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金牌不用純金,這個國際奧委會的“摳門”規定背后有科學考量,無論它是否用純金,都無法影響它的真實價值。
為什么奧運會金牌不再用純金?國際奧委會的決策到底合不合理?
奧運會金牌不一定是純金的
奧運會金牌代表著運動員職業生涯的最高榮譽,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其實并不是純金的!
根據國際奧委會(IOC)的規定,現代奧運會金牌只需含有至少6克黃金(鍍金),其余部分通常是純銀。
最后一枚純金金牌還要追溯到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國際奧委會便調整了獎牌材質標準。
如果按照今天的金價計算,一枚純金奧運金牌(約500克,早期金牌重量)的原材料成本就超過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萬元)。
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鍍金金牌(含6克黃金+純銀基底),材料成本僅約800美元(約5700元人民幣)。
假設一屆奧運會頒發300枚金牌,純金版本的總成本將高達900萬美元,而鍍金版本僅需24萬美元,相差近40倍!
如果每屆奧運會都要制作純金金牌,僅獎牌一項就可能增加數千萬美元的開支,這對國際奧委會和主辦國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
除了國際奧委會和主辦國減負,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純金(24K)是一種非常柔軟的金屬,莫氏硬度僅為2.5(和指甲接近)。
如果奧運金牌用純金打造,運動員在佩戴、展示甚至不小心摔落時,金牌很容易被刮花、凹陷或變形,影響美觀和保存價值。
相比之下,銀鍍金的組合更耐用——銀的硬度更高(莫氏硬度2.7-3),鍍金層則能保證外觀的華麗。
現代電鍍工藝可以讓黃金層均勻覆蓋在銀牌表面,普通人肉眼幾乎無法分辨純金和鍍金的區別,鍍金層還能防止銀牌氧化變黑,讓金牌長久保持光澤。
對于運動員來說,奧運金牌的收藏價值、歷史意義和代表的國家榮譽,遠比它的金屬成分重要。
比如邁克爾·菲爾普斯的23枚奧運金牌如果按金價計算,總價值不到2萬美元,但它們的拍賣估價可能超過數百萬美元,因為它們是"史上最偉大游泳運動員"的象征。
劉翔的2004年雅典奧運金牌如果按材質算,可能只值幾千元,但它對中國田徑的意義無法用金錢衡量。
如果金牌真的是純金的,反而可能引發盜竊、走私甚至運動員被勒索的風險。
歷史上就曾發生過奧運獎牌在博物館或運動員家中被盜的案件,鍍金設計實際上降低了獎牌成為犯罪目標的可能性。
如今很多奧運會已經不再用純金材質的金牌,但很多運動員還是會下意識地咬金牌“驗貨”,卻不知道這個動作到底有多危險。
金牌和運動員
牙齒是最早的"黃金檢測儀" ,因為純金(24K)質地柔軟(莫氏硬度僅2.5),用牙齒咬合會留下輕微牙印,而摻假的合金(如銅或銀)則更硬,難以咬動,商人和淘金者常用這種方法快速檢驗黃金純度。
可奧運金牌自1912年后就不再是純金的,而是銀鍍金(僅含6克黃金)。
國際奧委會(IOC)對獎牌成分有嚴格規定,運動員完全不需要“驗貨”,但咬金牌的習慣依然流行。
比如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游泳名將馬克·施皮茨咬金牌的照片被全球轉載,這一動作也成為“冠軍標配”。
咬金牌被賦予“品嘗勝利”的寓意,類似“親吻獎杯”,耐克等品牌就在廣告中刻意強化過這個動作,但從材料學和健康角度看,這個動作暗藏隱患。
現代奧運金牌的鍍金層極薄(通常僅1-2微米),而基底金屬(如銀或銅)可能含有鎳(常見于鍍層工藝),接觸后可能引發皮炎或口腔黏膜刺激。
基底金屬(如銀或銅)還可能含有鉛或鎘(舊式獎牌或仿制品中),這些重金屬若被誤吞,可能造成中毒。
比如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獎牌因含少量鎳,奧組委特別警告過敏體質運動員"避免長時間接觸皮膚"。
2018年平昌冬奧會組委會直接建議,不要咬獎牌,因為他們沒消毒。
咬金牌還可能帶來牙齒損傷,金牌雖非純金,但銀合金(硬度約2.7-3)仍可能對牙釉質(硬度5)造成磨損,尤其是用力啃咬時。
除了這些,要金牌還有可能影響到金牌的美觀,這還要看金牌是什么材質的。
英國材料學家馬克·米奧多尼克曾在BBC實驗中測試,純金塊上,牙齒輕松留下凹痕,奧運金牌(銀鍍金)幾乎無法被咬動,僅留下輕微劃痕。
但獎牌在頒獎前經多人觸摸,可能攜帶細菌,比如2016年里約奧運會前研究人員的一次發現。
他們發現獎牌表面檢出耐藥性葡萄球菌(可能引發感染),新冠病毒流行后,東京2020和北京2022奧運會均禁止運動員咬獎牌。
這么看咬金牌既無必要又有風險,可運動員仍樂此不疲,答案在于“娛樂”。
比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 菲爾普斯咧嘴咬八金,展示自己的牙齒有多結實。
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 傅園慧用后槽牙狠咬金牌,上演“表情包式咬法”活躍氣氛。
還有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運動員受到外部條件限制,不得不“假裝咬金牌”。
而2022年的北京奧運會,谷愛凌指尖托金牌,不失為咬金牌的優雅替代方案。
如果有人未來有幸獲得奧運金牌(或任何獎牌),建議別真咬,因為避免金屬過敏或牙齒損傷。
為了保護自身安全,運動員拿到金牌后,可以戴手套觸摸,這樣能減少細菌接觸(尤其過敏體質)。
金牌的含金量在變化,運動員咬金牌的動作,也逐漸從一項“驗貨”行為發生轉變,而奧運金牌的真正價值,在于它承載的夢想,而不在于它能被咬出多深的牙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