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樓倒垃圾和鄰居聊天,說今年似乎更加不舍得花錢了,問我有沒有這個感覺:
以前省心的面包早餐,配個牛奶,不知從何時起就變了。
巴掌大的面包要賣十多塊還算便宜的,基礎吐司也賣到18了,小朋友最愛的蛋撻以前10元3、4個,現在6元一個。
不說沒感覺,一說嚇一跳,還真的變貴了。
我就想起我媽說的話:有錢不置半點閑,意思就是說,有錢的時候不要買半點很有可能閑置的東西。
他們大半生努力儲蓄,節約開支,過著儉樸的生活,后半生想要擁有的都擁有了,體面、金錢、自由。
查理.芒格說:
賺錢的秘訣是節約支出,生活簡樸。這句話在父母身上完美體現,也值得我們終生學習并堅持,因為我們就是普通人。
但年輕人是做不到像我們父母輩那般節儉的,起碼我是做不到的。
話說回來,現在失業很明顯,以前送外賣的,幾乎都是大叔級別的,現在一堆明顯白凈20出頭的男生,還有很多中年婦女。
包括我和隊友有時候半夜出去吃夜宵,一條路上擺滿了夜宵攤,人沒有攤主多。
其實我們早點開始賺錢存錢,消費不但不會降級還會升級:
1強制儲蓄,做好原始積累
1??存錢是跨越階層的根本
年輕人一定要累積原始資本,不然永遠不能實現最低級的財富自由。
全世界的資本家都有一個心照不宣的共識,那就是要用一切的手段避免普通人完成原始資本的積累。
我們普通人也不例外,先存第一個10w、50w、100w。
不要覺得自己現在工資很低,沒有必要存錢,那他每個月存500塊,一年也有6000塊。
存錢并不能讓我們在短時間擁有被動的收入,但卻可以讓你的人生擁有更多的選擇。
2??擁有成本思維
機會成本:這筆消費,有創造更高價值的可能(例如,每月500元投入指數基金十年,可能翻倍)
真正的財富自由從不是賬戶數字,而是看透游戲規則后的清醒選擇。
2人生必須學會長腦子才能存下錢
今天看到一句話很受益分享給大家:人這一生,有3次長腦子的機會。
第一次,是開始上班賺錢,學會生存;第二次,是開始獨立賺錢,學會生錢;第三次,是開始反思金錢,學會生慧。
3選對行業:跳出舒適圈,擁抱高利潤、高增長
底層家庭的孩子往往傾向于追求穩定,比如公務員、教師等。
這無可厚非,穩定固然好,但若要實現階層躍遷,僅僅穩定遠遠不夠。
我們要敢于跳出“穩定”的舒適圈,選擇那些利潤更高、高速增長的行業,比如,互聯網、金融、法律、生物醫藥、人工智能、芯片等。
也歡迎添加我的微信,備注來意
1??蟬衣兒自媒體從0-1經驗分享(備注領資料)
2??蟬衣兒好物嚴選群,一起養生變美,買優質好物 (備注團購)
3??蟬衣兒公眾號課程(備注課程)
我是蟬衣兒
90自由撰稿人,不靠工資生活
在這里分享精簡生活,變美秘籍,存錢賺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