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每個優秀孩子背后都是有跡可循的,每一個家庭環境里也藏著孩子的未來
暑假帶女兒去親戚家串門時,剛好碰到她家的兩個兒子從外面打球回來,見到家里有客人后也是第一時間就上前熱情地打招呼
緊接著,兩個孩子去衛生間洗漱一番后,還不忘跑到廚房問一句“媽媽,有沒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
看到如此優秀又懂禮貌一幕,旁邊另一位媽媽不禁發出羨慕的聲音說“真好,我要是能養出這樣懂事的孩子,那半夜做夢都能笑醒”
沒想到,剛好是這樣一句話立馬就讓她旁邊的女兒紅溫了,撅著嘴巴滿臉不服氣地望著她,哼哼幾下后還故意和她拉開距離跑開了
那一刻,女兒對她的嫌棄,也簡直是無處可藏地寫滿了整張臉
后來,媽媽又向親戚吐槽女兒,親戚卻反問她:“如果女兒當著你的面猛夸某個媽媽,還拿你和那個媽媽做比較,你是否能坦然地接受孩子對你的批評和指責呢”
是呀,孩子養得好不好,其實就隱藏在我們和孩子的日常相處中
特別是以下幾種相處模式,說明孩子就被你養得很不錯:
01
遇到事:
第一時間找你求助
人民日報說:學會求助是一種智慧,真正聰明的人,都敢于求助、擅于“麻煩”別人
起初還不明白這句話,直到有一次,女兒的書包肩帶掉落了一側,剛開始的時候害怕我批評她,就一個人邊走路邊倒騰
眼見著書包肩帶不管怎么修補,最后還是一碰就要掉的局面,無助小身影也有些接近崩潰了
望著女兒憋紅了臉的模樣,我有些無語地問了她一句“你不會修補肩帶,難道不知道拿來讓我幫你嗎”
沒想到,女兒竟然沖著我大喊著說:“我不拿給你,還不是害怕你會罵我呀”
從那以后,我一改往日的講話風格:
?當女兒遇到困難時,我會主動開導她:“發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需要媽媽幫忙的嗎”
?當女兒不愿意和我說什么時,我也會尊重她:“沒關系,等你想說的時候再說吧,媽媽永遠都在你身后陪伴著”
?當女兒考試沒考好回家把試卷藏起來時,我也會堅定地告訴她:“不管你考了多少分,都是你過去那段時間的努力成果,我們要做的也是勇敢接受當前成績,如果覺得還不錯,那就大聲歡呼慶祝一番,如果覺得還是有些遺憾,那就吸取經驗繼續努力、爭取下一次突破新的記錄”
就這樣,當彼此之間建立了充足的信任感,女兒也不再懼怕遇到事情我會批評責備她后,小家伙每天是越來越稀罕我了
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找媽媽求助,放學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也是滿屋找媽媽,沒看到我時更是把“我媽呢”掛在嘴邊,直到看到人后才能真正踏實
02
上街時:
總喜歡拉著你的手
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和溝通中,沒有人生來就是“孤島”,也沒有人愿意把自己活成一個走到哪里都不敢抬頭挺胸的自卑者
有的,只不過是過去那些日子習以為常的價值感太低罷了
來自一位爸爸的悔過聲音,他說:
“如果能重來一次,我一定不會動不動就踢孩子,我一定也會把自己的暴脾氣給管住了”
原來,男孩原本是一個成績優異的三好學生,成績好、情商高、人又比較聰明
可對于這一切,爸爸始終都拿“驕傲使人落后”敲打著孩子,明明已經很優秀、也明明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爸爸嘴里始終都是一句:“還差著遠呢”
時間一久,男孩的信心逐漸潰散,對學習的熱情也在急速下降
而爸爸得知男孩的變化后,更是二話不說直接上腳踹孩子
也就是那么一踹,男孩徹底絕望、心死了,對于爸爸最在乎的成績交白卷,對于爸爸天天催著的學習更是直接逃課不學了
看吧,和孩子溝通真的不能硬碰硬,否則孩子明知道會撞南墻、也會逃避地不肯回頭
同樣是父母和孩子同行的場面,蘭媽見過最讓人羨慕的一位媽媽,她左手被一個閨女挽著、右手被另一個閨女挽著
除此之外,母女三人還都是高顏值的美人胚子,一出街就宛如畫中的仙境一樣,讓人有種可望不可及的幸福感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問媽媽:“為什么你和女兒的關系那么好”
沒想到,旁邊的女兒聽了后,直接告訴說:“因為我媽媽從來不會對我們亂發脾氣,哪怕是我們做了很過分的事情,她也只是對事不對人地指出問題所在,給我們留顏面、讓我們有機會自己去糾正問題”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養好孩子的秘訣就是“接納“、和“尊重”
是的,好的教育就是走進孩子的內心,讓孩子無形之中產生安全感和底氣“不論我是什么樣子,爸爸媽媽都是愛我的”
只要做好了這一點,孩子也能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那將心比心的共情、還有讓人舒適的相處環境,都會讓孩子從內心深處產生想要親近父母、靠近父母的濃烈需求
03
上學時:
只要你一個人接送
在孩子的成長世界里,沒有什么比父母的陪伴更溫暖、更讓人有底氣了
只要我們能放慢腳步、蹲下身來,用孩子的視角去看待一切,那剩下的自然就是孩子愛你、也愿意親近你的真情告白了
認識一個媽媽,是蘭媽見過比較堅強、責任心也比較強的媽媽:
