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勝軍
舉措 蘭州市全面推進重點支流治理和水生態環境風險防控能力建設,實現黃河(蘭州段)水質持續改善;以水環境質量改善為抓手,建立健全水生態環境問題發現、解決閉環機制,通過部門協同和跨界合作,縱深推進水環境治理;在黃河(蘭州段)干支流重點斷面,重要水源地和重要匯入口處建成19座水質實時自動監測站,配套251個視頻監控點位,初步構建了黃河(蘭州段)精細化網格化監控體系。
成效 黃河干支流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同樣為100%,出境斷面水質綜合評價穩定保持在二類水質,成功實現一河凈水送下游。
作為強省會行動中生態優先戰略的生動實踐,蘭州市將做好黃河文章、改善水生態環境作為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
推動水生態修復 實行一體化保護
近年來,蘭州市圍繞河長制、碧水保衛戰等重點任務,通過定期調度、督辦通報、掛賬銷號等措施,狠抓工業、城鎮生活、農業面源等重點領域水污染防治,穩步提升流域水環境質量。
在統籌重點領域水污染防治方面,全市廢水重點排污單位均建成廢水處理設施,其他涉水企業按照“雙隨機、一公開”方式實現監管全覆蓋。同時,深入實施蘭州石化公司雨污分流工程改造、榆中鋼鐵有限公司廢水近零排放、伊利乳業有限公司污水處理站提標改造等項目,確保各類工業廢水處理設施運行穩定、廢水達標排放。
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十四五”以來,爭取資金3.95億元,扎實開展流域綜合治理。先后建成宛川河生態濕地、湟水紅古段水污染防治三期項目(已驗收)。建成莊浪河流域永登段水污染防治、皋蘭縣蔡家河流域(三川口—蔡家河入黃口)水污染治理與水生態保護修復(待驗收)。積極推進蘭州市七里河區大金溝流域(范家坪—入黃口)水污染治理與水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湟水流域紅古段(團結橋—西固界)河湖緩沖帶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蘭州市紅古區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環境整治工程。實施了智慧黃河(蘭州段)精細化管理監測建設項目,目前正在試運行。通過全面推進重點支流治理和水生態環境風險防控能力建設,實現黃河(蘭州段)水質持續改善。
高效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目前,全市已完成各類入河排污口整治3014個,占總數的99.7%。
推進水環境治理 強化全過程監管
“我們以水環境質量改善為抓手,建立健全水生態環境問題發現、解決閉環機制,通過部門協同和跨界合作,縱深推進水環境治理。”市生態環境局水科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在日常巡查監管中,該局持續強化枯水期、汛期等敏感時段水環境風險防控工作,對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督促整改,有效確保了枯水期、汛期黃河(蘭州段)水質安全。
在跨市聯動方面,蘭州市與白銀、臨夏等市州以及青海省海東市建立并全面落實跨界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控機制。水質發生波動時通告相關城市及時采取措施,協同開展流域污染源聯合排查、監測數據共享,形成流域聯動共治的工作合力。同時,與白銀市、臨夏州簽訂了兩輪生態補償協議,先后爭取到橫向生態補償獎補資金5500萬元。
逐年組織完成市、縣、鄉鎮飲用水水源地年度環境基礎狀況調查評估數據庫填報,持續開展飲用水水源地日常執法“回頭看”,對發現各類隱患問題及時整改,有效確保群眾飲水安全。
統籌水資源應用 規范系統性利用
據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科技支撐方面,借助生態環境部“一市一策”駐點科技幫扶平臺力量,成立專業技術團隊。針對黃河(蘭州段)特殊地形和水文條件,開展黃河干流水污染物通量研究,為在平水、枯水條件下科學精準治污夯實基礎。
2022年以來,蘭州市爭取省級高質量發展獎補資金及橫向生態補償資金5710萬元,建成了黃河(蘭州段)水環境網格精細化管理體系。在黃河(蘭州段)干支流重點斷面,重要水源地和重要匯入口處建成19座水質實時自動監測站,配套251個視頻監控點位,開發一套水環境管控軟件系統,初步構建了黃河(蘭州段)精細化網格化監控體系。
在流域應急響應方面,針對黃河干流、大通河、宛川河等8個重點流域開展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組織編制“一河一圖一策”環境應急響應方案,不斷提升突發水環境事件應急能力。
來源:蘭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