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列腺癌治療不斷取得進展的背景下,“戈抒己見”項目從臨床需求出發,為中青年專家打造了一個專業的媒體展示與學術交流平臺,項目通過廣泛征集并分享前列腺癌患者管理的優秀病例,并邀請權威專家進行病例點評,促進診療經驗的積累與傳播,助力臨床醫生深入了解前沿的治療理念和研究進展,全面提升前列腺癌患者的管理水平,推動我國前列腺癌診療領域的持續進步與發展。本期特邀北京市朝陽區桓興腫瘤醫院單興利教授和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郭炳志醫生分享兩例使用達羅他胺聯合多西他賽和雄激素剝奪治療(ADT)的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病例診治經驗,并邀請王春喜教授、何朝宏教授和龔侃教授點評,為優化晚期前列腺癌臨床實踐提供更多參考和借鑒。
病例1:達羅他胺三聯治療mHSPC,2月后PSA深度下降,腫瘤明顯縮小
郭炳志醫生提供
基本情況:男,65歲。2025年2月5日門診因“前列腺惡性腫瘤”收治入院。既往使用比卡魯胺+ADT方案治療。
實驗室檢查:2025-02-05總前列腺特異性抗原(tPSA)>80.00ng/mL,游離前列腺特異性抗原(fPSA)34.80ng/mL。
影像學檢查:2025-02-05盆腔磁共振平掃增強提示,前列腺癌并雙側精囊、膀胱、輸尿管下段受侵、雙側輸尿管擴張積液、盆腔淋巴結多發轉移(T4N1);盆底筋膜水腫。
疾病診斷:mHSPC。
治療經過:
2025-02-06開始予以達羅他胺 600mg bid+戈舍瑞林 10.8mg q3m + 多西他賽 q3w治療3周期(首周期140mg,后兩周期120mg)。
2025-04-07復查tPSA 0.51ng/mL;fPSA 0.22ng/mL;前列腺磁共振平掃增強提示前列腺癌并雙側精囊、膀胱、輸尿管下段受侵,右側輸尿管擴張積液,盆腔淋巴結多發轉移,與2025-02-05前片比較,病灶體積明顯縮小(體積由126×75×71mm降至90×61×58mm,較前縮小52.5%),盆腔淋巴結轉移灶體積縮小(最大徑由30mm降至15mm,較前縮小50.0%),盆底筋膜水腫較前減輕。目前該患者仍在持續治療與隨訪中。
圖1 患者用藥前(左)和用藥2個月后(右)的影像學檢查對比
病例小結:本例患者在非轉移階段經比卡魯胺和ADT治療后病情進展,tPSA>80.00ng/mL,結合影像學檢查診斷為mHSPC。遂于2025-02-06升級治療方案,比卡魯胺升級為達羅他胺,并聯合戈舍瑞林和多西他賽化療。隨訪數據顯示,患者在接受達羅他胺治療2個月后PSA明顯下降,同時影像學結果顯示原發灶和轉移灶縮小,表明該治療方案在控制腫瘤進展、降低腫瘤負荷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療效。
王春喜教授點評
王春喜 教授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
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微創學組委員
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女性泌尿學組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泌尿外科醫師分會常務委員
吉林省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吉林省醫師協會泌尿外科分會主任委員
mHSPC是前列腺癌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對于mHSPC患者,既往一般采取單獨ADT治療或ADT聯合第一代非甾體類抗雄激素藥物(NSAA)治療,然而這些傳統方法對改善mHSPC患者生存和提高生活質量的效果有限[1]。近年來,隨著對mHSPC認識的不斷深入,治療理念的不斷轉變,以及各類新型內分泌治療的臨床研究證據不斷積累,mHSPC的治療格局發生了顯著變化,這也推動了指南的更新。新版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絡(NCCN)前列腺癌實踐指南推薦ADT聯合新型雄激素受體通路抑制劑(ARPI)聯合或不聯合多西他賽用于初診mHSPC,而非傳統的聯合雄激素阻斷治療或單用ADT[2]。
作為新一代ARPI,達羅他胺具有三重作用機制,兼具阻斷雄激素結合、抑制AR核移位及AR介導的轉錄和分子表達,從而全面阻斷雄激素信號通路[3]。達羅他胺三聯治療mHSPC的Ⅲ期ARASENS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ADT聯合多西他賽,達羅他胺聯合ADT和多西他賽治療的進展至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風險下降64%,同時在骨相關不良反應和癌痛的發生率方面也有明顯優勢[4]。
本例患者比卡魯胺聯合ADT治療進展后,升級為達羅他胺聯合ADT及多西他賽治療,僅完成3個周期治療即實現PSA深度下降,降幅達99.4%,同時患者原發灶和轉移灶明顯縮小,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進一步印證了達羅他胺在降低PSA方面的快速性和有效性,以及在延緩疾病進展方面的良好療效。在未來,期待以達羅他胺為代表的新型ARPI在前列腺癌診療領域能夠實現更廣泛的應用,進一步推動mHSPC整體治療水平的提升,改善患者生存獲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病例2:mHSPC伴多發骨轉移,達羅他胺三聯治療1周期后PSA快速深度下降
單興利教授提供
基本情況:患者,男,67歲,因“前列腺癌多發骨轉移內分泌治療10余年”于2025年2月就診。
現病史:患者于2013年3月因“腰部疼痛,當地區院化驗PSA>100ng/mL,行前列腺核磁示:前列腺占位,多考慮前列腺癌并膀胱、精囊腺及直腸筋膜受侵,盆腔多發腫大淋巴結,雙側髂骨異常信號,考慮轉移瘤。骨掃描示:多發性活動性骨質病變,提示惡性腫瘤多發骨轉移影像改變。于2013-03-20開始內分泌治療:氟他胺0.25g tid,聯合戈舍瑞林3.6mg qm。后續患者來我院就診,于2013-04-12開始唑來膦酸4mg q4w抗骨轉移治療。2013-04-18行前列腺穿刺活檢病理示: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評分:4+4=8分。2013-04-24改為比卡魯胺 50mg qd抗雄治療,并于2013-05-09局麻+靜脈麻醉下行雙側睪丸實質剝脫術。在內分泌治療3年余,停用比卡魯胺,后續未規律復查。患者在2025年1月開始出現排尿困難。
