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jié)氣后天正式到來,一年中最熱的時段要開始了。今年大暑來得比往年晚,老話說"晚大暑,扇子不離手"。氣象數(shù)據(jù)顯示,未來三天華北平原最高溫將突破38℃,濕度達70%以上。
這種"桑拿天"最容易引發(fā)中暑。上周河北就有12人因高溫送醫(yī),其中3人是田間勞作的農(nóng)民。
為啥大暑這么熱?太陽直射點南移,地表積熱達到頂峰。
再加上暖濕氣流影響,悶熱感加倍。老祖宗傳下來的避暑方法真管用。河南老鄉(xiāng)把生姜切片曬足40天,做成伏姜茶驅寒祛濕。
山東人這時候要"喝暑羊"。新麥饃饃配羊肉湯,吃得渾身冒汗反而能排毒。
但開空調要當心。溫度別低于26℃,出風口不能直對人吹。昨天石家莊就有個老漢對著吹整夜,早上起來半邊臉僵了。
田間勞作更要注意。
建議清晨5-8點干活,10點前必須收工。隨身帶淡鹽水,每半小時喝一次。
未來三天具體預報:22日晴轉多云,36-28℃;23日雷陣雨,35-27℃;24日多云,37-28℃。這種天氣對莊稼倒是好事。
玉米正處于抽雄期,高溫能促進授粉。
但要及時灌溉,每畝地需增澆20方水。
城里人防暑可以試試"三伏貼"。貼在后背穴位上,能緩解空調病。不過孕婦和小孩慎用。
專家提醒:發(fā)現(xiàn)頭暈惡心要立即陰涼處休息。用濕毛巾敷手腕、脖子,能快速降溫。你們那兒有啥防暑妙招?
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記得轉發(fā)給身邊人,特別是家里種地的老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