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改革大動作!國家電視臺和新聞機構關閉大部分頻道和出版單位!一次出格的國家升級實驗!
為了響應國家的瘦身計劃,早在今年1月25日晚上,國家電視臺之一VTC一次性停播13個頻道,稍后將關停 VOVTV、VNATV等5家電視臺。
以后可能只有一個國營的叫越南國家電視臺,同時關停數十家紙媒,報刊,出版社只保留少量國營新聞出版單位。其互聯網也將從此毫無障礙的與世界在互聯網上暢游與互動。
越南這次國家體系改革力度之大,堪稱“地震級”!核心目的是精簡機構,提高效率,最終促進經濟發展。
VTC晚上新間時,主持人失聲痛哭,大樓熄燈時,眾人也久久不愿離開,以后就再也沒有編制了。
越南這一輪改革,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國家升級實驗"。當看到電視臺主持人含淚告別鏡頭、公務員捧著紙箱離開辦公室的畫面時,突然想起20世紀90年代中國國企改革的陣痛。
但越南這次的力度更大——省級行政區砍半、縣級政府整體消失、媒體機構大洗牌,這種"傷筋動骨"的調整,本質上是在重構國家治理的底層邏輯。
一、越南這次手術刀式的行政重構
越南這次把63個省合并成34個,廢除縣級行政層級,這可不是簡單的地理拼圖游戲。越南正在打造"省-鄉"兩級扁平治理體系,試圖用"毛細血管直連心臟"的方式提升效率。
這種設計,讓我想起新加坡的治理模式——“小國寡民”的高效,但越南這次是用在近億人口的大國身上,堪稱政治工程學的大膽嘗試。更絕的是,通過合并,讓內陸省份獲得出海口(如林同省),這招"地理經濟學"直接打破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死局。
二、經濟戰略的雙重變軌
在行政瘦身的同時,越南正實施"左手抓效率、右手抓未來"的經濟戰略。把70%財政支出用于養人的現狀,正在被"精兵簡政+基建教育雙投入"取代。
15年免費教育直指人口紅利質量升級,而34個新省份的規劃中,62%是沿海省份,擺明了要把整個國家變成"超級港口經濟帶"。這種布局讓我想起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但越南走得更快——2025年GDP目標8%,幾乎是在和時間賽跑。
最值得玩味的是政治體制的微妙調整:四權分立治理體系、司法獨立改革、工會自主權擴大,這些舉措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極其罕見。
但越共始終把握著方向盤——媒體整合背后是輿論場的重構,行政改革背后是權力的重新分配。這種"戴著鐐銬跳舞"的改革藝術,考驗著執政者的政治智慧。
(越南第15屆國會第9次會議隆重開幕)
三、風險與機遇的天平
越南這次大變革的風險同樣觸目驚心:美國46%關稅大棒整個懸在越南的頭頂上,越南國內已經出現,因工廠停工引發的多次示威游行活動,而省縣合并,極可能引發地方勢力反彈,甚至引起某些地方政權的動蕩。
但越南似乎找到了對沖之道——峴港自貿區對標新加坡,CPTPP和EVFTA編織貿易網絡,中國企業的大規模投資(2024年28.4億美元)形成產業壓艙石。
這種"東方不亮西方亮"的策略,讓越南在中美博弈中走出第三條路。
四、未來十年的關鍵窗口
如果用三個關鍵詞預測越南前景,我會選"試錯""韌性""突變"。
試錯在于,省-鄉兩級治理、四權分立體系都是沒有先例的實驗;
韌性體現在,即使面對美國關稅威脅,越南仍能通過自貿區網絡,維持出口增長;
突變則來自科技革命——當越南把5G基站建設納入改革配套時,這個國家正在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彎道超車做準備。
越南的改革,本質上是在"中國模式"與"東南亞特性"之間尋找平衡點。它不像中國那樣漸進,也不像泰國那樣搖擺,而是以"類休克療法"的力度,推進國家系統升級。這種模式的成敗,或許將為發展中國家現代化,提供新的參照系。
當胡志明市合并周邊兩省打造"超級經濟圈"時,我仿佛看到了未來東南亞版的"粵港澳大灣區"。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越南能在改革陣痛中,守住社會穩定的底線——畢竟,任何偉大的變革,都需要時間來消化。
至少我現在是這樣的心情:在有些忐忑中,期待越南的大變革,為各個國家未來發展道路的探索,帶來前導榜樣式的偉大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