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褲上總有透明或乳白色的粘稠分泌物,質地像鼻涕一樣很粘稠?尷尬又煩惱!別急著用洗液反復沖洗,這可能是身體發出的"濕信號"。
白帶如"鼻涕",根源在脾虛濕盛
白帶本為潤澤陰道的正常分泌物,無色無味或略帶腥味,質地清稀適中。但當白帶變得量多、色白(或淡黃)、質地異常粘稠,甚至可拉絲,狀如清涕或濃鼻涕,同時可能伴有私處潮濕感、體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舌苔白膩等癥狀時,中醫稱之為"帶下病",其核心病機常為 "脾虛濕盛"。
新加坡貢方堂TCM中醫婦科專家丘保潤表示:脾主運化水濕。脾氣虛弱,就像身體里的"抽濕機"動力不足,無法有效運化和排出水液。水濕內停,下注于任帶二脈(主管女性生殖系統的經絡),就會形成這種質地粘稠、連綿不斷的異常白帶。此時若誤以為是"熱"或"炎癥"而濫用寒涼清熱藥物或洗劑,反而會進一步損傷脾胃陽氣,加重濕濁,形成惡性循環。
白帶異常中醫怎么治療?
針對這種脾虛失運、濕濁下注導致的粘稠白帶,丘保潤老中醫分享一個經典方劑——完帶湯。此方出自清代名醫傅山的《傅青主女科》,是治療脾虛濕盛型帶下病的代表方,療效顯著。
完帶湯由白術、山藥、人參、白芍、車前子、蒼術、甘草、陳皮、黑芥穗、柴胡組成。
完帶湯的組方思路清晰精妙:
君藥(主力):白術、山藥 - 各30克
白術:強力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恢復脾的運化功能,從源頭阻斷濕氣生成。
山藥:補脾益腎,固澀止帶,既能助白術健脾,又能幫助收攝住下注的濕濁,減少白帶量。
臣藥(輔助):人參、蒼術、車前子、白芍
人參(或黨參替代):大補元氣,增強白術的健脾之力。
蒼術:芳香燥烈,擅長燥濕運脾,與白術協同,增強祛濕效果。
車前子:甘寒利水,使體內已有的濕濁從小便排出,給邪氣以出路。
白芍:柔肝養血,防止祛濕藥過于溫燥傷陰;同時也有一定收澀作用。
佐藥(調和):陳皮、黑芥穗、柴胡、甘草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幫助脾胃更好地運化藥力。
黑芥穗:炒炭后入藥,取其入血分、祛風勝濕、收斂止帶之效。
柴胡:少量使用,升舉清陽之氣,幫助脾氣上升,有助于濕邪消散。
甘草:調和諸藥,補脾益氣。
全方配伍特點:重補脾(白術、山藥為君),輔以祛濕(蒼術、車前子),兼以疏肝(柴胡、白芍)、升陽(柴胡)、固澀(山藥、黑芥穗、白芍)。 標本兼治,補而不滯,利而不傷,使脾氣健旺,水濕得化,任帶得固,則異常白帶自然消除。
醫案
患者:胡女士,32歲,產后1年余。
主訴:白帶量多、粘稠如鼻涕狀近2個月,色白略偏淡黃,無明顯異味。自覺小腹及外陰常有墜脹潮濕感,身體困重乏力,食欲不佳,飯后易腹脹,大便時溏。常規白帶檢查,僅提示清潔度III度,未見滴蟲、霉菌等特異性病原體感染。
初診:面色稍顯萎黃,舌質淡,邊有齒痕,舌苔白膩,脈濡緩。
中醫診斷:帶下病(脾虛濕盛型)。
治法:健脾益氣,燥濕止帶。
方藥:完帶湯加減。
處方:炒白術30g,炒山藥30g,黨參15g,蒼術10g,車前子(包煎)9g,白芍12g,陳皮9g,黑荊芥穗6g,柴胡6g,炙甘草6g。7劑,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溫服。囑其飲食清淡,忌生冷甜膩。
二診:白帶量明顯減少,質地變稀,不再那么粘稠,小腹墜脹及外陰潮濕感減輕,精神、食欲有所好轉。效不更方,續服7劑。
結果:白帶已基本恢復正常,量適中,質地清稀,無粘稠感。乏力、納差、腹脹等癥狀顯著改善。舌苔轉為薄白。囑其注意飲食調護,可適當服用健脾食療方鞏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