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頓巴斯前線戰火紛飛,一則令人矚目的消息從這片焦土上傳來:25歲的烏軍士兵安德烈,憑借一架Mavic3T無人機和60枚F - 1手榴彈,在恰索夫亞爾殘酷的城市巷戰中,于24小時內精準殺死40名俄軍士兵,致傷多人,成功堅守陣地,一夜之間成為烏克蘭軍隊的英雄,榮獲烏克蘭金星英雄稱號,也成為獲得這一最高榮譽勛章最年輕的烏克蘭人。
恰索夫亞爾,這座地形復雜的小城,布滿了灌木叢、小土溝、建筑物的殘磚斷瓦,還有縱橫交錯的戰壕以及殘破的高大建筑物,為戰斗增添了無數變數。俄軍第88志愿兵旅投入戰斗,其作戰模式頗為典型:先由蘇34戰斗轟炸機投擲FAB滑翔制導炸彈開路,接著炮兵進行覆蓋目標提供掩護,最后傘兵和步兵敢死隊才接近烏軍各個防御目標。然而,安德烈的出現打破了俄軍的節奏。
戰斗中,安德烈在前線后方幾公里外,從夜晚到第二天白天,全程仔細遙控無人機搜索俄軍步兵小組位置。他的無人機上掛載著F - 1型手榴彈,在距離俄軍頭頂僅5 - 7米時精準投彈。俄軍一個步兵小組通常由2 - 3名士兵組成,安德烈打掉一個突擊小組后,便收回無人機重新掛彈,再次出擊打擊下一個小組。這種微型無人機投彈打擊,宛如一場外科手術式的戰斗,安德烈手感越來越順,狀態爆棚。
俄軍步兵小組在這場戰斗中顯得十分被動。他們大部分精力專注于地雷、誘餌雷以及烏軍步兵的射擊,忙著計算烏軍火力點坐標信息,從始至終都未發現頭頂無聲無息出現的無人機。即便有俄軍發現無人機,也難以對抗,步槍、機槍和榴彈發射器等武器的射程或精度根本無法滿足打擊這些體型極小無人機的要求。24小時的戰斗里,無人機神出鬼沒超低空投彈,俄軍始終未能發現烏軍無人機操作手的位置,精神幾近崩潰。安德烈這一戰,讓俄軍這一夜的進攻失敗,也讓自己成為烏軍一名傳奇FPV飛手。
烏軍困境:傳統戰力衰減與無人機“獨撐”
從安德烈的“無人機奇跡”背后,我們能看到烏克蘭軍隊目前面臨的嚴峻困境。在整個烏克蘭軍隊中,無人機部隊幾乎成了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戰斗力。美國提供的31輛M1A1型坦克,經過兩年戰爭的消耗,如今只剩下4輛還能行動。烏軍數十萬軍隊只能靠著這4輛美制坦克撐場面,直到澳大利亞援助的49輛艾布拉姆斯坦克運送到烏克蘭前線,才勉強保住烏軍唯一的一個美制坦克營編制。
在防空導彈方面,今年折騰了幾個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真正批準并實際運輸到位的愛國者導彈僅有10枚。這10發愛國者防空導彈,在激烈的戰場上,一個晚上就可能被消耗殆盡。再看炮彈供應,歐洲一共援助100萬發炮彈,而朝鮮一家就給俄羅斯提供了1200萬發炮彈。西方援助的武器彈藥數量太少,種類復雜,使得烏軍越來越難以對抗俄羅斯軍隊。
人員方面,烏軍老兵損失越來越大,戰斗力實際上也在不斷下降。在哈爾科夫東北米洛韋地區,俄羅斯實現突破,烏軍只能調動邊防支隊增援。邊防支隊僅有輕武器,本只是負責抓越境的治安力量,卻要面對俄軍近衛第69摩步師這樣的標準重裝部隊,后者有坦克、步兵戰車、火箭炮,還有俄羅斯空天軍戰斗轟炸機FAB滑翔制導炸彈支援,這種力量對比懸殊的對抗,烏軍顯然處于劣勢。
不過,烏軍還能堅持,基本就靠無人機部隊。據統計,烏軍70 - 80%的戰績都來自于無人機部隊。烏軍王牌馬扎爾飛鳥無人機部隊,已經成為烏軍的“救火隊員”,哪里出現危機就帶著無人機去堵缺口。但俄羅斯也沒有坐以待斃,已經能夠系統化和擴大其FPV無人機的生產,創建了類似于烏克蘭無人系統的單位。比如,俄軍精銳無人機部隊魯比孔部隊,在前線最激烈的地區已經給烏克蘭軍隊帶來了不少麻煩。
對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注。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