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們你們有沒有追最新那期《喜劇之王單口季2》?
那些華麗段子不算啥,真正戳中我的,是郭麒麟一句“用嘴寫草書”的小玩笑,它像極了我們閨蜜聚會時互懟的瞬間!
如果說市面上大多數喜劇綜藝,就像是加了人工色素的甜點;這樣《喜劇之王單口季2》這檔節目,反倒似朋友聚會時偷拍的畫面。
那種半真半假的尷尬,以及那一份,松弛恰恰揭開了當代年輕人社交關系的遮羞布——我們看的,究竟是表演嗎?分明是用舞臺復刻出的生活切片。
郭麒麟“用嘴寫草書”火了:這節目全是生活的尷尬偷拍
郭麒麟在點評選手的時候,開了個“用嘴寫草書”的玩笑。
要是在別的節目里,這早就演變成導師發火的場面了。
可你看于祥宇一邊擦嘴,一邊傻笑,那樣子不就跟你閨蜜在單位被老板誤會時,明明心里特別委屈,卻還要假裝鎮定,說“最近嘴角上火”一樣的感覺嗎?
這種把生活中那種微妙又尷尬的情境搬到臺面上的做法,反而讓觀眾看得更加投入了。
把個體記憶熬成集體共鳴,才是真戳心
宋萬博那“明道加阮經天”的段子乍一聽像是在自我調侃顏值,其實是在替所有人說:每個平凡人都當過校草或是班草。
那些一聽到你名字就跑來圍觀的女生,在茶水間里談論你穿搭的同事,不都是以這樣的方式來增添她們日常生活的趣味嗎?
這種把個體記憶轉變為集體共鳴的本領,才是脫口秀最為打動人心之處。
徐指導爺爺遭遇詐騙之事,就像微信群里的長輩們那樣。
他們時而傻傻地笑,自己被騙了398元的保健品;時而又打電話,讓子女幫忙砍價。
節目中那滿屋掛滿防詐騙標語的設定,不正是我們打工人給爸媽手機裝滿防騙軟件的一種行為藝術嗎?
當喜劇與現實重疊得難以分清界限之時,笑點反倒成了最為銳利的鏡子。
把精致撕碎了笑,狼狽才是真煙火
小鹿拿媽媽和哥哥調侃兩性話題,簡直比任何婚姻指南都還要有效。
你看她在吐槽母親催婚時說的那句“我單身是因為你生的?”
這樣把責任推得一干二凈的犀利言辭,是不是很像你每次過年回家之后就能立馬忘記過去種種的神奇本領?
當大家都在泛泛而談性別議題的時候,這種“直戳痛點”的具體吐槽,反而讓觀眾覺得格外痛快,也更加真實。
漆漆在表演時所展現出的容貌焦慮,讓我想起了上周同事偷偷問我“雙眼皮貼是不是會顯得很老”時的那種糾結心情。
她在臺上做出的甩頭發、瞪大眼等夸張表情,不正是我們面對衣柜里所有衣服都覺得它們難看,不過出門時卻隨意套上一件衛衣的真實寫照嗎?
當表演徹底揭開那精致的偽裝之時,那些狼狽與難堪反而成為了最具感染力的煙火氣息。
這些演員的逆襲之路,就跟我們朋友圈的變化差不多。
去年在朋友圈發“生活得有儀式感”的文藝青年,今年卻凈在朋友圈刷“破罐子破摔般地過日子”;以前在咖啡廳喝手沖咖啡的女生們,現在吃全家桶也吃得蠻香。
節目里那些看起來隨意的抱怨,說到底就是幫觀眾把姿態降低了點兒,讓我們能在艱難的環境中,尋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快樂。
普通人的真實,其本身就攜帶著那一道道裂縫。
節目組把舞臺布置得,就像是一個老舊的單位禮堂,這絕不是偶然。
那熒光燈管微微地閃爍著,帶有一種低廉的感覺,與我們租的loft公寓,簡直一模一樣。
明明渴望裝得精致高級,卻又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的那種糾結之感,在鏡像效果下顯得格外真實。
有人說這種節目過于陰郁,可咱普通之人的快樂原本便是殘缺的呢。
就像那漆漆于臺上所唱的那段極具魔力的rap,明明是在唱著焦慮,可唱著唱著他自己卻先笑了起來。
這種將沉重踩踏得粉碎而后又蹦跳著去處理的方式,難道不正是我們這一代獨有的生存智慧嗎?
不過節目組的“善意剪輯”倒是值得細細玩味。
你看宋萬博那段需要細細品味的文本,剪輯師硬是配上了極為夸張的音效。
這種生怕觀眾不能夠領會到的焦慮感,倒像是我們在朋友圈發出自嘲照片時,非得加上一個“求安慰”的表情符號。
當創作和觀看始終存在理解上的偏差,所謂的治愈感是否也只是一種自我慰藉呢?
再看那些所謂的“魔王”設定其實更像是,舞臺化的職場社交。
小鹿和漆漆的松弛感,就像極了,公司里既會懟人,又會找補的老油條。
而宋萬博那種端著的狀態,不正是剛畢業的新人,第一次參加團建的社死現場嗎?
當節目把這種生存法則包裝成藝術,所謂的綜藝感反而顯得造作了。
我們追的不是段子,是敢說“我就這樣”的真實
節目大火背后,其實藏著個危險信號。我們都愛看,別人自嘲,但是誰來承擔被冒犯的風險呢?
就像于祥宇那個醫院走后門的段子,如果他真去深挖,怕是要被投訴破壞社會和諧。
這種在安全區停留的勇氣展示,讓喜劇最終變成了精明的社交行為藝術。
當然我還是希望這檔節目能繼續任性下去。
就像我們明知道朋友圈濾鏡是假的,但每次看到好友九宮格時,還是會真心說句"你這假期過得真滋養"。
有些笑容不需要意義,有些吐槽不必講道理,畢竟在這個人人都在表演完美的世界里,真實已經是最稀缺的娛樂資源。
你們有發現嗎?最近出來的選手越來越像我們身邊的人了。
上周那個吐槽租房奇葩室友的女演員,活脫脫就是我那個半夜開直播還忘關麥的合租姐妹。
這種看著別人臺上講自己日常煩惱的錯位感,倒成了最治愈的夜晚代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