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漫威大佬凱文·費奇邀請了好萊塢多家重要媒體,搞了一個媒體發布會,暢談自2008年小羅伯特·唐尼成為鋼鐵俠以來,漫威工作室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本文翻譯自《綜藝》,也可以看看他都聊了些什么。
凱文·費奇表示:
“我們在2007到2019年之間創作了50小時的故事,但自《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結束以來的六年里,我們已經創作了超過100小時的故事,時間卻只用了之前的一半。
這太多了!”
實際上,包括動畫在內,漫威多元宇宙總時長已達127小時。
費奇表示,在《復聯4》后,公司進入了一個“實驗”和“進化”的階段,嘗試制作不同類型的電影,催生了像《永恒族》、《尚氣與十環傳奇》這樣的項目。
“我一直認為,如果你取得成功之后,卻不去嘗試新的、不去冒險,那就毫無意義。”
“我們后來把重心放在了擴展上,這也是因為Disney+,而這種擴展讓觀眾開始覺得,‘以前很有趣,但現在我是不是必須了解所有這些內容?’”
因此,費奇認為,漫威近年來遇到的主要問題,根源在于內容供給過剩,而不是需求突然下降。
“看看《超人》吧,”他說。
這部DC新片在北美首周末票房1.25億美元,全球票房至今達4.07億美元。
“顯然不存在超級英雄審美疲勞,對吧?”
(談到這部DC電影,費奇還補充道:“我很喜歡,我喜歡他們直接切入正題。你不知道神奇先生是誰?沒關系,你自己會搞明白,這是個完整成型的世界。”)
正如費奇所解釋的,迪士尼CEO鮑勃·艾格也不止一次提到:漫威作品產量的急劇增加讓這個相對精簡的高管團隊應接不暇。
“這是第一次,數量壓倒了質量。”
費奇說:“我們花了12年打造漫威宇宙無限傳奇,一直覺得這種事絕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突然之間,上面要求我們拍更多。我們就說,‘好吧,我們確實有更多。’”
從2023年開始,觀眾對大銀幕和小熒幕上的漫威內容開始感到厭倦。正如《綜藝》6月報道的那樣,當年的無限傳奇系列22部電影中只有3部全球票房低于5億美元。
但疫情之后,MCU的13部電影中已有7部未能達到這一目標。
與此同時,根據Luminate的數據,漫威流媒體劇集的收視率也在穩步下滑。最近,《雷霆特攻隊*》成為近年來漫威最佳口碑之一,但全球票房也只有3.8億美元。
“我覺得《雷霆特攻隊*》是一部非常非常好的電影,但沒人知道這個組織,而且許多角色都來自(電視劇)。
有些觀眾仍然覺得,‘我是不是得看過其他漫威劇才明白這些角色?’其實你只要看電影就不會有這種困惑,我們拍電影也不是為了讓觀眾有這種困惑,但我們還是得確保觀眾明白這一點。”
為此,費奇花了一個小時討論了從預算、電視劇排期、項目立項標準,到觀眾何時(或是否)還能看到邁爾斯·莫拉萊斯(第二位蜘蛛俠)、驚奇少女或查理茲·塞隆(曾亮相《奇異博士2》彩蛋)等角色。
他還更新了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新刀鋒戰士》進展,并證實粉絲廣泛猜測:
