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28日,志愿軍戰士潘天炎因為肚子疼去附近的草叢解決,回來后卻意外發現陣地上空無一人,這時美軍展開沖鋒,在這個寒冷的朝鮮戰場,19歲的潘天炎創造了一段戰爭傳奇。
大部隊轉移撤離,陣地上空無一人,對面的敵人卻來勢洶洶,一個小隊已經攀上山坡。
潘天炎孤身一人,趴在陣地上心急如焚。
去草叢解決完內急,趕回陣地之后,潘天炎面臨的就是這樣的情況。
志愿軍38軍與敵軍在鼎蓋山進行了激烈的戰斗,雙方據守的山頭都是炮彈炸出的深坑和燒得焦黑的草皮和樹枝。
6連的戰士堅守高地,敵軍接連不斷的沖鋒,試圖搶下這片陣地。炮火持續了六天六夜,敵軍的沖鋒變得斷斷續續,他們遇到的6連這塊硬骨頭,已經失去了沖鋒的勇氣。
潘天炎是6連的機槍副射手,才19歲就已經算是戰場經驗豐富的老兵了。他射擊技術精確,冷靜沉著的把握戰場時機,與戰友們一起筑起一道堅固的防線,潰敗敵軍的攻擊。
1月28號中午,敵軍久久不見動靜,似乎已經偃旗息鼓,放棄了6連駐守的高地。
6連接到上級命令,趁著敵軍懈怠的空隙,可快速轉移到主陣地,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為了不驚動敵人,轉移命令悄悄在6連中擴散,戰士們快速收拾裝備,悄無聲息地離開了。
誰也沒有注意到,潘天炎不見了一小會兒,他的機槍位置剛好在陣地壕溝的盲點,在命令下達的時候,潘天炎已經走到偏僻的草叢解決內急。
誰也沒有發現少了一名機槍手,就這樣,陣地上只剩下了潘天炎一人。
敵人沒有給潘天炎留下思考的時間,一陣炮火打破了陣地的寧靜,潘天炎一個側身翻滾,拾起壕溝中的幾枚手榴彈,朝著敵軍扔了過去。
轟隆隆幾聲響動,震得樹枝搖搖晃晃,落下一片積雪,蓋住了潘天炎的身形。潘天炎就這樣以雪做蓋,隱蔽身形,理清戰場情況,清點剩下的武器彈藥。
幾枚手榴彈,一支沒有裝滿彈匣的機槍,這就是潘天炎全部的裝備,而他面對的是駐守一個陣地的敵軍,他尚不清楚敵軍后面有沒有支援。
潘天炎沒有離開陣地尋找大部隊,他判斷形勢,認為不管6連的任務是什么,他留下來堅守陣地,都能為戰友們分擔火力。
一人駐守陣地的戰斗開始了,敵人還在試圖搶占這片高地。潘天炎發現,敵人并不清楚陣地上有多少志愿軍,因此在進攻時十分小心謹慎。
看來志愿軍把敵人打怕了!潘天炎想到此,決心利用敵人的盲點,加強自己的優勢。
短暫的停歇之后,敵軍派出一個6人小隊,向著潘天炎所在的機槍射擊口進攻。
“同志們,敵軍來了,用手榴彈攔住他們!”潘天炎躬身快步在戰壕中奔跑,一人喊出一個班的氣勢。
敵軍果然放慢了速度,潘天炎趁機移動到敵人后方,扔出2枚手榴彈,殲滅這個小隊。
潘天炎和敵軍在此展開了拉鋸戰,敵軍進攻一次,潘天炎阻攔一次。
為了迷惑敵人,潘天炎在陣地上不斷移動,扔一顆手榴彈換一個地方,敵人始終沒有摸清陣地的情況,還以為到處都是志愿軍。
敵軍被打的十分被動,居然發起了群攻,派了兩個排的兵力包抄陣地。此時一片焦灼的陣地上,只有潘天炎一人,而敵軍以排山倒海之勢襲來。
潘天炎清點了一下身上的裝備,只剩下最后一顆子彈,幾枚手榴彈,打完這些,他就只能以血肉之軀抵擋敵軍。
“戰友們,永別了!我要跟敵軍拼命了,絕不愧對志愿軍的身份!”
潘天炎瞄準一個敵人,毫不猶豫地射出子彈,敵人倒下了,潘天炎沖了出去,將手榴彈扔向敵人最多的地方。
轟得一聲響,敵軍倒下一片,潘天炎沒有給敵軍喘息的機會,他抱起身邊的大石頭,朝著敵人扔去,不給他們任何站起來的機會。
石頭被嚴寒和冰雪凍得冰冷刺骨,潘天炎的體內卻仿佛血液在沸騰,他不知疲倦地朝著敵人砸去,直到周圍再也找不到可以利用的武器。
潘天炎無畏地站在陣地上,準備沖進敵軍,跟敵人血戰到底。這時四周突然傳來一陣呼喊和槍炮聲,志愿軍反攻成功,敵軍被包圍了。
潘天炎一人堅守陣地,創造了一段傳奇,后來還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毛主席大力夸贊潘天炎,是人民和國家的英雄!
參考資料:華中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潘天炎:只身戰群敵,電波里的孤膽英雄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