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要來了!
7月22日21點29分正式進入大暑節氣。這可不是普通的大暑。今年恰逢60年一遇的乙巳蛇年大暑,熱力值直接拉滿。
南方將遭遇高溫暴雨雙重暴擊。
北方雨水也會明顯增多,局部地區可能出現強對流天氣。
莊稼倒是樂開了花。
高溫高濕環境下,水稻一天能長兩厘米。老話說得好:"大暑不暑,五谷不鼓"。這熱勁兒,值!
田間地頭已經忙瘋了。農民們頂著日頭搶收早稻,晚稻插秧也得抓緊。
你猜怎么著?這天氣還藏著老祖宗的智慧。
伏茶必須安排上。
金銀花、夏枯草煮一鍋,清熱解暑效果杠杠的。曬伏姜也是個寶。
老姜切片暴曬,配上紅糖煮水,專治空調病。南方人更會享受。
燒仙草淋上蜂蜜,再碼滿時令水果,苦夏瞬間變甜夏。
熱到極致就是轉機。大暑過后,離立秋就不遠了。
但先別高興太早。
未來十天,副高持續控制,40℃高溫將成常態。氣象臺最新預測顯示,長江流域可能出現持續性強降水。這天氣,空調續命雖好,可別貪涼。
室內外溫差超10℃容易中暑。
田間管理更得注意。
高溫高濕易發稻瘟病,要及時打藥預防。有意思的是,大暑三候藏著自然密碼。
腐草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
現在知道為啥夜里有螢火蟲了吧?這都是大暑的"特效"。
數據顯示,去年大暑期間中暑人數同比增加23%。今年可得當心。記住這個配方:綠豆50克、蓮子30克、冰糖適量,煮湯放涼喝。
專家提醒,午后1-3點紫外線最強,盡量別出門。
要是非得外出,記得戴草帽、穿淺色衣服,隨身帶瓶鹽水。說真的,這天氣熱是熱,可莊稼喜歡。預計今年早稻畝產有望增加5%。
但暴雨區的小伙伴要警惕。低洼農田及時排水,避免內澇。看這天色,今晚八成有雷陣雨。
晾在外頭的衣服記得收。
大暑養生重在"躲"。
躲太陽、躲冷氣、躲油膩。
明兒個開始,早餐可以換成山藥粥,養胃又祛濕。
聽說城里人都在囤防曬霜?
其實蘆薈膠更管用,曬后修復一級棒。田間地頭現在最缺人手。
雇工工資都漲到300一天了。不過要注意,打農藥得趕早。上午10點后溫度太高,容易藥害。
看這云彩走向,后天午后可能有短時強降水。地里的西瓜倒是趕上了好時候。
晝夜溫差大,甜度蹭蹭漲。但儲存運輸成了難題。
高溫天摘的瓜,保質期直接減半。
有意思的是,今年螢火蟲比往年多。專家說跟持續高溫有關。
提醒家里老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當心。血壓計記得每天量兩次。
晨起和睡前各一次,數據記本上。這天氣,冷飲要少喝。溫開水泡點薄荷葉,解渴又提神。
農民朋友注意了!打藥要穿長袖,避免皮膚沾染農藥。看這天色,傍晚可能有雷暴大風。
大棚得提前加固。說真的,雖然熱得難受,但想想秋后的收成,值了!
最后嘮叨一句:冰箱里的隔夜菜千萬別吃,容易食物中毒。這波高溫預計持續到月底。
大家再堅持堅持,秋風已經在路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