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四行書」關注我 每晚十點伴你入眠
文 | 大力 · 主播 | 一丁 · 攝影 | 從看見到發現 · 編輯 | 一白
人生百味,總在取舍的間隙里沉淀出深淺不一的痕跡。握緊與放手,原是同一枚銅錢的正反兩面,摩挲久了,連紋路都生出溫度來。
人常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卻鮮少追問:何為幸?何為命?得一座山,未必能擁其巍峨;失一瓢水,未必不存其甘冽。貪戀滿握的沙礫,終究漏盡指縫;空懸的竹籃,反能盛接月光。取舍之難,不在權衡輕重,而在勘破“得失”本是虛妄的執念。
春日里,桃李爭艷是熱鬧,墻角孤梅亦是風景。世人多愛攀折高枝,卻忘了低處亦有暗香浮動。舍去鑼鼓喧天的追捧,方能聽見溪水叩石的清響;拋卻錦衣玉食的負累,才可觸摸粗茶淡飯的本真。中年后的梁實秋,筆下漸少塵囂,多的是“一庭疏影,半窗晴日”的淡泊。若說人生如棋,妙手非在攻城略地,而在棄子爭先。舍去一卒,或許換得天地開闊。
中年后尤愛獨坐。一壺茶,半卷書,便覺歲月寬綽。年輕時總嫌光陰吝嗇,恨不能將山河湖海盡數攬入懷中;而今方知,人生之豐盈,恰在于懂得留白。譬如作畫,墨色濃淡相宜處,往往是最耐人尋味的空白。取舍之道,亦如這留白,不是退卻,而是予心神一方踱步的庭院。
取舍并非退讓,而是以清醒的眼量度心的疆域。取一瓢飲,需知江河深淺;舍千金裘,要懂布衣暖身。譬如老樹舍了繁花,反得枝干虬勁;秋蟲舍了長鳴,反成草間清吟。最上乘的取舍,是“取”時不貪多,“舍”時不戀棧,如文人運筆,濃淡相宜處自有風骨。
行路愈久,行囊愈輕。少年時總將“擁有”與“圓滿”混為一談,后來才懂,肩上沉甸甸的,未必是珍寶,或許是沙礫。想起沙漠旅人的寓言:有人拒信神諭,空手而行;有人半信半疑,掬一捧沙礫;亦有人貪心,負袋蹣跚。待到綠洲,沙已成金,而最從容的,竟是那些“少取”之人。
人生取舍如四季更迭:春舍稚嫩得蔥蘢,夏舍驕陽得涼蔭,秋舍豐碩得寂寥,冬舍喧囂得澄明。沒有一味獲取的圓滿,亦無徹底舍棄的虛空。老來最念的,不是堆金積玉的庫房,而是雪夜圍爐時,隨手舍給孩童的那塊烤紅薯。可見大舍大得,終歸于煙火人間的細碎溫情。
原來取舍從無對錯,只有合宜與否。
-作者-
大力,用文字編織好夢,用筆觸溫柔歲月,用心記錄生活的每一個溫柔瞬間。本文首發百草園書店(Bai-Cao-Yuan),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
-主播-
一丁(原名趙曉麗)來自內蒙古大草原有鹿的地方——包頭。從事基層文化工作20余年。為愛發聲,以聲傳情,用心謳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個熱愛朗誦藝術的踐行者。
-攝影-
從看見到發現,插畫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