19周歲、黨齡只有一年零2個月的董存瑞,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給戰友們鋪設了一條通往勝利的道路。
三、英雄精神,永垂不朽
隆化戰斗后的第二天,董存瑞生前所在的連隊召開戰評會,緬懷這位英雄犧牲的革命同志。
次月,董存瑞所在第11縱隊,將其追認為模范共產黨員、縱隊戰斗英雄,他生前所在的班命名為“董存瑞班”。
“董存瑞班”至今還給他保留著床位,每天早上點名的時候,“董存瑞”永遠是第一個被點的名字。
在1950年,由毛主席親自主持的全國戰斗英雄和勞動模范代表大會上,董存瑞被封為“全國戰斗英雄”。
后來,熱河省(即現在的河北省)為了緬懷董存瑞,決定為其立碑。
時任中央副主席的朱德同志,親自寫下“舍身為國,永垂不朽”八個大字。
董存瑞犧牲后,盧長嶺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沉浸在悲痛的情緒里。
不過,活著的人還要好好生活。她一如既往地照顧家,照顧好公婆。
盧長嶺那時才20出頭的年紀,董存瑞的父母認為她還年輕,以后的日子還要繼續過下去,經常催促她另嫁他人。
盧長嶺在公婆的勸說之下,為董存瑞守孝3年后,重新組建家庭,時常還會回來照看公婆。
此外,曾擔任董存瑞所在部隊政委一職,解放后被評為中將的陳仁麒將軍,始終牽掛著董存瑞的家人,一直保持著與董存瑞父親董全忠書信往來,時不時寄送一些東西過去。
1958年夏天,在廣州軍區任職的陳仁麒,專門前往董存瑞的家里表示慰問。
得知董存瑞正在上初中的妹妹學習成績很好,陳將軍當即表示幫助妹妹讀完大學。
即便是退休后的陳將軍,依舊繼續宣傳董存瑞的英雄事跡,號召大家將董存瑞精神發揚光大。
總結:
董存瑞的英雄犧牲,換來了革命的勝利。
正是有了無數個董存瑞這樣不畏犧牲的革命同志,才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們在緬懷革命先烈的同時,也要珍惜當下幸福安穩的生活。
參考資料:
1、閩西日報 《陳仁麒將軍與董存瑞家人的情懷》
2、中國軍網 《76年過去了,他的模樣始終印刻在我們的腦海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