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圍攻莫斯科,機場癱瘓旅客滯留,俄烏談判能否破局?
防務觀察:杜老師,近日莫斯科四大機場因烏克蘭無人機大規(guī)模襲擊陷入癱瘓,數(shù)千旅客滯留機場。俄國防部稱一夜擊落117架無人機,其中30架在莫斯科上空被攔截。與此同時,俄軍對烏克蘭發(fā)動一周內最大規(guī)模空襲,造成2死15傷。這場攻防戰(zhàn)背后有哪些深層博弈?
杜長空:這場襲擊標志著沖突進入新階段。烏克蘭首次以“無人機海”戰(zhàn)術連續(xù)三天沖擊莫斯科核心區(qū)域,單日最高出動172架次。戰(zhàn)術上采用多波次、低空突防,同時襲擊莫斯科、圣彼得堡等9個地區(qū),迫使俄防空系統(tǒng)分散火力。俄方雖宣稱擊落率超90%,但機場關閉導致2700名旅客滯留遠東、圣彼得堡加開列車疏散等事實,暴露了其防空網(wǎng)的脆弱性。
防務觀察:莫斯科擁有全球最密集的防空系統(tǒng),為何仍出現(xiàn)混亂?
杜長空:三個關鍵漏洞值得關注:
其一,飽和攻擊突破閾值。烏軍無人機分三路突進:西北方向牽制澤列諾格勒軍事基地,西南方向佯攻德米特洛夫高壓電網(wǎng),主力直撲謝列梅捷沃機場。俄軍雖在莫斯科州部署S-400和“鎧甲-S1”系統(tǒng),但單日攔截172架已逼近其理論極限。
其二,電子戰(zhàn)失效。烏方使用改裝農用無人機搭載GPS干擾模塊,結合“圓點-U”導彈殘骸改裝的巡航無人機,成功規(guī)避俄軍“克拉蘇哈”電子壓制系統(tǒng)。俄國防部罕見承認“203架烏無人機未被電子干擾阻斷”即是佐證。
其三,民用設施防護空白。機場雷達為避誤傷民航而降低靈敏度,烏軍利用民航進近航線為掩護突防,俄航空署被迫關閉4大機場5小時,59架航班備降、118架取消。
防務觀察:俄軍隨即以426架無人機加24枚導彈報復,包括5枚“匕首”高超音速導彈。這種升級是否在制造談判籌碼?
杜長空:雙方都在“以打促談”。俄軍空襲重點打擊基輔軍工企業(yè)和哈爾科夫倉庫,旨在削弱烏無人機生產能力;烏方則通過制造莫斯科恐慌向民眾施壓。耐人尋味的是,澤連斯基在襲擊后突然宣布將于23日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第三輪談判,而俄方卻暗示日期“待定”。這種時間差博弈背后,是雙方備忘錄草案的根本對立:烏方堅持“先停火再談領土”,俄方要求承認四州公投結果。
防務觀察:您如何看待未來戰(zhàn)場走向?
杜長空:四個趨勢已顯現(xiàn):
無人機戰(zhàn)爭平民化
烏軍使用成本僅5000美元的商用無人機搭載1.5公斤炸藥,而俄軍單枚攔截導彈價值30萬美元。這種“非對稱消耗戰(zhàn)”迫使俄軍重啟蘇聯(lián)-era 的ZSU-23-4高炮陣地。談判窗口正在縮小
俄方要求下周完成戰(zhàn)俘交換,但烏方因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州軍工廠被毀,急需補充防空系統(tǒng),可能拖延履約進度。戰(zhàn)略目標悄然轉變
烏軍不再追求軍事突破,而是通過癱瘓莫斯科交通、能源節(jié)點制造社會成本;俄軍則轉向摧毀烏戰(zhàn)爭潛力,近期空襲目標中軍工企業(yè)占比升至70%。
防務觀察:您認為雙方能否在談判中達成妥協(xié)?
杜長空:關鍵看兩個信號:若俄軍停止襲擊民用電網(wǎng),或烏方默許克里米亞橋梁修復,才可能建立互信。但當前澤連斯基稱“俄必須停止回避停火”,佩斯科夫卻指責烏方草案“背離伊斯坦布爾共識”。更現(xiàn)實的結果可能是達成有限協(xié)議——比如擴大戰(zhàn)俘交換,但核心矛盾仍將延續(xù)。畢竟,雙方都還在用炮火為談判定調。
防務洞察:當無人機呼嘯著掠過國際機場的塔臺,戰(zhàn)爭已不再局限于戰(zhàn)壕與坦克。它化作旅客身下冰冷的地板、遠東滯留者焦灼的等待,以及談判桌上兩份立場“截然相反”的備忘錄。這場攻防戰(zhàn)提醒世界:現(xiàn)代沖突的勝負,正在從戰(zhàn)場傷亡數(shù)字轉向社會耐力的比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