個人史:飲酒史20余年,平均半斤/天,已戒。
實驗室檢查:2025-02-10 tPSA 3.43ng/mL,睪酮(TEST)0.94 nmol/L。
影像學檢查:2025-02-11增強CT提示:膀胱壁欠規則,前列腺最大截面積約4.2×3.1cm,左側外周帶密度減低;肝臟散在多發低密度灶,大者約0.5cm,邊界清楚,傾向囊腫;雙肺多發結節,大者約0.4cm,邊界不清;縱膈4R、7可見多發淋巴結,大者約1.5cm;骨盆諸骨骨密度欠均勻。
診斷:mHSPC(T4N1M1b)。
治療經過:
2025-02-12開始達羅他胺600mg bid + 多西他賽120mg治療。
2025-03-07復查PSA 0.39ng/mL,TEST 0.45nmol/L。繼續達羅他胺聯合多西他賽化療。
2025-04-01復查tPSA 0.14ng/mL,fPSA 0.01ng/mL,TEST 0.50nmol/L。繼續原方案治療,持續隨訪。
2025-04-24復查CT提示:左側外周帶密度減低,此次掃描顯示不具體;右肺上葉新見小結節,邊緣較清晰,直徑約0.3cm;雙側乳腺腺體增厚;膀胱、前列腺、肝、雙肺多發小結節、縱隔淋巴結和骨盆諸骨影像表現同前(2025-02-11 CT)大致相仿。
圖2 患者2025-02-11(左)和2025-04-24(右)的CT檢查結果
病例小結:患者為67歲男性,初診時為mHSPC,侵犯膀胱、精囊腺、直腸筋膜,盆腔多發淋巴結轉移,多發骨轉移。既往陸續接受過氟他胺聯合戈舍瑞林、手術去勢和比卡魯胺治療。患者近期出現PSA進展,tPSA 3.430ng/mL,因此于2025-02-12更換為達羅他胺+多西他賽化療方案。復查結果顯示,患者在接受達羅他胺聯合化療治療1個月后PSA降低了88.6%,2個月后較基線降幅達95.9%,展現了達羅他胺聯合多西他賽在延緩PSA進展方面的良好療效。
何朝宏教授點評
何朝宏 教授
河南省腫瘤醫院
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河南省腫瘤醫院(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前列腺癌專家委員會委員
河南省醫學會泌尿外科專科分會副主委
河南省醫師協會泌尿外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河南省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河南省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長
臨床腫瘤學雜志(JCO中文版)編委
在臨床實踐中,約75%的mHSPC患者在2年內進展為CRPC[5],一旦進展至CRPC階段,患者死亡風險顯著上升,預后較差[6]。這提示mHSPC階段是影響患者長期生存的關鍵治療窗口。若能在該階段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將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2024版中國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中提到,PSA<0.2ng/mL是mHSPC患者良好預后的獨立預測因素[7],因此,實現并維持這一指標是mHSPC階段的重要治療目標之一。
在ARASENS研究中國亞組分析中,達羅他胺組PSA不可測(PSA<0.2ng/mL)率高達71.2%,達到PSA90緩解的患者比例高達87.5%,并且達羅他胺組較對照組顯著延緩了至PSA進展時間(HR 0.22,95%CI 0.13-0.37)和進展至CRPC時間(HR 0.32,95%CI 0.20-0.50)[8]。在ARASENS研究高瘤負荷亞組分析中,達羅他胺組任意時間PSA不可測率較對照組實現了不止翻倍(62% vs 26%),并且PSA進展時間延長(HR 0.30,95% CI 0.24-0.37);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深度的PSA緩解帶來了明顯的生存獲益。對于達羅他胺組高瘤負荷患者,在24周時PSA不可測患者相較于PSA≥0.2ng/mL患者,死亡風險降低了53% [9]。
就本病例而言,患者診斷為mHSPC時伴多發骨轉移,腫瘤負荷較高,升級為達羅他胺聯合多西他賽治療僅1個周期后,PSA降幅達88.6%,2個周期后PSA降幅達95.9%,與Ⅲ期臨床研究結果互為印證,展現了達羅他胺快速和深度降低PSA、延緩疾病進展的效果,為該患者后續生存延長奠定了良好基礎。期待未來隨著更多臨床研究的開展和治療經驗的積累,達羅他胺能夠在前列腺癌治療領域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惠及更多患者。
龔侃教授點評
龔侃 教授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腫瘤轉化中心副主任
國家高層次特殊人才(中中組部萬人)
科技部中青年領軍人才
教育部新世紀人才
把握先機,盡早升級,NSAA耐藥后應盡早換用新型ARPI
mHSPC患者的治療需求十分迫切,盡管傳統的NSAA仍是臨床主要治療選擇之一,但其難以滿足高效PSA控制和長期生存需求。上述兩例患者均在NSAA+ADT治療后出現PSA進展,幸運的是,換用達羅他胺聯合ADT和多西他賽治療后PSA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這表明,對于NSAA耐藥的患者,及時升級至新型ARPI(如達羅他胺)是一種有效的治療策略。ARAMIS研究結果證實,對于比卡魯胺經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使用達羅他胺治療后,死亡風險降低31%,中位無轉移生存期(MFS)可達40.4個月[10],這些數據為臨床實踐提供了強有力的循證依據,也增強了醫生和患者的治療信心。
