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工網
入伏一場雨,暑氣暫歇,但在渤海鉆探第一鉆井公司70010鉆井隊的高166X11井現場,勞務工王云端和工友們卻圍著一臺新添置的自制冰淇淋機研究著新口味冰淇淋。“真沒想到‘娘家人’這么貼心,今年伏天有冰淇淋吃嘍!”他笑著說。這臺應職工心愿購置的冰淇淋機,這幾天成了井場最受歡迎的“清涼擔當”,這是工會調研后推出的“定制方案”之一。同時,“抓兩頭、歇中間”等暑期作業措施也在保障著一線職工的勞動安全。
入伏首日,中國一冶天津醫院生活附屬區項目部的食堂里,韭菜、雞蛋、蝦皮整齊碼放,預算員李濤正手把手教大家調天津味素餡。“在云南老家沒吃過,在工地上嘗著了地道天津味兒。”資料員黃麗娜捧著剛出鍋的餃子,熱氣模糊了眼鏡。項目部連續3年入伏送餃子,藿香正氣水、冰鎮西瓜等,伏天里一直供應。
最近幾天,在中國鐵路北京局天津供電段南倉站作業場,天津供電段工會準備的“清涼五件套”,幫助忙碌的職工們排解了暑熱。職工李洋洋把掛式小風扇卡上工具帶:“汗剛冒頭,風就來了!”石力則用冰感毛巾擦著脖頸:“這毛巾像貼了塊兒冰!”
全市的工會驛站,也成為勞動者伏天中的“清涼港灣”。昨日,紅橋區芥園街道世春里社區工會驛站里,酸梅湯、冰鎮可樂擺成“小瀑布”,保溫桶里的餃子冒著熱氣。美團外賣配送員小張推開門時,工服還帶著雨氣,他灌下大半杯酸梅湯后直咂嘴:“前幾日通知今兒有餃子,我特意繞過來的,平時這里常備消暑冷飲!”
河西區越秀路街文化中心驛站的“清涼茶攤”前,首創證券志愿者煮著涼茶,“河西大姨”們圍著案板包餃子。快遞員老李剛跑完3單,捧著涼茶看著遞來的餃子,眼眶微紅:“工會是把咱當家人疼。暑期常供涼茶,入伏吃上餃子,太幸福了!”在北辰區普康里社區工會驛站,網約車司機王師傅剛停穩車,就被遞上一塊切好的西瓜。“這瓜甜到心里!”他舉著瓜拍了張照,發朋友圈配文“伏天里的驚喜”。
最近,河北區望海樓街道昆云里社區的“清涼速遞隊”,騎著電動車穿梭在街巷。“張大姐,歇會兒吃根冰棍!”工會工作人員把綠豆冰棍遞給剛掃完街的環衛工張大姐。該社區工會的“驛站領取+站點配送”模式,已將3000余份清涼物資精準送到重點群體手中。
除了清涼物資之外,健康防護更是工會的“長效良方”。天津紅日藥業會議室里,工會請來的安全健康教育網講師正指著圖表講解:“伏天悶熱易中暑,輕度頭暈要立刻補水……”操作工趙師傅邊記錄“解暑良方”,邊把學到的知識轉發給父母,“以前覺得中暑是小事,現在才知道有時要命,得注意防暑。”薊州平安藍天救援隊的“熱相關疾病”防治講座吸引了眾多高溫作業職工代表來學習,現場實操教學讓暑期防護知識得到普及。
(天津工人報記者吳淑平 王曉君 秦帆 孫祎 姜凱琦 高竹君 崔曉雪 金靜 見習記者馬芳太 通訊員楊慧 張秋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