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歌游內蒙古 天天那達慕”內蒙古自治區第35屆草原那達慕在錫林郭勒盟盛大啟幕。
在開幕式現場演出過程中,夏雨時斷時續、時緩時急,但演職人員的全情投入和觀眾的熱情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千名騎手揮動國旗縱馬飛馳,512名搏克手熱情洋溢,在《歌唱祖國》的大合唱中,展現著對祖國的無限深情與熱愛……
然而雨水終究為遠方來客設下天然的阻礙。于是,一個鄭重而溫暖的承諾在雨中誕生:
7月20日
那達慕將在同一片草原
以更飽滿的熱情
重現開幕式盛景
內蒙古用這樣的方式展現一個決心——草原歡迎八方游客的熱情,沒有“剪輯”,全是“直播”!
“那達慕”蒙古語意為“游戲、娛樂、游藝”,是內蒙古傳統盛會,相傳設立之初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祈雨——下雨對草原、對牧民來說意味著風調雨順,但是對遠道而來的游客來說,陰天下雨不出片,體驗不到最好的那達慕,那內蒙古就承諾就用更好的熱情,重新、免費再來一次!
承諾在當晚便轉化為密集行動。
組委會緊急調度:1200匹駿馬重新整編隊列,馬頭琴大師齊·寶力高帶領團隊再調琴弦,烏蘭牧騎全員集結演練。
重演絕非簡單復制——航空特技以更整齊的隊列劃破長空;奈熱樂隊、突騰樂隊加盟獻唱;主會場蒙古包群業態全程開放,以零門檻誠意致敬游客:不設門票限制、開放所有座席。那達慕用整夜的準備,要為遠方游客呈現草原最質樸的待客之禮。
這一“重演”之舉,看似是技術性補救,實則是內蒙古文旅發展核心價值的彰顯:以客為尊、守信重諾。這份誠意,正成為北疆旅游無形的磁石與豐饒的土壤。
20日下午三點,在明媚的陽光下,那達慕開幕式重演。當駿馬方陣再次席卷會場,馬蹄在微潤草地上踏出雄渾節奏;搏克手的呼麥聲在無阻的空氣中直抵云霄;新增飛行表演的銀色軌跡與馬頭琴聲交相輝映。
這份“不惜力”的誠意點燃了游客的熱情:20日下午的現場人流較前一日不降反升。人們以行動回應著草原的赤誠,真正成就了一場“雙向奔赴”的盛會。
這場特殊的“雙幕劇”,正折射出內蒙古文旅發展的深層邏輯——誠信已成為最強勁的吸引力。2025年,那達慕現場超過十萬人參與盛會;“五一”假期游客量同比增長10.53%,端午假期接待量達915.65萬人次。
亮眼數字背后,是自治區32項促消費政策的系統支撐,全年1000萬元游客招徠獎勵的真金投入,更是“渾善達克汽車那達慕”“火山之約”等新場景持續創新的厚積薄發。
當雨幕與晴空共同見證這場盛會的雙重演繹,草原向世界昭示著最質樸的“好評”哲學:對契約的堅守,對體驗的敬畏,恰是文旅產業最深沉的力量。內蒙古用行動證明——最高級的服務,是風雨無改的承諾;最動人的風景,是誠信約定的相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