2027年的《復仇者聯盟6》不僅將為漫威多元宇宙傳奇畫上句號,還會重啟整個MCU,包括“X戰警”系列將啟用新卡司。
電視產量將大幅減少
漫威的電影產量正在放緩,每年最多三部(MCU自2017年首次達到這一節奏),而電視劇產量降幅更大,往往一年只會有一部真人劇。
而且這些電視劇與電影的聯系也會大幅減少,目的是讓觀眾不再覺得必須看完所有內容才能理解任何一部MCU作品。
費奇以2010年代的漫威電視劇為例——比如Netflix的《夜魔俠》《杰西卡·瓊斯》和ABC的《神盾局特工》《卡特特工》,這些劇由現在已解散的漫威娛樂獨立部門制作,與MCU的聯系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
“我認為讓電視劇回歸電視劇本質,就是我們要做的事。”
當被問及《雷霆特攻隊*》結尾,曼哈頓大部分居民被黑色絕望之幕籠罩,是否會影響Disney+新劇《夜魔俠:重生》第二季時,費奇給出了簡單的答案:
“不會。”
不過,影視之間的界限也并非鐵板一塊。
喬·博恩瑟在《夜魔俠:重生》中飾演懲罰者,還會在即將推出的電視劇《懲罰者 特別故事》以及2026年湯姆·霍蘭德主演的《蜘蛛俠:嶄新之日》中出演同一角色。
“只要有優秀演員飾演優秀角色,我覺得讓他們多出現在不同作品中會很有趣,”費奇說,“但整體產量會少很多。”
產量降低也導致兩部電視劇被擱置了一年多才播出:《鋼鐵之心》已于7月初完結,《奇跡人》將于12月首播,費奇對此并不滿意。
“我不喜歡作品被擱置,”他說,“那感覺糟透了。”
這對《奇跡人》影響尤其大,該劇講述一名隱藏超能力的演員努力爭取在電視劇中飾演超級英雄的故事。
費奇當天戴著一頂“奇跡人”棒球帽,他指出,漫威在HBO Max 2024年推出諷刺漫畫電影的《系列大片》和Apple TV+ 2025年推出的好萊塢諷刺劇《片廠風云》之前就已經拍完了這部劇。
但現在看起來好像漫威是在跟風,而不是引領潮流。
多元化依然重要,但別指望馬上看到邁爾斯·莫拉萊斯
自2018年《黑豹》大獲成功以來,漫威一直在努力推出以女性、有色人種和LGBTQ角色為主角的項目。
這些作品包括電影《驚奇隊長》《黑寡婦》《尚氣》《永恒族》《驚奇隊長2》和《美國隊長4》,以及電視劇《旺達幻視》《驚奇少女》《女浩克》《秘密入侵》《回聲》《女巫阿加莎》……
其中有一些取得了成功,但更多則在商業或口碑上未達預期。
更重要的是,隨著漫威決定大幅縮減產量,許多角色未來是否還有機會在MCU亮相變得撲朔迷離。
面對這一問題,費奇并不擔心。
“漫威代表著你窗外的世界,”他說。“我一直這么說,無論DEI(多元、公平、包容)和woke(覺醒)成不成風潮,現在還流行嗎?我覺得沒那么重要。”
他特別提到“驚奇少女”伊曼·韋拉尼是“我們選角史上最棒的選角之一”,并補充道:“我迫不及待想在別的地方看到她。”
至于會出現在哪里,則不那么明朗。
在《驚奇隊長2》結尾,韋拉尼飾演的卡瑪拉·克汗招募了海莉·斯坦菲爾德飾演的凱特·畢曉普組建年輕超級英雄團隊,但當被問及“少年復仇者”是否會以電影、劇集或特別節目形式登場時,費奇的回答相當模糊。
