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14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院校研究分會2025年學術年會以“AI時代高校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協同發展”為主題,在昆明舉辦。年會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院校研究分會、云南經濟管理學院共同主辦,來自150余所院校、350余位院校領導與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能迅猛發展背景下,高校如何通過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深度融合,培養兼具創新能力與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人才,為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姜恩來致辭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姜恩來在致辭中指出,院校研究分會近年來持續聚焦高校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高校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在推動理論研究與實踐結合、加強院校間合作聯動、引領院校發展方向與趨勢等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他希望分會:第一,要以“有為公轉”帶動“有效自轉”,把教育強國建設的任務要求轉化為院校研究領域的生動實踐;第二,要在戰略藍圖中實現“同向發力”,將科技人文協同理念納入高校頂層設計,依托院校研究實現數據驅動的戰略變革;第三,要在學科專業建設上推動“生態重構”,打破傳統學科壁壘,推動跨領域生態重構;第四,要在人才培養上深化“模式變革”,將批判思維、人文素養與科技應用能力融合。
張安富致辭
院校研究分會理事長張安富在致辭中強調,AI不僅是工具性革命,更是對教育范式的重構。他指出,科技與人文的融合是文明發展的必然趨勢——科技突破需人文指引方向,人文升華需科技提供支撐。他呼吁技術開發者堅守“科技向善”初心,將人類尊嚴、文化多樣性等核心價值觀融入算法設計;人文學者要主動擁抱AI技術,以AI賦能人文研究的同時,用批判性思維為AI發展校準方向;院校研究者要提升數字素養,在“人機協作”中保持主體判斷力,警惕數據異化。他強調,AI時代更需堅守教育本質,著力培養“AI創造美,而非被AI定義美”的人格健全人才。
何雨珊致辭
云南經濟管理學院董事長何雨珊在致辭中介紹了學校的兩點核心實踐:一是以“硬核擔當”鍛造應用型人才,通過建設一流實訓硬件與創新設立“翰文院”,深化工匠精神培育;二是以“五育融合”培育時代新人,形成國防教育示范引領、雙創競賽屢獲佳績、本土文化深度融入的辦學亮點。作為年會主辦方,她表示將搭建交流平臺,與教育界同仁共謀發展,為高等教育發展貢獻“云經管方案”。
張俊超主持開幕式
會議開幕式由院校研究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俊超主持。本次會議分為兩個主會場、六個分會場,共計59場學術報告,各位報告人分享了在不同領域的最新研究探索與學術成果。
劉獻君作主旨報告
院校研究分會創會會長、華中科技大學院校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獻君以“以協同應對挑戰—AI時代的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為題,圍繞“科學和人文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兩個基本范式”“AI對教育產生重大影響”“以協同應對挑戰”三個方面,回顧了學科發展的過程并提出AI時代職業分化對就業產生顯著影響。他指出,AI時代社會對人才能力提出新要求,面對AI對教育產生的重大影響,一要厘清觀念,實行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協同;二要創建平臺,提供綜合性的學科體系條件;三是要創新制度、機制,推進治理結構從“層級科層”向“網絡化協同”演進。
錢素平作主旨報告
閻鳳橋作主旨報告
董云川作主旨報告
張福利作主旨報告
陳廷柱作主旨報告
樸雪濤作主旨報告
牟延林作主旨報告
靳新作主旨報告
賀祖斌主持
黃兆信主持
云南經濟管理學院校長錢素平以“構建‘五育融合’新生態,聚力打造邊疆應用型人才新高地”為題作主旨報告。院校研究分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閻鳳橋以“我們如何迎接AI時代的到來?”為題作主旨報告,他強調,教育需平衡技術創新與人文價值,避免因技術依賴而削弱人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明確教師應轉型為學習引導者。云南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云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董云川以“‘人·文’的焦慮”作大會主旨報告,他認為,在人工智能時代,教育惟有堅守“智覺”,才能夠區分既要“賦能”、又想“操縱”而不愿被“奴馭”的界限。民建中央科教委員會副主任、湖南信息學院校長張福利在題為“AI時代高校人才培養模式重構的實踐路徑”的報告中指出,AI時代正深刻重塑高等教育形態,推動其從數字化、智能化邁向智慧化。院校研究分會副理事長、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陳廷柱以“‘第三種文化’能否重塑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協同的新格局?”為題作大會主旨報告。院校研究分會監事、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原院長樸雪濤以“高等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大學人文教育體系的重構”為題作大會主旨報告。學會學術發展咨詢委員會委員、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原副主任牟延林以“AI在高校的教育價值:陪伴學習者更健康地成長”為題作大會主旨報告。北京智啟藍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靳新以“人工智能大模型賦能高等教育教學場景、路徑與案例”為題作大會主旨報告。院校研究分會副理事長、杭州師范大學副校長黃兆信、廣西師范大學黨委書記賀祖斌,院校研究分會常務理事、臨沂大學黨委書記王煥良分別主持主旨報告。
主編圓桌研討環節
本次年會設置了主編圓桌發言環節。院校研究分會常務理事、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院校研究所所長雷洪德主持圓桌研討。《大學教育科學》主編、湖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蔣家瓊,《高等教育研究》編輯部主任許宏,《中國遠程教育》執行主編、國家開放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賈玉超,《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副主編駱四銘圍繞“AI+院校研究實踐的寫作范式”進行了精彩的發言。
分會場總結暨閉幕式由院校研究分會副秘書長、武漢工商學院校長助理亓小林主持。廣西師范大學學工部部長李宇杰,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張繼龍,清華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長郭菲,蘇州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助理付亦寧,寧波財經學院卓越創新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宣葵葵,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張新婷分別對“AI時代科技與人文協同驅動的高校戰略變革”“AI時代高校科技類與人文類學科專業生態的重構”“AI時代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AI時代院校研究的理論、方法與實踐”“AI時代應用型院校高質量發展”“AI時代職業院校高質量發展”六個平行分會場進行了總結報告。
院校研究分會副理事長、江蘇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蔡國春對本次年會進行了全面總結。會議體現出三個特點:主題緊扣時代需求,以AI為背景聚焦高校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協同發展;交流深入且形式豐富,增設的高職院校分會場擴大了影響力,圓桌發言等環節促進了互動;會務組織細致周到,從會議籌備到場地布置均安排妥當,為年會順利召開和深入研討奠定了堅實基礎。
(院校研究分會供稿)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政治建會 學術立會 開放興會 貢獻強會
微信號 : zggdjyxhwx
網址:https://www.cahe.edu.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