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似火,高溫持續。原告王某新裝的中央空調卻因故障“罷工”,陜西省蒲城法院城關法庭高效調解并促成當即履行,在炎炎夏日為王某及時送去了“清涼”。
近日,王某花費6萬元從被告李某處購買某品牌中央空調,安裝后多次調試均無法制冷。經檢查發現,系商用外機與家用內機型號不匹配導致系統無法運行。在40℃的高溫下,王某一家因空調故障無法入住新房,遂將李某訴至法院。
城關法庭楊法官受理案件后,考慮到近期持續高溫,第一時間通知雙方到庭調解。調解過程中,王某情緒激動,堅持要求解除合同、三倍賠償并賠償各項損失共計45萬余元,同時申請對空調拆除后的房屋維修費用進行鑒定;而李某僅同意維修,并要求王某支付1萬元尾款。雙方僵持不下,互不讓步。
楊法官聚焦核心矛盾,抓住問題癥結,認為拆除空調并非最佳解決方案,反而可能進一步擴大王某的損失。同時,向李某釋明,作為銷售方,維修空調故障是其應盡義務,后續問題可另行協商;若堅持訴訟,法院判決可能對其商業信譽造成不利影響。經過法官多輪調解,分析利弊,雙方最終達成一致:由李某更換空調內機主板,王某不再申請鑒定。
然而,王某仍擔心更換主板后空調的運行穩定性、使用壽命及后續維修問題。為此,李某主動提出補償王某2萬元,并將空調保修期從6年延長至10年,同時放棄索要1萬元尾款,并表示可等空調正常運行后再由法院出具調解協議。此外,李某承諾,即便加班加點,也會在一天內完成維修。王某見李某態度誠懇,便同意放棄其他訴求。
空調修復后,雙方共同前往法院申請出具調解協議,李某當場將2萬元現金一次性支付給王某。王某感慨道:“蒲城法院的調解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就像這幾天的天氣一樣,讓人暖心,非常感謝你們!”
本案通過“維修+延保+補償”的調解方案,既有效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又充分展現了司法調解在化解社會矛盾中的靈活性和實效性。下一步,蒲城法院將繼續發揮調解在矛盾糾紛處理中的獨特優勢,針對不同類型案件探索匹配的調解模式,為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
本報記者 李勇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