“有可能,”他說,“關鍵還是看哪里有最好的故事、最奇妙的化學反應。讓他們彼此互動當然有趣,但也可以多混搭一些。”
對于另一位備受期待的漫威角色,邁爾斯·莫拉萊斯版的蜘蛛俠近期是否會在MCU亮相,費奇則給出了明確回答。
“目前沒有這個計劃,”他說。
直到索尼影業完成2027年《蜘蛛俠:縱橫宇宙》三部曲之前,費奇解釋說,“他們讓我們暫時不要碰。”
漫威制作模式不會變——只是沒那么燒錢了
DC 聯席CEO詹姆斯·古恩多次表示,他只會批準有完整劇本的項目。這一點與漫威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后者有時在還沒聘請編劇甚至沒有劇本時就公布項目和上映日期,并且在制作過程中會不斷調整劇本。
《神奇4俠:初露鋒芒》主演艾邦·摩斯-巴克拉赫 最近告訴《綜藝》,他發現在拍攝前三周彩排時,劇本還沒完全準備好,“所以我們有點像是在現場打磨電影。”
但費奇反駁了這種對比,并不認為漫威需要徹底改變制作方式。
“我們從沒在沒有完整劇本的情況下開拍,我也從沒對已有的劇本感到滿意。
”他說,“我對我們上映過的電影也從沒滿意過。”
他為漫威在制作過程中“不斷加碼”的做法辯護,并將這個說法歸功于沃爾特·迪士尼。
“無論是首次還是第十次飾演角色的演員,他們都是最懂角色的人,”費奇說,“如果他們有想法,你就要聽,并且調整和優化,我不會改變這一點。”
費奇繼續說:“我知道有些導演,據我的經驗,詹姆斯·古恩不是其中之一,也許現在是了,會說,‘你想參演我的電影,就照著臺詞演,整段拍攝期間都得待著以備不時之需。’我們演員太多了,做不到這樣。我們會給演員一個窗口,也會遵守這個窗口。”
但漫威在電影成本上確實做了大調整。
自《復仇者聯盟4》之后,電影預算暴漲(部分是疫情影響,部分是覺得必須呈現某種規模的視覺奇觀),工作室從2023年開始“嚴格控制預算”。
費奇說,從《死侍與金剛狼》到《新神奇四俠》,這些電影的成本比兩年前便宜了三分之一以上。
費奇還透露,漫威高管曾專門向2023年科幻大片《AI創世者》團隊取經,這部電影導演加雷斯·愛德華茲只花了8000萬美元就完成了。
“我覺得現在大家都在勒緊褲腰帶,至少在迪士尼是這樣,”費奇說,“必須變得更好,AI能做到嗎?我不知道。”
MCU的未來不在好萊塢
別指望復仇者聯盟會在洛杉磯安家。
接下來兩部《復仇者聯盟》5和6,都將在倫敦松林制片廠制作,這也是好萊塢許多大制作近年來轉戰英國的又一例。此舉讓業內不少人對“外流制作”發出了警告,特朗普甚至曾短暫提出對海外大片征收關稅。
費奇表示,選擇海外拍攝新片,除了英國的補貼政策,更重要的是場地。
“有一段時間(現在不是了)但五六年前我們簽下合同時,大家都在搶占攝影棚資源,那時正值制作大爆發,不只是我們,所有人都在擴張。”
費奇說,“所以我們有機會鎖定松林制片廠,這也是未來很多電影會在那里拍的原因。”
他預測,未來漫威電影還是會在美國拍攝,尤其是在佐治亞和紐約這樣有競爭力激勵政策的地方,而加州最近剛通過了7.5億美元的制作稅收抵免。
“我職業生涯中拍的大制作,除了第一階段的幾部,基本都不在這里,原因就是成本。”費奇說。
不過也有例外,《奇跡人》設定在好萊塢,也是在娛樂之都拍攝的。
康已經出局,但查理茲·塞隆和永恒族呢?
