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老年人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等癡呆癥的問題,也成了造成患者及其家人,以及公共衛生負擔的重大挑戰。
目前對于老年癡呆的問題,我們主要是“防大于治”,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認知訓練等,都有助于降低癡呆風險。然而有一個重要而經常被人忽視的重要營養素,也對于降低老年癡呆風險,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個營養素就是我們經常為大家介紹的陽光維生素——維生素D。
維生素D對大腦健康到底有何作用,缺乏維生素D會帶來怎樣的認知功能障礙風險,如何補足維生素,以降低癡呆風險?今天的這篇文章,將帶著大家來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
維生素D的神經保護作用
相信在很多朋友的認知里,維生素D主要是促進鈣質吸收,維持骨骼健康的重要營養,但諸多的研究發現,維生素D對于中樞神經健康,同樣有著廣泛而重要的作用。
科學研究證實,維生素D可以通過被動擴散穿過血腦屏障,直接進入大腦和腦脊液。更重要的是,大腦自身也能將維生素D前體轉化為具有活性的2,5羥基維生素D。這意味著大腦可以局部合成并利用維生素D,發揮其作為神經類固醇的重要作用。
在大腦負責認知功能的關鍵區域,如海馬體,顳葉皮層,扣帶回和杏仁核等區域,都廣泛含有維生素D的特異性受體,這些受體能夠和活性的維生素D結合,為保護中樞神經的健康和正常功能發揮作用。
研究表明,炎癥和氧化是導致神經元細胞損傷和死亡的關鍵風險因素,而維生素D具有強大的抗炎和抗氧化特性,能減輕大腦內的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保護中樞神經系統健康。
β-淀粉樣蛋白斑塊的沉積是老年癡呆的重要標志物。文獻指出,維生素D能促進免疫細胞對β淀粉樣蛋白的吞噬和清除,并將這些“垃圾”跨越血腦屏障排出大腦,減少了這些導致癡呆的風險標志物的累積。
除此之外,維生素D還能調節包括乙酰膽堿、多巴胺、血清素在內的多種關鍵神經遞質的合成,這些物質對于學習、記憶和情緒至關重要。同時,維生素D也能促進神經生長因子(NGF)等神經營養因子的產生,支持神經元的存活與成熟。
因此,如果我們的身體缺乏維生素D,這個重要營養素對于大腦的多重保護作用,也會被進一步削弱。
維生素D缺乏,或加大老年人癡呆風險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約有十億人都存在維生素D缺乏的問題,而老年人群由于戶外活動減少,消化吸收能力減弱等變化,更是缺乏維生素D的高風險人群。大量的觀察性研究,特別是縱向追蹤研究,為維生素D缺乏與癡呆風險之間的關聯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一篇文獻中的薈萃分析指出,與維生素D充足者相比,缺乏維生素D的老年人發生認知障礙的風險要高出2.4倍。這表明兩者之間存在強關聯。而令一項在法國進行、長達12年的縱向研究發現,與血清25(OH)D水平充足(>50 nmol/L)的老年人相比,維生素D缺乏(<25 nmol/L)和不足(25-50 nmol/L)的人群,其全因癡呆的風險幾乎翻了一倍。
多項縱向研究共同證實,基線時維生素D水平較低的老年人,在未來的幾年里會經歷更快速的認知能力下降。這種下降尤其體現在執行功能(如信息處理速度、思維轉換)和情景記憶等關鍵認知領域。
這些研究都屬于前瞻性的研究,并不能證明維生素D與癡呆發生風險之間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但這些研究至少證明了,維生素D缺乏這件事,一般都發生在“認知功能下降”之前,而非因為罹患癡呆,老年人活動減少,才導致日照不足,產生了維生素D水平的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我們將血清25(OH)D水平作為衡量體內維生素D狀況的金標準。一般認為,水平低于50 nmol/L(或20 ng/mL)為不足,低于25 nmol/L(或10 ng/mL)為缺乏。而研究顯示,當水平低至這一閾值時,對大腦的負面影響尤為顯著。
補充維生素D,能否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認知功能障礙,或降低罹患癡呆的風險呢?目前的干預性研究(即補充劑臨床試驗)結果可以說是喜憂參半。
小規模、非隨機的試驗報告稱,補充維生素D(如每日800-1200 IU)后,老年人的認知能力,特別是執行功能,得到了改善。但更多的設計更嚴謹的大規模、雙盲、隨機對照試驗(RCT)卻未能得出補充維生素D有助于改善認知功能的結論。
面對這樣矛盾的研究結果,我們只能說,目前的證據不支持將維生素D作為一種已確診癡呆癥的治療手段。但是,對于維持健康,特別是對于存在缺乏維生素D風險的老年人,及時補足維生素D的癡呆預防作用潛力仍然是巨大的。
如何科學、合理、安全地補充維生素D?
為減少認知衰退風險,維持充足的維生素D水平至關重要。以下是對于老年人補充維生素D,預防認知功能障礙和降低癡呆風險的幾點建議。
首先應該了解自身的維生素D水平。在開始任何高劑量補充之前,建議進行一次血清25(OH)D水平的檢測。這能幫助我們明確是否存在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問題,并制定個體化的補充方案。預防老年癡呆,維生素D的補充目標是將維生素D的血清水平維持在75 nmol/L(30 ng/mL)以上。
想要補足維生素D,保持充足的日曬至關重要。人體約90%的維生素D依賴于皮膚經紫外線B(UVB)照射后合成。在夏季,一共避開陽光直射的時間段,可以選擇上午10點或下午3點的時間段,讓面部,手臂,腿部等部位暴露于樣稿照射下,只需要每次15到20分鐘,每周3到4次,就能夠讓皮膚充分合成維生素D。如果是膚色較深或年長者,可能會需要更長時間的日照。
需要注意的是,應避免過度暴曬導致曬傷和皮膚癌風險。也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因為玻璃會阻擋絕大部分紫外線,導致維生素D合成受阻。
飲食補充也是補充維生素D的來源之一。富含不飽和脂肪的魚類,例如三文魚,鯖魚,金槍魚等都是補充維生素D的好食材,動物肝臟,蛋黃,一些富含維生素D的強化牛奶、果汁等,也都可以用來補充維生素D。
補充劑也是高效可靠補足身體維生素D的方法。對于日照不足、飲食攝入有限、吸收能力下降的老年人來說,補充劑是最有效且可靠的方式。
對于身體健康的老年人來說,為維持骨骼和整體健康,通常推薦的每日攝入量為600-800 IU。然而,基于預防認知衰退的研究證據,每日攝入800-1200 IU的維生素D,可能是一個更理想的預防性補充劑量范圍。如果已確認缺乏或不足問題的老年人,則可能需要在短期內使用更高劑量(如每周50000 IU),待血清水平恢復正常后再轉為維持劑量。
在類型選擇方面,還是建議有限選擇生物利用度更高,在人體內存留時間更久的維生素D3來作為補充劑,如果存在體內代謝過程受阻或維生素D受體活性降低的人群,可以考慮選擇直接補充活性的維生素D。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請勿盲目超大劑量補充維生素D。長期每日攝入超過4000 IU的維生素D,可能會增加高鈣血癥,斑塊鈣化等風險,得不償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