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耿艷菊
萬物茂盛,夏意深濃。樹林里走一走,無風、悶熱,頭頂上蟬鳴如雨。陽光熱烈,樹影婆娑,汗流浹背。
正是人間大暑時節。“大暑”二字,讀起來就有一種炎熱,更有一種茂盛。“一籃甜杏一籃暑。”暑熱催著莊稼蔬果茂盛生長,激發生命深處的甘甜。
大自然的每段時令節氣都有其妙處和深意。
此時,雖熱氣蒸騰,酷暑漫漫,但大自然也贈予我們瓜果的沁涼和甜美。哪個季節能有如此豐盛的瓜果呢?西瓜、桃李、葡萄,各種各樣的甜瓜,令人們享之不盡,感受著舌尖上的美味之時,也幫人們消暑降溫,帶來好心情。
走在燥熱喧鬧的街頭,滾滾熱浪燙人肌膚,因想到家里冰箱中冰冰涼涼的西瓜,突然間有一種幸福漫上心頭,燥熱也似乎有所緩和了。回到家中,最美好的事莫過于家人見你從外面回來,熱得臉紅紅的,趕快從冰箱里抱出冰涼的西瓜切開,挑中間最好的那部分遞給你。生活里很平常的事,卻讓人心生感動,如清風拂面,沁人心脾。
吃西瓜的時候,涼意入口,也入眼,總會想起汪曾祺先生在散文《夏天》中所寫:“西瓜以繩絡懸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聲,涼氣四溢,連眼睛都是涼的。”尤其是最后一句“連眼睛都是涼的”,說得真是極妙,每每想起,不由會心一笑。
沒有冰箱的年代,人們消暑降溫也自有妙法。有一個成語就叫“浮瓜沉李”,把瓜果放在冰涼的井水中浸著,這種方法最簡單、最平常,也是人們用得最悠久、最普遍的。
三國時曹丕在《與朝歌令吳質書》中寫道:“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把甘甜的瓜、朱紅的李子放在清澈冰涼的泉水中,這是古人消夏的方式,也是閑適生活的樂趣。
蘇東坡在給蘇伯固的信中也提到過夏日浮瓜沉李,他認為這是暑天里的一大樂事,“大盆如命取去,為暑中浮瓜沉李之一快也。”
有一位叫李重元的宋代詞人寫過一首《憶王孫·夏詞》,寫得清新舒緩,充滿夏日風味,讀來有清涼意。其詞寫道:“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沉李浮瓜冰雪涼。竹方床,針線慵拈午夢長。”
年少時,家家戶戶還沒有冰箱,夏天的快樂也是來源于古老的“浮瓜沉李”。
到了夏日,菜園里瓜果茂盛得很。撥開青綠的藤蔓葉片,就能看到一個個圓滾滾的西瓜、米白的甜瓜;一抬頭,就碰上一串結結實實的紫葡萄;一伸手,就能摘兩個紫紅的李子。
這時,田里的莊稼瘋長,草也在瘋長,大人去田里干活,就會交給在家寫暑假作業的孩子們一個任務。這是一個快樂又有趣的任務,那就是到菜園里摘些瓜果,找一個大盆,到壓水井邊接一盆沁涼的井水,把瓜果放盆里冰著。等水不涼了,再重新換上沁涼的井水。
晚霞滿天,蜻蜓在門前低低飛舞的時候,大人們從田里回來了,圓滾滾的西瓜這時已冰得涼涼的,正好解暑熱。一家人捧著沁涼甜蜜的西瓜邊吃邊閑談,堂屋門前的兩缸荷花開了,院子里彌漫著西瓜的清涼甜香和荷花的淡淡清香。至今憶起,猶如昨日一樣清晰。
不久前去山中,山谷中的溪澗邊,見有人把青綠的大西瓜放在清澈的溪水中冰著,還有人把一筐桃李放在水中,十分有古意。遂想起我們也在山腳下的瓜田邊買了兩個西瓜,便去車中取來,找到一處清幽寂靜的溪澗,把西瓜放在清涼的溪水中。本來要往山頂去看瀑布的,也不去了,覺得在這樣幽靜的地方讀讀書,聽聽溪水潺潺,也是夏日美事一樁。
這樣的慢時光,就像南宋詩人曾幾的《大暑》中所寫:“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