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魯藏布江下游即將啟動的水電工程,最近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作為一項投資巨大的國家工程,我們很有必要好好琢磨琢磨,這個工程究竟是怎樣的,它又能帶來什么。
首先要明確的是,這項工程的設想和我們理解的傳統水電站不太一樣。它不是要建一個超級大水庫,然后把雅魯藏布江的水引到遙遠的西北。
新聞里說得很清楚,工程主要采取的是“截彎取直、隧洞引水”的方式,要建五座梯級電站,總投資約1.2萬億元。簡而言之,就是利用雅魯藏布江在“大拐彎”處巨大的天然落差,通過修建隧洞引水發電。
這就好比是給這條奔騰的大江量身定制了一條“捷徑”,讓水流在極短的距離內,就能創造出巨大的發電勢能。
具體來說,就是在雅江大拐彎的北端修筑一個低矮的水壩,把江水引入隧洞,利用兩千多米的落差,在隧洞內設置五級電站,這樣一來,每一滴江水都能重復利用,發出五次電。這樣的設計,既充分利用了雅江得天獨厚的水能資源,又避免了大規模蓄水帶來的諸多問題。因此,那些說要“藏水入疆”的說法,其實是誤解了工程的性質。
雅魯藏布江的這個大拐彎,蘊藏著世界頂級的巨大水能。青藏高原的冰雪融水匯聚成河,一路奔騰而下,在短短幾十公里內,落差竟達兩千多米,這簡直就是一座天然的“能量寶庫”。一旦這些水電站建成,其發電量將是三峽水電站的數倍。
試想一下,三峽每年發電量約1000億度,創造200多億的價值;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建成后,每年發電價值有望達到五六百億元。這就像在貧瘠的土地上,找到了一臺源源不斷生產財富的“印鈔機”。
在當今世界,誰掌握了能源,誰就擁有了更多話語權。過去,全球石油、天然氣主要掌握在西方資本手中,石油更是美元霸權的基石。我們國家油氣資源相對不足,大力發展水電,提升電力自給能力,意義非凡。
而雅魯藏布江往南,南亞、東南亞地區普遍存在電力短缺。未來,我們完全可以與這些國家開展電力合作,不僅能提升我們的綜合競爭力,也能增強我們在地區的影響力。這筆賬,怎么算都是劃算的。
除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戰略意義,這項超級工程還能在當下提振國內經濟。當前,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基建狂魔”的巨大產能有待充分釋放。國家投入巨資建設重大工程,能夠在漫長的建設周期中,有效刺激內需,帶動工程、建材、能源、運輸等眾多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