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旬,白宮主人向莫斯科甩出最后通牒:50天內解決俄烏沖突,否則將實施全面制裁。更狠的是,美國威脅對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收懲罰性關稅5。全球屏息等待克里姆林宮的激烈反應。
普京卻出奇地平靜。他沒有直接回應特朗普的威脅,反而出現在M-12高速公路開通儀式上,神態自若地宣布要加快與中國、蒙古、朝鮮的公路建設。
正當外界困惑之際,一段塵封半年的視頻突然曝光——2025年1月,普京接受俄羅斯國家電視臺采訪時直言:僅靠石油和天然氣,俄羅斯將失去一切競爭力,最終連主權都保不住。
這段長達半年才曝光的視頻中,普京展現出罕見的危機意識。他面對鏡頭直言不諱:如果俄羅斯繼續依賴石油和天然氣收入生存,最終將失去主權。
三年的俄烏沖突讓普京看清了俄羅斯經濟的致命短板。在視頻中,他呼吁重振俄羅斯制造業,特別是汽車制造業,強調不能再在這些領域落后于其他國家。
普京的清醒判斷直指俄羅斯經濟結構的軟肋。盡管中國每天從俄羅斯進口200萬桶石油,占其總進口量的18%;印度每天進口180萬桶,占其原油進口的40%。但普京早已看透:中印的能源訂單救不了俄羅斯的國運。
“俄羅斯必須崛起”,普京在視頻中強調。這句話如今聽來,仿佛是他對今日困局的預言。
普京在視頻中的警告正變成現實。俄羅斯經濟面臨三重壓力:通脹高企、軍費支出超GDP6%以上、系統性風險加劇。能源收入這根拐杖,已經撐不起俄羅斯的大國地位。
俄烏沖突前,俄羅斯對非歐洲國家的能源出口僅占32%,如今這一比例飆升至58%。表面看是成功轉向東方市場,實則暴露了俄羅斯經濟的脆弱性——當西方關上大門,俄羅斯才倉促尋找新的買家。
更嚴峻的是,美國威脅實施“二級制裁”,劍指購買俄油的國家。若中印被迫減少進口,俄羅斯財政將遭受毀滅性打擊。普京在視頻中的憂慮不無道理:僅靠能源出口,俄羅斯經濟命脈始終捏在別人手里。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普京的反擊快如閃電。7月16日,他宣布加速建設連接哈薩克斯坦、蒙古、中國和朝鮮的戰略公路網。這條陸路大動脈直指俄羅斯的能源出口生命線。
中國的助攻精準到位。24小時內,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盛贊這是“中俄跨境互聯互通的標志性進展”,承諾深化交通運輸合作,便利人員往來,提升游客數量。每一個關鍵詞都暗含深意:“運輸合作”等于能源通道保障,“人員往來”預示科技教育全面合作,“游客”則意味著消費軍團將刺激俄羅斯經濟復蘇。
普京的向東看戰略不止于中國。俄外長拉夫羅夫一周內連訪平壤和天津,用軍事合作綁住朝鮮,用中國市場帶動經濟。這條公路一旦建成,將成為俄羅斯突破西方封鎖的鋼鐵動脈。
幾乎同時,俄羅斯副外長魯登科放出風聲:正與中國和印度就恢復中俄印三邊機制進行實質性談判。這一招直指美國霸權體系的軟肋。
不到24小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藍廳給出積極回應:“中俄印合作不僅符合三國的自身利益,也有助于區域乃至全球的和平、安全、穩定與發展”。印度的表態雖謹慎,卻也確認了談判的存在。
俄羅斯推動中俄印機制重啟暗藏精妙算計。一方面想構建“經濟鐵三角”抵御西方制裁;另一方面試圖將中印納入其主導的“大歐亞伙伴計劃”。每次涉及中國的多邊機制,俄羅斯總愛拉上印度,其中不乏制衡中國影響力的考量。
俄羅斯的小動作不止于此。在推動邊境公路建設的同時,俄方卻拒絕中國在圖們江的疏浚計劃,直接影響中國東北出???。這種既要中國支持、又不愿中國主導的矛盾心態,讓中俄合作平添變數。
盡管普京表面鎮定,實則面臨三重壓力。在蘇梅前線,俄烏雙方都在調兵遣將,歐美炮彈正源源不斷運往該方向。這場決戰可能決定整個戰局走向。
在阿拉斯加上空,美國和加拿大戰機舉行針對性演習,劍指俄羅斯。雖然美國直接參戰的可能性不大,但特朗普的不確定性始終是懸在克里姆林宮上空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最棘手的還是國內經濟。通脹魔咒揮之不去,超過6%的軍費支出正將經濟推向危險邊緣。普京在年初視頻中的警告正變成現實:當國家經濟過度依賴軍費和能源,系統性風險將如影隨形。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中印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應對智慧。印度采取騎墻策略:一邊與阿聯酋簽訂長期供油協議,計劃將俄油進口占比從35%降至25%;一邊強調“繼續根據自身能源安全需求制定進口政策”。這種左右逢源的戰術,為印度保留了回旋余地。
中國則穩如泰山。上半年中俄貿易額達830億美元,能源貿易占比53%。外交部明確表態:中俄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涉。這種基于市場規則的穩定合作,讓外部施壓無處著力。
中印關系的回暖為三國合作提供了新契機。印度近期向中國做出兩項關鍵承諾:互不攻擊、不支持任何分裂中國的活動。莫迪總理更直言:“中印幾百年來一直在相互學習,分歧不應成為爭端的根源”。務實合作正取代地緣博弈。
中俄印三國的聯手正在改寫游戲規則。中俄之間新本幣結算系統已處理76%雙邊貿易,三國央行試點黃金支持的多邊結算機制。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覆蓋110個國家,為三國合作鋪就金融高速公路。
更具戰略意義的是資源版圖。中俄印伊四國掌控全球70%的稀土資源、65%的鋰礦和52%的鋼鐵產能。當美國沉迷于制裁游戲時,這些國家手握的戰略資源正成為新國際秩序的基石。
普京半年前的視頻預言正在應驗:大國地位不能靠能源乞討,也不能靠他國庇護。就在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時,中俄跨境公路建設加速推進,本幣結算體系日益成熟。中俄印三國雖各有盤算,卻在反對霸權壓迫上找到共同語言。
莫斯科街頭,往日的奔馳轎車已被國產品牌取代;遠東荒漠,中俄跨境公路的建設機械轟鳴作響;外交場合,三國代表正為新結算機制敲定最后細節。經濟轉型才是根本出路。
普京半年前的判斷正變成現實:當俄羅斯的坦克生產線轉向民用汽車,當西伯利亞油氣通過陸路直抵中國工廠,當三國貿易擺脫美元桎梏,中俄印的合作已超越地緣博弈,成為多極世界的堅實支柱。
信息來源:特朗普涉俄“重大聲明”揭曉:50天內達成停火,否則征收100%關稅
2025-07-15 09:21·界面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