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10米的能見度下,卻能精準識別出200米外突然出現的輪胎碎片,這是實實在在的遙遙領先,7月22日,這張覆蓋暴雨、逆光、隧道盲區的“安全答卷”,讓問界M8成為2025年中國智能汽車指數測評中唯一斬獲四大核心維度全極優(G+)認證的車型。當傳統豪車仍將“12個氣囊”作為宣傳重點時,華為與賽力斯正用算法重構安全定義:真正的豪華,是讓危險消失在發生之前。這張含金量十足的證書背后,一場關于40萬級SUV市場話語權的爭奪戰已悄然打響。
全優認證的背后,是技術與數據的雙重躍遷。問界M8以主動安全滿分、泊車輔助98.5%得分率、駕駛員監測100%通過率的成績,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其核心支撐華為乾崑智駕ADS 4(參數丨圖片).0系統,通過WEWA架構將決策時延壓縮50%,并獨創“五全標準”防碰撞機制——覆蓋全時速、全方向、全目標、全天候、全場景。更值得關注的是其泊車能力:在涵蓋斜列樁桶、斷頭路等復雜環境的測試中,M8的漫游泊車功能以近100%的通過率碾壓傳統豪車85%的行業均值。這源于192線激光雷達與毫米波雷達矩陣構建的感知冗余,配合百萬級車隊數據訓練的AI模型,使障礙物識別效率較上代系統提升3倍。
這種技術代差正在打破豪華車市場的“不可能三角”。長期以來,安全、智能與成本被視為難以兼得的三角關系,但問界M8的實測表現證明,中國品牌已找到破局路徑。橫向對比顯示,其主動安全得分率較同級豪華車平均高出8個百分點,泊車場景通過率領先13%-18%,駕駛員監測響應速度提速100%以上。傳統豪車如奧迪Q6 e-tron、寶馬iX等受限于供應商鏈式開發模式,軟硬件協同滯后,而問界依托華為全棧技術實現了鴻蒙座艙與智駕系統的深度打通。例如語音控制自動泊車功能,用戶只需說出“找車位”,車輛即可自主完成探測、避讓、泊入全流程,這種跨域交互能力成為碾壓級優勢。
更深層的變革在于安全哲學的范式遷移。問界M8的認證標志著汽車安全競賽從“鋼板厚度”轉向“場景預判”。賽力斯構建的“智能安全”體系,基于2萬起事故大數據提煉出81項碰撞場景,開發出全球首創的720°防護架構。車身搭載量產最大鎂合金壓鑄后車體,剛性提升10%;側向防碰撞系統已累計避免事故超170萬次;五感健康座艙通過母嬰級材料認證,NVH優化使高頻噪聲降低3dB。這顛覆了傳統豪車依賴高強鋼占比的被動防御邏輯,正如中汽研專家所言:“新一代安全標桿的角逐,本質是系統預判能力的較量”。
市場對這場技術革命給予了熱烈回應。M8上市45天交付量突破4萬輛,6月單月銷量達21,185臺,穩居40萬級SUV銷冠。資本市場的反饋更為直接:賽力斯一季度毛利率躍升至27.6%,遠超新勢力15%-20%的水平;交銀國際給出180.5元目標價,預測2025年M8/M9將貢獻53%銷量,推動單車均價逼近30萬元。這種信心的底層邏輯在于,問界通過M8/M9成功突入BBA腹地(40-60萬元區間),并以“華為智駕+鴻蒙生態”構建技術護城河。隨著改款M7下半年上市,25-60萬元全價位產品矩陣將全面擠壓合資品牌生存空間。
然而登頂之后挑戰猶存。當前測評體系仍以標準化場景為主,對中國復雜的無標線村道、人車混行路況覆蓋不足;消費者對智駕系統的完全信任尚未建立;蔚來NT3.0、小鵬XNGP 5.0等競品技術即將量產,感知大模型競賽日趨白熱化。賽力斯的應對策略直指痛點:聯合中汽研推動測評標準納入城鄉混合道路、極端天氣博弈等動態場景,同時開放ADS 4.0“自學習模式”,允許用戶貢獻道路數據反哺算法進化。這種“用戶共研”機制或將成破局關鍵。
問界M8的全優認證,既是技術勝利,更是理念顛覆——它證明“智能汽車的安全標桿已從‘耐用性’轉向‘預見性’”。當傳統豪車還在為AEB基礎功能優化時,華為與賽力斯已構建覆蓋“生命-數據-環境”的全域防護網。正如賽力斯工程師所言:“未來的安全,是讓事故永不發生”。
中國汽車工業的這次突圍,沒有依賴“價格戰”的匕首,而是舉起“技術重構體驗”的長矛。當M8的夜紫車漆在陽光下流轉漸變光影時,市場看到的不僅是色彩工藝的進步,更是一個品牌在安全與智能的深水區,為中國汽車刻下的新坐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