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首爾青瓦臺總統府的午餐會上,韓國總統李在明面對政壇元老金鐘仁的提醒,突然公開否認外界對其“親華”的猜測。
李在明直言:處理各項事務時,我始終將韓美同盟關系和雙邊合作置于優先位置,他急切地表示:“希望美方能夠正確理解”。
這番表態令在座人士錯愕,就在一個月前,這位總統還在記者會上承諾要“盡快改善中韓關系”,韓國政府甚至考慮無限期延長對中國團體游客的免簽政策。
態度反轉背后,是特朗普政府向韓國發出的最后通牒,8月1日前同意設立4000億美元“對美投資基金”,否則將面臨25%的懲罰性關稅。
處于刀尖上的韓國
距離美國8月1日施行新關稅政策只剩最后幾天,韓國總統李在明被逼到了懸崖邊,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條件令整個韓國震驚:要求韓國設立4000億美元規模的對美投資基金。
這個數字相當于韓國年度財政預算的80%以上,若同意,韓國全年財政支出的八成將流向美國,“談判事關國家利益”,韓國政府網站16日的聲明措辭謹慎。
既未確認也未否認4000億美元的要求,只是含糊地表示“很難確認”相關事宜是否在談判中討論過,這種外交辭令背后是無法掩飾的恐慌。
特朗普的刀已經架在韓國的脖子上,7月9日,他在社交媒體宣布,自8月1日起對所有輸美銅制品加征50%關稅,這一刀直接刺向韓國經濟的命脈,汽車和電子產業。
作為全球重要的汽車制造基地,韓國汽車生產線上的銅材料不可或缺,銅價暴漲將直接推高韓國制造商的運營成本,對整體經濟造成連鎖打擊。
更讓李在明夜不能寐的是,美方還要求韓國全面開放農產品市場,廢除包括限制30個月齡以上牛肉進口在內的保護措施,消息一出,韓國農民立即陷入恐慌,擔心自己將成為貿易談判的犧牲品。
李尹兩位的絕境
就在李在明為4000億美元天價賬單焦頭爛額之際,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正在首爾拘留所里苦苦掙扎,不到5平方米的牢房成了他的活棺材,沒有空調,37攝氏度高溫下如同蒸籠。
每天3000韓元(約合人民幣16元)的伙食費,讓尹錫悅的牢飯只有幾片辣白菜和漂浮著菜葉的泡菜湯,營養嚴重不足,對于一個糖尿病患者來說,這無異于慢性自殺。
在尹錫悅命運懸于一線之際,李在明也在中美之間走鋼絲,他最近的外交表現被媒體稱為“變臉外交”。
中國向李在明發出參加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的邀請函,面對中方的善意,李在明經過深思熟慮,最終以“行程沖突”和“外交對等”為由拒絕。
但拒絕后不久,韓國政府立即向中國遞出請柬,邀請中方參加在其總統家鄉慶州舉行的APEC峰會,為了化解尷尬,李在明政府甚至翻閱千年之前的史料,試圖借新羅與唐朝的歷史淵源拉近關系。
這種反復無常的態度背后,是韓國芯片產業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長鑫存儲、中芯國際等中國企業的產能飛速提升,導致韓國企業在華市場份額顯著萎縮。
2025年上半年,中國自韓國進口芯片數量驟減近三成,這已不是警告,而是赤裸裸的警示:韓國芯片產業的基石正在被抽離。
SK海力士的焦慮溢于言表,失去中國市場意味著每年80億美元的巨額損失,三星西安工廠擴建申請遲遲未獲批,這并非簡單的流程延誤,而是北京對首爾態度的考驗。
韓國芯片巨頭們坐不住了,三星、SK的掌門人帶著虧損的賬本直闖青瓦臺,迫使政府尋求與中國恢復聯系,至少暫停460億美元訂單下滑的趨勢。
然而,信任一旦破裂,便難以修復,韓國先前對中國的輕慢已令中方反感,如今再想補救,恐怕為時已晚。
韓國沒有第三條路
韓國的困境源于其國家戰略的根本矛盾:安全依賴美國,經濟卻嚴重依賴中國市場,這種兩面性使其難以在國際政治中保持獨立自主。
從薩德事件到對臺海問題的曖昧態度,韓國的反復搖擺已令中國警覺,此次APEC邀請更多的是一種試探,而非誠意。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早已表明立場:“我國一貫反對搞關稅戰、貿易戰,反對以關稅作為脅迫施壓的工具”,中國對韓國一直保持著睦鄰友好原則,互不干涉內政,推動戰略伙伴關系發展。
但這一切都建立在不損害各國自身利益和公民安全的前提下,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本質上把盟友當成提款機和炮灰,在特朗普眼中,盟友的利益永遠要服從美國的利益。
這次對韓國的4000億美元要求,就是典型例證,李在明原本希望在中美之間維持微妙的平衡,但特朗普的強硬手段,如同精準的手術刀,迅速切斷了這種中間路線,迫使韓國在中美之間做出明確選擇。
距離美國8月1日關稅大棒落下只剩幾天時間,李在明面前只有兩條路:要么答應特朗普的4000億美元要求,犧牲韓國經濟利益;要么拒絕美國,承受25%關稅重擊。
無論選擇哪條路,韓國都將付出沉重代價,這個曾創造“漢江奇跡”的國家,正面臨半個世紀以來最嚴峻的考驗。
牢房里的尹錫悅在37度高溫中奄奄一息,青瓦臺內的李在明面對4000億美元賬單徹夜難眠,韓國的夏天從未如此煎熬,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高懸頭頂,8月1日的最后期限步步逼近。
韓國芯片產業正經歷寒冬,對華出口暴跌近三成,460億美元訂單岌岌可危,三星、SK的掌門人帶著虧損賬本闖入青瓦臺,但中韓信任一旦破裂,修補談何容易。
夾在中美之間,韓國“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的走鋼絲策略已經走到盡頭,李在明必須選擇:是掏出相當于國家預算80%的4000億美元交給特朗普,還是承受25%關稅重擊?無論哪條路,都將把這個曾創造“漢江奇跡”的國家推向未知的深淵。
信息來源:
部分美國人認為韓國總統“親華”?李在明稱:希望美國不要誤解我 2025-07-17 21:04·觀察者網
美國要求韓國設立4000億美元投資基金,相當于年度國家預算80%以上,韓政府犯愁 2025-07-17 10:44·新黃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