2023年3月,喬納森·梅杰斯在《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中飾演大反派康一個月后,因涉嫌攻擊和騷擾前女友格蕾絲·賈巴里被捕。
康原本被視為多元宇宙傳奇的“滅霸”,并將主演自己的電影《復仇者聯盟:康之王朝》,為《復仇者聯盟6》鋪路。
但在梅杰斯被判兩項騷擾和攻擊輕罪當天,漫威宣布與其解約;同年7月,工作室宣布小羅伯特·唐尼將回歸MCU,在更名后的《復仇者聯盟:毀滅日》中飾演更為強大的反派毀滅博士。
不過,費奇在采訪中透露,其實在《蟻人3》上映前,工作室已經意識到康這個角色不夠有分量。
“我們開始意識到康不夠大牌,不是滅霸,而只有一個角色能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在漫畫里就是幾十年的大反派。”他說,“我們在正式從康轉向之前就已經在討論毀滅博士了。實際上,在《蟻人3》上映前,我就和小羅伯特聊過這個大膽的想法。”
至于康的未來(或者說沒有未來)已經很清楚了,費奇對其他A咖客串角色,比如查理茲·塞隆飾演的克莉婭、博特·高登斯汀飾演的赫拉克勒斯、哈里·斯泰爾斯飾演的星狐和薩莎·拜倫·科恩飾演的墨菲斯托是否會回歸則顯得很神秘。
“你想再看到他們嗎?”費奇調皮地反問。
有記者表示,這些角色的出場本身就意味著他們遲早會回歸。
對此,費奇提到了《美國隊長4》中,《無敵浩克》里的角色塞繆爾·斯特恩斯的回歸;以及《碟中諜:最后清算》中《碟中諜》角色威廉·唐洛伊的回歸。
“我覺得這很有趣,”他說,“所以12年后我們再聊聊,看誰回來了。”
那像月光騎士或永恒族這樣的主角會回歸嗎?
“我不能確定你剛才提到的具體角色,但確實有這樣的計劃:‘復聯4’后引入的角色會在接下來的電影和更多作品中再次出現。”費奇說,“漫畫的樂趣就在于任何角色都可能隨時出現。”
也許本次采訪最讓人遐想的,是當被問及未來會有多少以單一角色為主線、而非團隊集結的電影時,費奇的回答。
“我們剛剛還在討論一部‘秘密戰爭’之后的電影,我不會透露是哪部,但可以說,就像《尚氣》一樣,我們會回歸‘我們還沒嘗試過什么類型?這部電影能不能成為那個類型?’的思路,專注于某種久違的類型,講一個單一主線故事。”
讓網友們盡情猜測吧!
費奇最近在看什么,以及他自己的未來
穿著“神奇四俠”連帽衫、身旁放著巨大的80美元銀河吞噬者爆米花桶,費奇自豪地介紹了漫威第一家庭重返MCU,這也是迪士尼2019年收購二十世紀福克斯的一部分。
“他們理應成為一線明星,”他說,“以前的‘神奇四俠’電影有的還不錯,有的就不怎么樣,但都沒能真正展現他們的潛力。”(費奇還透露,1994年未公開發行的“神奇四俠”電影的四位主演都將在新片中客串。)
他尤其興奮于新《新神奇四俠》的復古未來美學,以及影片體現了公司讓新觀眾無壓力入門的努力。
“其實我們早在這成為話題之前就計劃好了,要讓他們在自己的世界中登場,那里只有他們是英雄。”
費奇說,“這是一部完全不需要做功課的電影,和我們之前拍的任何東西都沒有關聯。”
MCU下一步的線索也許藏在好萊塢的歷史里。
當被問及最近都在看什么時,費奇說他每晚都會看一部老片,主要是三四十年代的經典,比如雷·米蘭德和查爾斯·勞頓主演的黑色驚悚片《大鐘》、威廉·鮑威爾主演的法庭劇《平民律師》、埃羅爾·弗林與 奧利維婭·德哈維蘭主演的西部片《道奇城》。
“這讓我回憶起什么是電影、什么是觀影體驗、什么是娛樂觀眾,”他說,“一切舊的都能煥然一新,這也是我看老電影的原因。”
至于他自己在漫威的未來,費奇似乎也在保留選擇權。
“繼任問題在迪士尼很熱,”他說(暗指艾格即將卸任迪士尼CEO的傳聞)。
“我們總是在討論繼任問題,甚至部門內部也是如此。
我想:十年、十五年后還在為大眾拍大電影嗎?當然,那是我唯一想做的事。現在漫威對我來說是個很棒的平臺,但我希望永遠都能為大家拍大電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