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關稅剛剛落地,一同讓日本輿論炸鍋的還有日本首相石破茂要不要辭職的傳聞。一旁的韓國人也坐不住了,要立即啟程趕赴華盛頓,將仔細查看美日貿易協議。李在明才剛剛上任,可能就要迎頭遭遇重擊,是否我們東北地區的兩個鄰國,這次要大出血了呢?
據路透社報道稱,韓國工業部長表示將仔細研究美日貿易協定條款。在此之前,韓國總統李在明公開表示希望避免能在貿易協議中與其他國家相比存在劣勢。
換言之,李在明不奢求美國能做多少讓步,只要對比日本等其他國家而言,能少征一點韓國的稅,便萬事大吉。
這種看似沒骨氣的要求,卻最符合韓國的現實利益。
日韓對美的處境大致相同,都是以汽車為主要支柱性產業,且有大批駐韓美軍的存在,在政治上無法保持獨立性。可李在明似乎沒意識到,日本手中還握有一張王牌,那就是大量美債。
美日關稅談判時至今日才落地,不排除有特朗普顧忌美債市場的影響,對日本“投鼠忌器”,不敢欺壓的太過分。
可韓國有什么?如果是尹錫悅的話,興許還能拿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做籌碼,以此跟特朗普討價還價。
眼下,李在明剛剛上位,針對尹錫悅的清算還沒結束,國內政壇不穩,而且惹怒朝鮮與其路線也不吻合,更會破壞中韓關系。
在關稅方面,李在明的愿望怕是要落空,要么將被征收更高于日本15%的稅率,甚至可能比越南的20%還會高些。要么,就在市場與投資方面,繼續給美國當“充血包”。
像三星這樣的企業,對特朗普的制造業回流計劃大有裨益,若赴美建廠或移交技術產業鏈,也可能讓特朗普高抬貴手。
不管是哪種結局,都對韓國的國家利益是一種巨大沖擊,在這樣的背景下,李在明還想從美軍手中討回“戰時指揮權”,就有點異想天開了。
與日本“修憲”不同的是,韓國雖并非二戰時期的戰敗國,但由于朝鮮戰爭的緣故,一旦半島爆發戰爭,五角大樓將直接接過所有武裝力量的指揮權,韓國軍隊將再次成為事實上的“打手炮灰”。
從這一角度來看,韓國的處境甚至還不如日本。日本自衛隊至少在法律層面不允許直接參戰,只能做做輔助工作,而韓國人是真有可能被美國放到前線最危險的地方上。
李在明想改變這一現狀,但毫無疑問觸及到韓國國內“親美派”與美國的根本利益,即便特朗普想以此來做交易,也不會被兩黨與五角大樓允許。
總的來看,盡管日韓都表現出不同的掙扎意識,可在霸權統治下,這種抗爭若沒有外力干擾、打破,就是徒勞。
這對“難兄難弟”能走到今天,有一半是享受到美國霸權的紅利,這點毋庸置疑,但以此作為交換代價則是喪失了國家主權的獨立性。如今碰上特朗普,那些紅利不僅要連本帶利的討回,而主權則是不具備商討價值。
這種不平等的交易,就是在給霸權秩序沉重一擊,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正在積極構建更加透明、多元的國際平臺,日韓對此欲拒還迎。
究竟是聽從理性的選擇,還是深入骨髓里感性的趨勢,是日韓政府走到時代隘口必須作出的選擇。不管他們是如何答出這道選擇題的,中國堅定不移的走自己發展道路,一切都會朝著向好的趨勢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