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不得不佩服自己是天選打工人!
本港今年首個10號風球也逃不過李氏魔咒,過完周末就開始風平浪靜。
雖“韋帕”已漸離香港,飄向他方。但期間發(fā)生一件事讓人記憶深刻:一港男臺風天打的士被司機強硬加價。
剛看到這則新聞時還覺得有點無聊,的士司機臺風天加價不是常事嗎?
但該港男表示自己知道臺風天打車要加價,但司機態(tài)度囂張,開口就加價70元的語氣讓人感到不適。仿佛港男就該理所當然接受這加價似的。
圖源:香港01
“我自然知道刮臺風坐車要加錢,但司機語氣好像我欠賬一樣,實在不友善?!?/strong>
后來,港男坐上另一部出租車,即便這次司機沒有提出加價,他還是主動給了 100 元小費。
圖源:hket
這事情其實到此也就結(jié)束了,但下面的評論實在是讓每位港人深有體會。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位港友說她有一次刮8號風球后打車返工,明明天氣晴朗,一點風雨都沒有,但打車司機在幾分鐘的路程里,就要加收她100 元。
最離譜的是車上還有其他 4 個人,專車變拼車,每個人還都被加收 100 元。
該港友最終氣不過,走路去上班了。
想想看,幾分鐘的車程,正常車費可能也就幾十元,卻被強硬加收100元,換誰都得氣不過。
無獨有偶,這兩天宅家還刷到一位港女在社交平臺大倒苦水,稱臺風天遭遇香港的士司機坐地起價。
據(jù)她回憶,上車時跟司機確認好價格,一共 300 元。可到了地方司機就變臉了,非要多收 200 元,還振振有詞說是臺風天的特殊收費。
這讓港女感覺自己被狠狠宰了一刀。
圖源:小紅書
該帖子下大家的看法也不一,慢慢爭論起來:
多數(shù)人看來加價其實是常態(tài)但是司機前后開價不一,臨時加價確實不合理。
一部分覺得,司機在這個天氣出門,確實冒著生命危險,適當加價也說得過去。
臺風天狂風呼嘯,道路濕滑,樹木可能被吹倒,廣告牌也搖搖欲墜,司機出車面臨諸多危險,多收點錢算是風險補償。
還有人提到,臺風天的士出車保險不生效,所以加收費用合理。
一看到的士臺風天出車保險不生效這個說法,突然想起來一件事。
去年也是這么一個臺風天,因為一些原因不得不出門。臨行前還瘋狂給自己打預(yù)防針(有所耳聞臺風天的士超級貴)沒想到打到一輛“神仙的士”!
司機大哥不僅沒說要加價,還很幽默的跟人談笑,就多問了一嘴為啥別人都加價他不用。
“那是別的司機貪便宜沒買全保。我買的這個保險臺風天出啥事保險公司全包,不用自己賠。”
也是活了這么久才知道,香港的士原來還有臺風天出車的保險。
說到這,咱就來仔細嘮嘮臺風天出車保險的事。
早在23年香港保險業(yè)就講過,臺風下的士營業(yè)在受保行列里,臺風天沒車險不是濫收車費的理由。
圖源:香港01
保聯(lián)曾再三強調(diào),之前臺風或黑雨期間的士保險失效的說法根本不是事實,還特意拿出數(shù)據(jù)案例來證明:
臺風蘇拉及世紀黑雨期間,與的士相關(guān)索償宗數(shù)不少于 21宗,涉及金額不少于 540 萬元,平均下來每宗索償高達 25.7 萬元。
的士在臺風及黑雨期間依然受保險保障。
但全港只有約 4000 多輛即約兩成的士購買全保,這也導(dǎo)致相關(guān)賠償個案較少。
所以有些司機自稱沒有保險,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只購買了三保,而沒買全保。
在香港,的士保險主要分兩種:全保(綜合險)和三保(第三者責任險)。
別看只差一個字,保障范圍可差的遠。
全保:臺風天車輛被樹砸、被風吹翻、玻璃碎裂……全賠!
無論車停在哪,只要是天災(zāi)導(dǎo)致的損壞,保險公司照單全收。
三保:只賠別人,不賠自己!
這是香港法例強制要求的最低保障,主要用來賠第三方。(比如撞到別人的車或傷到路人,同車乘客受傷)
但自己的車壞了?司機受傷?保險公司一分不賠。
圖源:車保貼士
若車主只購買了三保,因臺風導(dǎo)致的個人汽車及財物損毀則不屬于保障范圍內(nèi),因此未能向保險公司索償。
看到這可能想問了,為啥那么多司機不買全保?
貴啊!
全保保費比三保高不少,的士司機收入不穩(wěn)定,不少老師傅一直買三保,覺得“夠用就行”,能省就省,沒仔細研究全保的保障優(yōu)勢。
部分司機也心存僥幸心理:“臺風又不是天天有,哪那么倒霉?”
結(jié)果真遇上黑雨或超強臺風,修車費全得自掏腰包。
圖源:車保貼士
所以,部分網(wǎng)友覺得司機將未買全保的出車風險分攤到了乘客身上,強制加價讓乘客為他們買單的行為十分不合理!
圖源:香港01
但話說回來,臺風天的士加價,到底合法嗎?
根據(jù)香港法例《道路交通(公共服務(wù)車輛)規(guī)例》,濫收車資及沒有將的士計程表展示到記錄位置等行為屬于嚴重罪行。
一經(jīng)定罪,最高可被判入獄 6 個月及罰款 1 萬元。
所以,的士司機這種加價行為實際是不合法的。
圖源:香港大學官網(wǎng)
不過,如果是乘客主動提出打賞或給小費,那就不屬于違法行為了。
曾有港女在風球登陸時打的士,司機雖未表明要加收臺風費,但乘客覺得司機不易就多給了部小費。
只能說在香港,臺風天出行不易,司機師傅們出車也確實辛苦,但合法合規(guī)經(jīng)營是基本準則。
對于乘客來說,臺風天打車給小費其實已經(jīng)是“民間傳統(tǒng)”。
但真遇到司機十分不合理的加價要求,乘客也應(yīng)該指出其違法之處或者撥打交警熱線來維護自己的權(quán)益。
*圖像影音來自網(wǎng)絡(luò)和作者,本文版權(quán)歸香港體驗官所有,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香港體驗官微信公眾號(ID:ExperiencehkGPQ
● ● ●
/本 文 作 者/
vinson
今早吃的是花卷很香
沒事的,臺風不會刮到周一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