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果揭曉,執政聯盟遭遇“滑鐵盧”。
面對敗局,石破茂卻不肯交出權力,這段時間日本政壇冒出兩個風格類似“特朗普”的人物,而此次選舉的最大贏家也漸漸明晰。
這兩個風格強硬的政治人物究竟是誰,選舉后誰能在亂局中占據主動,值得關注。
權力裂痕,從石破茂開始
2025年7月21日,參議院選舉結果一出,日本政壇立刻陷入動蕩。
執政多年的自民黨加公明黨聯盟,僅拿下47席,直接從多數派摔到了少數派。這不僅是執政聯盟的一次失利,更反映出日本政壇的權力結構正在發生變化。
但石破茂不僅拒絕辭職,也未公開道歉,僅以“政務不能停”回應外界對其去留的質疑。
黨內派系不再維持表面團結,開始公開推動權力重組。
麻生派、岸田派、安倍派三大派系頻繁溝通協調,其中麻生派動作最為活躍。
黨內已有消息傳出,部分資深議員認為不必糾結石破茂是否下臺,當務之急是提前物色接班人選。
高市早苗的名字,很快浮上水面,這位長期主張修憲、強化國防的政客,被視為自民黨右翼代表。
高市早苗,不是新人,是“王牌”
高市早苗并非政壇新人,2021年她曾挑戰自民黨總裁職位,雖然落選,但贏得了不少右翼勢力的認同,她的政治風格很鮮明,以強硬和保守著稱。
否認歷史責任,主張修憲,強調“國家自尊”,對外強硬,對內保守。她不回避爭議話題,甚至主動制造爭議。比如慰安婦問題,她的發言讓很多人瞠目結舌,但支持者卻說她“真實”。
她的崛起,是一次“右翼回潮”的政治體現。
麻生派與安倍派的部分殘余力量開始靠攏她,不是因為她“溫和”,恰恰相反,是因為她足夠“硬”。
他們擔心神谷宗幣在體制外吸票,那不如在黨內塑造一個“可以吸右翼支持”的候選人,這個策略安倍當年試過,而且成功了。
高市不只是個備選人,她是派系談判中的“底牌”,她的出現本身就是對石破茂“中道路線”(主張溫和執政、平衡派系利益的路線)的一次公開挑戰。
石破茂想穩住內閣,想走溫和路線,但黨內早就有一批人不耐煩了,他們覺得“溫和”沒用,選票才是硬道理。
神谷宗幣:體制外的“右翼之聲”
如果說高市是“黨內右翼”的代表,那神谷宗幣,絕對是“體制外右翼”的代言人。
這位曾做過視頻博主的政治人物,現任參政黨黨首,在2025年參議院選舉中帶領參政黨拿下14席,直接進入公眾政治視野的中心。
一個沒有傳統政黨背景、沒有財閥資源、沒有媒體背書的政黨,三年內從0變成議會新勢力。
他的競選策略簡單直接卻效果明顯:通過直播、短視頻等方式貼近民眾,聚焦熱點話題,表達對現狀的不滿。
他的視頻風格貼近大眾,擅長用生活話題引發共鳴,聚焦普通人的現實困惑。
“我們為什么掙不到錢?”
“房價為什么不降?”
“孩子為什么不敢生?”
這些問題傳統政黨避而不談,神谷拿來當標題。
他的支持者多是20到40歲的城市青年,包括白領、個體戶、網店主和自由職業者。這些人未必是傳統保守派,但對現狀的不滿讓他們更易接受神谷的主張。
派系博弈:自民黨“內戰”進行時
自民黨內部,石破茂不退,麻生派支持高市,岸田派則試圖穩住“中道聯盟”,安倍派殘部左右觀望。這不僅是黨內權力的爭奪,更意味著自民黨的運作模式可能發生變化。
石破茂過去依靠“非派系聯盟”執政,但這次選舉失敗后,失去了議會基礎,也失去了派系耐心。
“沒拿到選票,自然難獲支持”,這成了黨內默認的現實。
高市的出現,是麻生派的一種“逼宮”,而石破茂的堅持,是對派系的一次“制度反抗”。
外交視角:美國的焦慮
這一切美國也看在眼里。
《華爾街日報》早在選前就披露,拜登政府擔心日本“右翼勢力崛起”,會影響美日同盟的穩定性。
尤其是高市這類對美態度保留、強調日本自主的人物,一旦掌權,駐日美軍部署、對華政策等問題可能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美國駐日大使伊曼紐爾已經在選后兩天內,密集會見了自民黨高層,傳達的信息很明確:“我們希望看到一個穩定、可以溝通的日本政府。”
這也是為什么,盡管石破茂選輸,美國依然不公開施壓,因為石破茂至少是“可以溝通”的。
但高市、神谷這類“日本優先”路線,是否愿意繼續這種“配合”?沒人敢打包票。
代表性危機:民意的斷裂帶
這次選舉還暴露出一個更深層的問題:民眾對現有政治體系的信任出現了裂痕。據NHK與《朝日新聞》的聯合民調,63%的受訪者表示“不再信任主要政黨”,70%的年輕選民表示,“投票只是表達憤怒”。
這不是某個政黨的失敗,是整個體制的警報。
體制外的神谷、令和新選組,體制內的高市、石破茂,都在以不同方式回應這個“憤怒”。
但沒人真的“解決”了它,主流政黨在民生問題上承諾多落實少,讓民眾失望。
于是神谷的直播成了民眾“解氣”的出口,高市的強硬被部分人視為“新希望”,而石破的“堅持”則被認為脫離現實。
結語
日本參議院選舉后,政壇格局生變。石破茂拒絕交權,黨內派系加速權力重組,高市早苗以右翼姿態崛起,神谷宗幣則憑借體制外呼聲引發關注。
自民黨內戰正酣,民意出現斷裂帶,美國也心懷焦慮。
這場政治風暴中,各方勢力激烈博弈,日本政治走向充滿變數,最終誰將掌控局勢,仍待時間揭曉。
參考資料:
犀牛老師觀點2025-07-23石破茂拒絕交權,日本出現兩個“特朗普”,最大贏家已浮出水面
免責聲明:本文國際新聞均來自公開信息整理,文中觀點分析僅代表個人,無任何不良引導。因國際局勢動態多變,信息會有時效性差異,本人已盡力核實,如有虛假或存疑部分,請立即聯系進行刪除或修改。如涉及版權和配圖問題,侵刪。請讀者理性判斷,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