大女兒出生的時候比較窮,日子也過得特別清苦,最難的時候兜里只有50塊錢,卻足足堅持了半個月
那時候她沒有哭,更沒有放棄,依舊把女兒護在懷里用心養育者
等到后面生了二胎也是一樣,為了一碗水端平,也為了讓兩個女兒相親相愛,她付出了很多、也做出了很多努力
而在這份付出和努力的過程中,媽媽和女兒的關系也是無人能及的
比較典型的一次,奶奶找不到工作和母女三人暫住在一起,老人家天生閑不住,每天早上要自告奮勇送兩個閨女上學
可兩個女孩統一反應強烈,哭著鬧著不讓奶奶接送,還纏著媽媽委屈巴巴地說:“我們就要媽媽送”
對此,奶奶的回應是“不讓我送可真是太好了,我在家里玩不好嗎?你們就好好照顧媽媽,讓你媽媽多累一累吧”
事實上,孩子過分纏著一個人,并不是所認知那樣的“折磨一個人”,而是來自過去多少個日夜里朝夕相伴的習慣、信任、還有依賴
沒錯,孩子如果上學的時候只要其中某一個人接送,那毫無疑問,孩子肯定和這個人的感情最深,因為想要多靠近親近、才會想盡辦法多相處一會兒
04
聊天時:
可以想什么說什么
親子教育從來不是單向輸出,而是屬于雙向滋養的愛之奔赴
特別是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也需要不斷地學習和進步,只有努力追上孩子的思維高度、眼界創新,我們才能和孩子建立更多共同話題,并建立出無話不談的融洽關系
有一位媽媽,年輕的時候為了追求詩和遠方,兩段婚姻里的兩個兒子都成了自由的犧牲品
因為沒有做好一個當母親的職責,她的內心一直是存在虧欠的
以至于經歷太多之后,到了第三段婚姻時自己也成長了很多,結合過去的經驗再拜訪身邊的一些育兒技巧,她的育兒思路就是“想孩子所想”的尊重和理解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她和過去二十多年沒什么牽絆的兒子,居然處成了親密無間的兄弟般關系
怎么回事呢?原來長大后的兒子到了三十好幾還沒結婚,父親和爺爺奶奶那邊,整天為了婚姻大事愁得不行
每天不是介紹相親的路上,就是催促孩子要趕緊找對象
然而,催婚的盡頭不是反抗、就是逃避,兒子一怒之下,就跑到一個沒人認識的廠子一待就是好幾年,家里那邊急得是抓耳撓腮
沒辦法了,不得已情況下才主動通知這個二十多年沒聯系的母親,為的也是能發揮母親這個角色多給兒子做做思想工作
沒想到,媽媽卻一反常態,并沒有預料中的那樣心急如焚,而是對兒子說了這樣一番話:
“兒子,媽媽過去二十多年沒有管你,是我虧欠了你,對于你的未來人生、和婚姻大事,我想我也沒有資格說什么,可是作為一個過來人,媽媽想告訴你,對于婚姻一定要慎重再慎重,有合適的對象咱們結婚好好過日子,沒有合適對象就享受幾年自由的時光吧”
“總之,不管你做什么決定,老媽都是絕對支持你的,你有任何想說的話,也歡迎隨時來媽媽這里傾訴,媽媽能做的也是做你最忠實的觀眾,讓你不會那么孤獨和無助”
是呀,這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最應該保持的默契,也是我們家長把孩子養得很好的典型表現
如果你的孩子在你面前能做到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光是這一點,就說明了家長的開明和智慧
05
睡覺前:
會湊過來親你一口
有人說:“當媽媽就是一場對生命的試煉,是在用高質量的生命狀態去影響另一個生命,也是媽媽能送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事實上,最好的家庭教育,也是媽媽先讓自己活成一道光,然后去照亮孩子,最好的親子關系也是孩子在長大,爸爸媽媽還跟著長大
游樂場里,看到一個媽媽,陪著女兒玩了一圈又一圈碰碰車
英姿颯爽的背影,再配上為了孩子排隊完上一場、再接著排隊下一場的契而不舍,讓我不禁心生佩服
再看看周圍那些家長,不是抱著手機玩、嘴里還不停地對孩子說“自己玩去”,就是不斷地批評指正孩子哪里做的不對、哪里不如某某家的孩子
蘭媽心中對養娃這件事又有了新的認知:對孩子一定要多一些耐心、和陪伴
是的,當我明白這一點,并嚴格要求自己做到高質量陪伴后,我發現女兒對我的態度是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比較典型的例子:
女兒以前出門玩耍時,幾乎是能跑多快、就跑多快,目的就是為了快速甩掉我,然后可以和同學一起爬高玩危險游戲
當我明白一昧地禁止并不能讓孩子意識到危險、明白我的用心良苦后,我的應對策略就是直接化身成一個大孩子
女兒玩什么,我就纏著她帶我一起玩兒
雖然一大一小的身影,在人群中竄來竄去是那么的滑稽、也會尷尬,但我收獲的卻是前所未有的心靈放松、疲憊洗滌
特別是女兒從其他小朋友那里聽到:“真羨慕你,有媽媽能陪著一起玩兒”的聲音后,我發現女兒是越來越黏人了
有時候會措不及防地給你來一個大大的擁抱,有時候會從背后竄出來嚇你一跳,有時候還在睡前不停地重復“媽媽,晚安”,得到回應后還不忘對準我的額頭吧唧親一口
那一刻,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內心的幸福、和滿足了
所以,孩子養得好不好,從他愿不愿意親近你、依賴你、以及夠不夠信任你,就能看得出了
而一個合格的父母,在養孩子這件事上從始至終也應該抱著“親近孩子,陪伴孩子”的狀態去相處
那么,關于把孩子養得很好的一些表現,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