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豆腐的來了”!
一聲溫婉清亮的鄉音
蕩漾在太行山下的村莊里
聽著是那么悅耳
一位走村賣貨的27歲姑娘 在互聯網上坐擁800多萬粉絲
她說,“要像向日葵一樣
永遠向陽而生”
是什么樣的姑娘
讓無數網友追捧并且熱淚盈眶?
河南新鄉衛輝市唐莊鎮南司馬村
居民區規劃整齊
統一的二層小樓,分有前后院
李福貴的家就住在村子西頭
她愛養花,自家門前小院
被盆栽占據了大半
“我叫李福貴
希望家人都能
福氣滿滿、富貴平安”
鏡頭前的她總愛這樣介紹自己
眼角的笑紋里
藏著超越年齡的從容
很少有人知道
這個名字背后藏著怎樣的人生考題
父母均有嚴重智力殘缺
母親生活無法自理
爺爺年邁
她長大后就開始幫助爺爺
承擔家庭的重擔
但鏡頭里的她
永遠帶著笑
凌晨5點出發
走村賣貨一整天
這是李福貴的日常
小貨車是她的 “移動攤位”
也是老人的 “便民服務站”
她開著車穿梭在各村之間
鏡頭跟著她走過無數條鄉路
記錄下無數溫暖瞬間
幫老人曬麥子時揚起的麥浪
替獨居老人撥通遠方子女電話
收到老人塞來的煮雞蛋時
她的眼里微微閃著光
賣貨歸來,時間也已不早
勞累之余,李福貴還得上手剪輯視頻
她的鏡頭沒有精致濾鏡
只有田埂上的吆喝聲
和老人們拉著她嘮家常的鄉音
她的視頻里
有百萬網友在留言區 “認親”
“麻煩幫我看看村東頭的王奶奶”
“這場景,和我老家一模一樣”
她用手機鏡頭
讓鄉土故事走出大山
她的每一步
都踩在堅實的土地上
也踩在無數人心里最軟的地方
平日里,李福貴還愛讀書
種類很雜,甚至還有哲學類的
最近,她開始學起了英語
為啥要學英語?
李福貴答,自己也不知道
就是覺得知識有用
因為未來充滿了各種可能
那么,李福貴心目中的未來
究竟是啥模樣?
又是一天賣貨結束
在路燈下
李福貴對記者打開了話匣子
人民日報記者王梓(左)、李福貴(右)
未來希望成為什么樣的人?
李福貴說
她說她的脾氣有點執拗
人家對自己好
也得對人家好
“我想成為能照耀到別人的人”
李福貴想繼續走她的鄉路
她覺得,那些日復一日的堅持
點點滴滴的善意
終將匯聚成照亮生活的光
出身平凡,遭遇過坎坷
卻始終像向日葵一樣
朝著陽光生長
善良、樂觀、堅強
這是李福貴的故事
一個普通人的鄉村日常
卻藏著最不平凡的力量
編輯 | 趙寧寧
主編 | 楊公元
監審 | 楊 巍
來源 | 人民日報
部分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擊下方公號名片,閱讀更多科普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