此外,精準把握治療時機至關重要,在臨床實踐中,應重視持續的PSA監測和規律的影像學評估,盡早識別耐藥或進展的信號,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從而顯著提升整體療效并改善患者預后。總而言之,達羅他胺等新型ARPI的廣泛應用,不僅為前列腺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也為“健康中國2030”目標的實現貢獻了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 周智恩,朱明,周毅,等. 達羅他胺治療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1例報告.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22, 43(7): 545-547.DOI: 10.3760/cma.j.cn112330-20220401-00157
[2]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Prostate Cancer Version 2.2025. available at https://www.nccn.org/
[3] Devos G, Devlies W, De Meerleer G, et al. Neoadjuvant hormonal therapy before radical prostatectomy in high-risk prostate cancer. Nat Rev Urol. 2021,18(12):739-762. doi:10.1038/s41585-021-00514-9
[4] Smith MR, Hussain M, Saad F, et al. Darolutamide and Survival in 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N Engl J Med. 2022;386(12):1132-1142. doi:10.1056/NEJMoa2119115
[5] Wenzel M, Preisser F, Hoeh B, et al. Impact of Time to Castration Resistance on Survival in Metastatic Hormone 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in the Era of Combination Therapies. Front Oncol, 2021, 11:659135.doi:10.3389/fonc.2021.659135
[6] Scher HI, Solo K, Valant J,et al. Prevalence of Prostate Cancer Clinical States and Mort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Estimates Using a Dynamic Progression Model. PLoS One, 2015, 10(10):e0139440.doi:10.1371/journal.pone.0139440
[7] 黃健, 張旭主編.中國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2024版[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24.
[8] S Wang, et al,255O Darolutamide (DARO) in combination with androgen-deprivation therapy (ADT) and docetaxel (DOC) in Chinese patients (pts) with 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mHSPC) in the phase III ARASENS study. Annals of Oncology, 2023, Volume 34, Supplement 4,Page S1572.https://doi.org/10.1016/j.annonc.2023.10.381.
[9] Saad F, Hussain MHA, Tombal B, et al. Deep and Durabl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Response to Darolutamide with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nd Docetaxel, and Association with Clinical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High- or Low-volume 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Analyses of the Randomized Phase 3 ARASENS Study. Eur Urol, 2024, 86(4):329-339. doi:10.1016/j.eururo.2024.03.036
[10] Fizazi K, Shore N, Tammela TL, et al. Non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and Survival with Darolutamide. N Engl J Med, 2020;383(11):1040-1049. doi: 10.1056/NEJMoa2001342. PMID: 32905676.
編輯:Abby
審校:Nobody
排版:Kenken
執行:Aurora
醫脈通是專業的在線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臺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信息。本平臺發布的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信息被用于了解醫學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臺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臺對發布的內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