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黨執政聯盟居然失去了過半的席位,石破茂面臨內外挑戰,麻生派的步步緊逼,黨內的內斗愈發激烈。
這場選舉的敗局僅僅是他個人的責任?其實石破茂現在只是那個代罪的“替罪羊”而已。
作者-楊 編輯-楊
這次選舉,不僅讓日本民眾感到震驚,甚至讓各大政治派系也在暗地里摩拳擦掌,自民黨內部各派系現在面對的局面,幾乎是一場政治生死局,麻生派要求石破茂下臺,這可不是簡單的黨內斗爭,而是赤裸裸的權力爭奪。
石破茂面臨的壓力,遠超想象,他不僅要與黨內各種派系作斗爭,還要頂住外部日益沉重的經濟壓力,不過,石破茂并不是唯一的“背鍋俠”,日本正面臨的經濟困境和國際局勢,才是整個選舉敗局的根源。
美國的貿易政策、亞洲的外交風波、還有日本本土不斷膨脹的經濟危機,這些都成了石破茂的“隱形壓力”,但很顯然,黨內的那些派系不愿意承擔這些責任,反倒利用選舉失利的機會,推卸責任,尋找替罪羊,石破茂成了最好的替代品。
麻生派、岸田派、青木派這些黨內派系爭得頭破血流,但問題是,即便換個領導人,能解決眼前的困局嗎?恐怕不行!日本目前的內外問題,簡直讓任何領導人都感到頭大,經濟、外交、民生,這些硬邦邦的問題,沒有一個可以輕松化解的。
日本政壇的不斷更替,似乎成為了一種無法逃脫的惡性循環,換一個領導人,換不了日本的未來,而且換人這個事情,石破茂自己也清楚,黨內那些派系換領導人的動機可不僅僅是為了“拯救黨”,更多的是想讓自己的派系能夠在新的領導下獲得更多的利益。
日本政壇中的權力游戲,從來都是一場精密的政治博弈,石破茂即便下臺,黨內的其他人能做得更好嗎?更糟的局面也未必不會出現,更令人心驚的是,石破茂的民調一路下滑,這也直接推動了黨內的反彈,民眾的支持度低,黨內的高層也開始不耐煩了。
石破茂成了一個隨時可以被犧牲的“犧牲品”,然而,這一切的根源,誰都知道:日本的經濟形勢沒有好轉,國際局勢錯綜復雜,石破茂能控制的只是眼前的局面,但他并不是萬能的,然而,石破茂在回應壓力時的表現,絕非讓人感到軟弱。
相反,他表態繼續擔任首相,并強調了日美貿易談判的重要性,他堅信,如果他下臺,可能導致日本政壇出現權力真空,這不僅會讓自民黨失去控制權,還可能給日本的國家利益帶來嚴重影響。
他甚至提到了韓國政壇權力真空的例子,用這一事件提醒黨內的人,如果亂了套,最后吃虧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石破茂知道,自己現在的困境其實并不簡單,眼下,他面臨的兩條路:一條是擴大執政聯盟,盡可能爭取更多的政治支持。
另一條是固守現有陣容,盡管這條路的風險極大,但如果能撐住,也許還能保存一點兒面子,如果他選擇不擴大聯盟,那么自民黨將面臨失去國會話語權的危機,日本的政治結構,早已經不是某個黨可以單打獨斗的局面,必須要有更多的支持,才能在復雜的政治環境中站穩腳跟。
如果石破茂選擇不讓步,未來的日本政壇,恐怕將會陷入一場更深的權力斗爭,到那時,誰能掌控全局,誰又能在這場大戲中笑到最后,還是個未知數,石破茂的選擇,不只是為了自己,作為首相,他必須考慮到整個國家的未來。
如果他下臺,可能會成為一顆政治棋子,被新一輪的派系斗爭所吞噬,而如果他堅守,依舊是面臨黨內的重重壓力和外部的多重挑戰,從目前來看,石破茂的困境越來越深,未來的道路更加迷茫。
日本的政壇,早已沒有固定不變的局面,首相的更替似乎成了常態,但在這種不斷變動的政治環境下,誰能真正為日本的未來帶來改變?誰又能挺得住這一波又一波的政治沖擊?石破茂也許是最后的試煉者,而他能否走出困境,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命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