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蘋果”的iPhone來了,居然抄了三星7年的作業,還比華為便宜?我有點懵了……
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瘋,但蘋果真的要出折疊屏iPhone了——而且,這可能是我見過“最不像蘋果”的一款蘋果產品。
是的,設計上它像極了三星Galaxy Z Fold,一塊大屏從中間像書一樣展開;
用料上,它甚至直接用了三星供應的折疊OLED屏;功能上,沒新交互、沒革命性形態……
這放以前誰信?但偏偏,這一次的蘋果真這么干了。
很多人說蘋果“擺爛”,不再創新了,但作為一個盯了這行業十年的數碼博主,我反倒覺得——這可能是蘋果最狡猾、也最聰明的一次產品戰術。
我們得先換個視角。蘋果的風格從來不是“第一個做”,而是“最后一個出手、但一出手就終結對手”。
▲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圖源:彭博社)
折疊屏這條路,安卓已經趟了7年,從華為到三星,從vivo到小米,技術全試完了,用戶習慣也培養起來了,蘋果這時候推出來,等于在最合適的時間點撿起成熟紅利。
而且最騷的是,蘋果這次甚至不追求“重新定義”,連交互系統都沒怎么改,據說就是在iOS 27里搞點適配就完事了。這不是“創新”,這是精準打擊。
你可能會問,那它有啥殺手锏?除了品牌?還真有。
我聽到的內部爆料說,這款折疊iPhone在兩點上做了重手優化——第一是“幾乎看不出折痕”,第二是“全新的鉸鏈結構”,可能是目前業內最薄、最穩的那種。
注意,不是玩花哨,而是把用戶最在意、最能吐槽的兩個痛點狠狠解決。
而價格方面更離譜:起售價預計會低于2000美元,也就是人民幣1.4萬左右,比華為的三折疊還便宜一點。這種打法,已經不是高高在上的蘋果,而是“我就來搶市場”的味道了。
你看,iPhone過去幾年增長放緩,國內安卓陣營虎視眈眈,華為、小米、榮耀在折疊這條賽道上火力全開,中國市場眼看就要被搶走。
蘋果當然著急,但它不會慌亂,它只需要拿出一款看似“抄襲”的產品,背后卻搭好了所有供應鏈的精密棋盤。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覺得蘋果這是沒創意了,但我們想想看,蘋果真的靠創意贏過幾次嗎?
AirPods不是第一個真無線耳機,iPad不是第一個平板,Apple Watch甚至是智能手表里最晚出道的。但最后市場是誰拿的?每次都是蘋果。
這回的折疊iPhone,可能又會重復這個公式。它不是最早的,但很可能是最“對味”的。尤其是那些死忠iPhone用戶,一直想換折疊但又不愿跳安卓,這波直接一鍵上車。
從技術路徑看,我不認為它會挑戰什么新極限,但它的“剛剛好”很致命。設計不激進,系統不過載,體驗不突兀,定價不離譜——折疊這個小眾品類,可能就這樣被蘋果“做成主流”了。
當然,這一切現在還只是爆料,但以我對蘋果產品節奏的判斷,2025年底見真章的可能性極高。開發版iOS 27很快要推給開發者測試,屆時我們就能看到不少蛛絲馬跡。
最后我得說句實話——作為老果粉我其實挺矛盾的。
一方面我希望蘋果繼續引領未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認,它正在用一種更保守、更現實的方式贏下市場。這可能不夠“酷”,但對大多數用戶來說,可能更“好用”。
折疊iPhone來了,雖然它不像我們心中的蘋果,但它可能比我們想的更蘋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